信息索引号: 76821589-3/2021-15950 文号: 西审管办〔2021〕15号
公布日期: 2021-06-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审管办 统一编号:
 
 
西湖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2020年以来,西湖区审管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镇街、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以“两率”排名保位为目标,在服务“零等待”、事项“零材料”、审批“零见面”、办事“零距离”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升级,取得了“两率”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面深化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排名全省第二、全市第一,“移动办事之城”考核全市第一,“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突出荣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的优异成绩,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区行政服务中心(含之江分中心)累计受理214.1万件,办结213.7万件,日均办理8654件。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建设工程项目82个,交易额36.8932亿元,中标额30.3718亿元,降低额6.5214亿元,下浮率17.7 %。区政府采购中心发布采购信息91批次,累计采购预算金额2.94亿元,采购金额2.78亿元,节约采购资金0.16亿元,节支率5.36%。

(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支持复工复产

1.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服务大厅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制定防控方案,实施“九个严格”防控措施,全力抓好服务大厅常态化防控,确保大厅“防疫”可管、可控。全体党员干部主动参加社区、高速路口、农贸市场等重要岗位的值班检查,累计参与181人次。

2.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积极通过窗口现场指导、电话联系指导、朋友圈转发、手把手辅导等各种方式,全面探索审批服务“一码查、一号通、一网办、一条龙”新模式,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 主动提供紧急事项“预约办”、纸质材料“邮寄办”、特殊事项“特殊办”、重点项目“灵活办”、现场踏勘“上门办”服务,4月份起窗口恢复率100%,7月18日起恢复双休日对外服务,8月24日开始推行窗口午间值班延时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二)统筹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升级审批模式

1.全力推进“审批提速大比武”活动。制定《西湖区“营商环境提升年”之审批提速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优化调整 “秒办” “快办”事项清单,开展“秒办”事项实现率情况核查。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区1798项政务服务事项中1166项列为“秒办”事项,占64.85%;607项事项实现“快办”,占33.76%,减时间比例86.8%,减材料比例36.66%,减环节比例22.73%,全力为企业办事破难点、疏堵点、除痛点。

2.全面推进“一件事”联办。对照杭州市清单,按照“6个有”标准,梳理落实我区42件群众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其中个人“一件事”25件,企业“一件事”17件,并形成2张图表。

3.全面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在2019年“一码通”推广应用基础上,又起草下发《关于规范非现场办事项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创新推出“码上办”办事模式,形成“码上办”二维码,包含29个部门109个类别1648项事项,印制海报3万张,张贴到全区各服务中心和全区各楼宇、各社区单元楼,方便群众、企业“扫一扫码”就能办事,一次都不用跑。

4.创新升级“现场踏勘现场办”2.0版。在2019年全省率先推出37项审批事项“带着批文看现场、现场合格就发证”现场踏勘现场办审批模式基础上,又将“现场踏勘现场办”事项数量拓展到100项,对其中的38项事项实行“承诺+审批+监管”的承诺制审批新模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企业省费减累。

5.全力保障“亲清在线”平台“互动交流”版块运作。认真做好“亲清在线”平台“互动交流”版块应答、转派工作,按照场地到位、设备到位、队伍到位、服务到位、沟通到位、值守到位“六到位”原则,专门组建“亲清D小二”服务队伍,做到3分钟内及时应答企业,并由专业人员进行问题解答或任务转派,全面做好98项高频事项、西湖区29条惠企政策在线引导工作,让企业享受“一站可办、一键直达、一次不跑”新体验。自6月29日“亲清D小二”上线以来,累计应答企业提出的问题3647件。

