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MB1836395/2021-15715 文号: 紫科管提〔2021〕1号
公布日期: 2021-06-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81号提案的复函


 

九三学社西湖区基层委员会并黄桂悦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抢抓机遇,加快推进紫金港科技城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紫金港科技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委主办,区住建局、西湖规资分局、西湖城投集团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础