6.“就近办”全覆盖助推为企服务。(1)“自助办”全覆盖,制定《西湖区24小时综合自助机管理暂行办法》,全区共部署24小时综合自助服务机84台,在各镇街、平台设立自助机管理专岗,实现全区税收亿元楼宇、特色小镇自助机100%全覆盖。(2)“代办员”队伍全覆盖,制定《西湖区“老楼宇、老商圈”全程代办员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代办员队伍44人,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住房等相关业务咨询、全程代办服务。(3)“上门办”队伍全覆盖,梳理公民企业办理频次较高事项清单,组建由人社、民政、卫健、公安、残联、市场监管、发改、住建、规资、生态环境等10个试点部门和11个镇街组成的392人 “上门办”队伍,全年累计上门服务群众1.7万人次。(4)证明开具“五统一”模式全覆盖,为解决群众企业到镇街、村社办理证明材料开具难、多次跑难题,明确对10个部门39个事项21个需到镇街、村社开具的证明材料,实行材料清单统一、格式模板统一、收取件窗口统一、办理流程统一、办理时限统一“五统一”模式,使群众企业只需跑一个窗口就能在承诺时间内拿到镇街、村社开具的证明材料,形成部门、镇街、村社三级联动一体化办事服务体系。

(三)统筹推进“两率”保位、争位,提升服务质量

1.抓“回访核查”。针对省市12个领域“两率”评估,继续开展“两率”回访核查,成功抽样10518件,发现“两率”问题61件,每月及时交办各部门、镇街整改落实。

2.抓“规范化建设”。强化窗口标准化服务,建立健全领导带班、飞行检查、楼层长检查、钉钉督查机制,实时监督窗口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执行情况,并通过窗口负责人例会、约谈提醒等形式,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全年区行政服务中心(含之江分中心)各窗口共收到表扬信583封、锦旗83面。压缩平均办事等候时间,12月份,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平均排队等候时间压缩至5.09分钟,较去年缩短了3.21分钟,其中59%窗口平均等候时间压缩至4分钟以内。提升咨询电话一次接通率,12月份,区行政服务中心42门咨询电话一次接通率94.02%,整体较1月份提高14.6%,镇街行政服务中心11门咨询电话一次接通率为98.02%,较1月份提高了11%。

(四)统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提速,优化交易模式

1.创新打造区公共资产“云交易”平台。会同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5月8日上线运行 “西湖区互联网资产交易中心”网拍交易平台,通过云上发布、云上报名、云上竞拍、云上支付“四朵云”,实现公共资产交易领域“零次跑”。截至2020年12月底,平台共组织6个批次网拍竞价,上架标的129件,成交标的90件,成交率69.77%,成交金额64386.45万元,平均溢价率23.22%,分别较上年提升16.35%、17.62%。

2.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效率。4月20日完成首个电子招投标项目,实现政府采购领域、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全流程“无纸化、低成本、零次跑”电子招投标,确保招投标的安全性与公正性,避免“串标”“围标”等不良行为发生。

3.发挥政府采购政策作用。在政府采购招标文件中建议免收履约保证金、优化付款方式,对符合要求的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投标价格给予6%的扣除,积极推进“信用+承诺”建设,推广应用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倾斜力度。

(五)统筹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提升企业获得感

1.抓投资项目代办。联合区发改经信局、区规资局,完成5个留用地、6个重点项目模拟审批,不断压缩审批时限。配合做好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项目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审批时间不超过80天,全年赋码84个。组建由2个专职代办员、8个兼职代办员组成的投资项目代办员队伍,全年代办项目8个。

2.抓投资项目中介服务管理。组织召开投资项目代办(中介)培训会议,实行省、市公布中介服务清单范围内事项“一事一备案、一事一评价”,引导项目单位通过“杭州市网上优选系统”公开竞价择优选择中介,促进中介市场公平、有序竞争,中介机构5项考核指标位列全市第一。

3.抓政务服务2.0。(1)梳理事项,改造窗口。对照省政务服务2.0收件办件管控事项清单,梳理我区24个部门政务服务2.0事项876项,匹配大厅现有设备,为每个收件窗口配置政务服务2.0专用PAD,实现人脸认证、电子签名、好差评评价等功能。(2)组建队伍,培训推广。10月26日,由24个部门、11个镇街组成的294人政务服务2.0收件队伍上岗收件,提升政务服务2.0收件率及受理率。(3)智能导服,加速分流。创新开发大厅智能导服系统,对全区1600余个事项进行线下办、线上办、自助办导服分流。服务大厅网办区工位由原15个增加到27个,一线窗口由原186个减少到130个。(4)数字驾驶,成果应用。建设政务服务2.0专题数字驾驶舱,汇总分析各部门、各大厅办件数据,分析办理过程中的难点所在,不断提升办事便捷度。

4.抓开办企业。严格落实“一个环节 30分钟办结”要求,协调市场监管窗口进一步加大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四减”改革任务。依托“实名验证+电子签名”,进一步提升开办企业全流程“网上办”比例,实现开办“零见面”“零材料”。市场监管、刻章单位、税务部门、税控盘企业、商业银行、社保部门全入驻开办专区,实现前台一窗受理,后台综合流转,窗口统一出件,全年累计免费赠送4枚印章9739套、税控防伪设备1893台。

5.抓不动产登记服务。6月底,不动产窗口设立“财产登记企业专窗”,实现企业财产转移登记 “全程网办”功能。依托“规资+税务”联席会议和“营商专员专办”机制,实现企业22项房地产交易登记全流程“一号、一窗、一人、一环节”和全业务“一日办结”,实现“从3个窗口到整合为1个窗口,从无法当场出证到立等可取,从30个工作日办结到90分钟办结”的飞跃,进一步提升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获得感。

(六)统筹推进“党建引领”,打造党建品牌

1. 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1)履行党建责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组专门听取党建工作汇报,党组副书记、主任徐震宇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成员积极参加支部学习活动,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认真履行党建直接责任,确保党建各项任务抓紧、抓实、抓到位。全年党组专题听取党建工作汇报3次,班子成员上党课7次。(2)加强学习教育。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开展2019-2020年度区审管办党员春训冬训和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积极通过专题辅导、专题党课、专题研讨、专题宣讲、集中自学、知识竞赛、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重要讲话精神、疫情防控、党章党规法纪等内容,切实提高政治站位。(3)争创党建示范点。作为全区唯一一个党建示范点创建单位,以“强学习”“强担当”“强基础”“强作风”“强改革”“强服务”“强表率”“强合力”等“八强”工作法为抓手,积极开展系列活动,为全区党建提供示范经验。(4)加强组织建设。按照单位进驻西溪大厦的窗口党员组织关系转回原单位的原则,调整总支架构,将原4个支部精简调整为3个支部,党员从原来66名最终减少到43名。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严格开展党总支、支部“公推直选”换届选举。认真对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范组织生活,规范党费收缴,全年过“政治生日”党员43名、上缴党费21076.2元。(5)注重严管厚爱。全年专题向党组汇报党员队伍思想动态2次,党组成员、总支委员、支部委员分别与党员干部开展谈心谈话43次,慰问困难党员和职工43人次,参加春风行动捐款25人次8700元,党员干部进行个人事项报告13人,1名干部被评为2019年度浙江省改革创新成绩突出个人,完成事业编制岗位晋升3人、提拔1人,公务员职级晋升1人,通过全区统一招考新招录事业编制2人,区外调入事业编制1人,军转安置公务员1人。(6)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深化“党建双强”,机关支部被评为区级三季度“最强党支部”,之江支部和窗口支部书记分别被评为区直机关月度“最强党支部”和“最强领头雁”。深化“三争”评选,全年累计选出各类先进集体210个、先进个人245名。9月份起组织开展“党员进社区、每周一小时”活动,机关、窗口、之江3个支部分别结对蒋村街道仕林社区、文新街道登云圩社区、转塘街道龙王沙社区。(7)加强群团建设。坚持党建带工建、促团建、优妇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文体活动,先后组织参观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展和周恩来演讲纪念亭,组织观看《焦裕禄》《金刚川》正能量影片,组织开展“奋进伟大时代、争做改革先锋”党员干部读书活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和西溪湿地毅行、跳绳比赛、花艺制作、烘焙培训。积极支持配合团区委在西一楼服务大厅建设西湖区志愿者之家,组织工会会员、团员青年参加团中央“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青春浙江”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学习。合理安排疗休养,搞好职工福利,关爱职工健康。及时了解女职工生活、工作动态,累计走访慰问25人次。

2.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1)层层压实责任。研究制定党组、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各科室(中心)二级清单11份,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分管领导与科室负责人、楼层长与各楼层窗口负责人签订责任书59份,专题听取领导班子履行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以及党风廉政工作汇报6次。(2)深化“清廉机关”示范点建设。深化“摆正、学正、改正、扶正、树正、扬正、养正”清廉机关示范点建设“七正”工作法,从严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规范廉洁从政行为。“七正”工作法受区委叶泽副书记和区纪委柴国庆书记批示肯定,在全区清廉机关示范点建设会议上宣传推广。(3)完善制度保障。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的实施方案(试行)》,印发《区审管办政府采购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临时工作用餐管理的通知》。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13名区管干部、科级干部全部完成个人事项报告,班子成员每月按时报送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严格按要求做好政治生态自评自查报告,填报区管领导干部和科级干部廉政档案相关信息登记表13份。(4)开展风险防控。开展个人和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和防范承诺51人次,排查风险点123条,制定防控措施123条。邀请省委党校教授上廉政党课,参观西溪湿地清廉文化教育专线,开展清风月读,营造廉政氛围,进行廉政教育。(5)深化作风建设。常态化开展“三服务”,为企业、群众、基层帮助解决问题198个。常态化开展联企服务,建立“双千”联企工作组,对照“一周一联系、一月一走访”要求,6名区管干部共帮助6个结对企业协调解决问题27个,收到浙江万达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送来的锦旗1面。常态化开展书记(局长)进大厅服务,继续会同区委直属机关工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书记(局长)进大厅服务活动的通知》,全年共有21名书记(局长)到窗口直接服务群众。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督查,按照“部门主要领导一周不少于1次,分管领导一周不少于3次”的领导驻点工作要求,全年各派驻部门主要领导累计到窗口坐班339个工作日,其他区管领导坐班2730个工作日。(6)开展专项整治。开展 “三不”、“烟票”背后“四风”问题、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礼卡、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背靠背”检查单一来源采购(直接发包)等专项整治工作,抓好节假日廉洁自律,完成3月27日市纪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延伸抽查问题立整立改,及时提供省委巡视材料,积极配合审计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审计工作,持续巩固2017年巡察整改成效。

3.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建设主体责任。(1)强化理论武装。制定《2020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2020年区审管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每半年向区委进行专题汇报,全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理论中心组学习18次、研讨交流4次。(2)强化正面宣传。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年累计在中央、省、市媒体刊登126篇、区级媒体刊登195篇,完成学习强国供稿图文22篇、视频16篇,其中《西湖区积极探索政务服务“去中心化” 全力打造指尖上的行政服务中心》一文在《浙江政务信息》《杭州信息》上刊登,获时任常务副省长冯飞、常务副市长戴建平批示,《西湖区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时期的审批新模式》《杭州市西湖区通过“一链式”服务推进“就近办”》在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登。被中宣部采用社会舆情信息10篇,在同类单位中位列第一。(3)加强文明创建。开展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制定迎检方案,召开动员会,明确责任分工,抓好问题整改,形成点、线、面全覆盖的严防死守机制,全年国家、省、市、区各级“文明城市”复评迎检“零扣分”。创新开展“最美办公室”“最美换装间”评选,继续会同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评选2020年度 “最美办事窗口”16个、“最美办事员(代办员)”16名。

(七)统筹推进其他工作,规范机关工作

全面完成对口帮扶任务,结对长春市双阳区政数局,签署《杭州西湖区审管办与长春双阳区政数局关于“最多跑一次”对口合作协议》,远程进行“云参观”和业务交流指导。发动机关干部完成消费帮扶13230元,安装扶贫专柜3组。与竞舟小学开展“结对共建123”活动,赠送口罩4000个。全面完成档案数字化工作,扫描档案4090件。认真落实基层减负,改进文风会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1条,12月30日成功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积极配合区政府办在大厅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2个、配备电脑打印机2套,向办事群众免费发放《政府公报》。全面完成提案议案办理和社会评价意见整改,积极开展机关信用建设、法治建设。积极开展统战建设,邀请民进会员进行参观座谈,积极支持民宗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年向统战部报送宣传信息6篇,组织开展审管办机关退役军人首次“迎八一”座谈会。认真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分类举措深受省、市分类办肯定表扬。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加强夏季、冬季重点时段空调管控。全面完成无障碍环境建设,组织残疾人进行体验,认真排查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和之江分中心大厅问题清单,督促西湖城投集团、之江城投集团、之江资产经营管理集团100%整改到位,接待中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和省、市、区各级领导调研、检查4次。

二、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区审管办将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在“全域党建”的引领下,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窗口,不断提升群众企业办事满意度和体验度,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学习、党员冬训春训、上党课、学习强国学习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西湖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悟深悟透,把握要义,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善之区建设,在展现“重要窗口”头雁风采中打造西湖风景线。

2.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继续深化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坚持党建带工建、促团建、优妇建,持续推进“党建双强”,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政治生日”等组织生活,加强党员动态管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3.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继续深化清廉机关示范点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继续开展清单制定、风险点排查、防控措施制定、责任书签订,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规范窗口管理,加强窗口作风建设,引导机关和窗口工作人员进一步树立法律意识、纪律意识、红线意识、底线意识,切实增强廉洁自律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4.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落实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机制、党组重大决策前专题学习制度,进一步规范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扎实推进“学习强国”推广应用、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市迎检、文明单位创建和舆论宣传引导,积极为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5.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口帮扶、消费帮扶、结对共建活动。认真落实基层减负、政府信息公开、保密、档案、提案议案办理、社会评价意见整改、信用建设、法治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无障碍环境建设,认真做好统战工作,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6.进一步加强“最多跑一次”改革。①紧盯“两率”成绩不放松。坚持开展常态化飞行检查、不满意件核查,不断强化大厅窗口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谁在跑两次” “哪里不满意” “好差评”专项行动,查找政务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并及时进行“两率”回访,持续优化服务举措,不断巩固“两率”成绩。②全面推进网办掌办。全面推广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APP,持续推进全流程网办。按照收件内容线上线下统一、办理时限线上线下统一、审批标准线上线下统一、服务质量线上线下统一的“四统一”标准,确保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可办、好办、易办,提升办事服务便利度和体验感。③全力推进政务服务2.0建设。全面启用政务服务2.0收件系统,不断充实2.0收件专员队伍;不断优化调整窗口收件模式并逐步向镇街及村社延伸;制定并完善2.0收件受理考核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西湖区政务服务2.0受理率等相关考核指标。④全面优化智能大厅建设。结合“政务服务2.0”“码上办”“一码通”“智能导服”等系统的开发成果,对各个具有导办性质的系统进行整合,形成西湖区特有的智能导服体系,集咨询、引导、取号、掌上办事等多功能于一体;优化“数字驾驶舱”大屏建设,动态展示行政服务中心及“就近办”站点的运行情况和效能情况。⑤全力推进“亲清在线”平台互动交流版块工作。根据杭州市要求,在工作日9:00-21:00、双休日9:00-17:00,针对全区企业在“互动交流”版块提出的常见问题咨询进行答复和个性问题进行按职转办,做到在线会话咨询限时3分钟内作出响应,工单办理限时24小时内作出响应;完成目前已上线的34条惠企政策、98项高频事项的在线导办;实行线上“走亲连心三服务”、重点项目代办等沟通协调机制,将征集到的企业用工、物流、融资、贸易等方面的诉求,按职按级转办。⑥进一步推进电子招投标工作。持续推进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全面降低企业参与成本及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水利与工程建设中的房建、市政及其监理类项目实现电子招投标的基础上,将勘察设计和EPC等项目纳入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电子招投标范围内,力争打通全流程电子化断点,尽早实现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全覆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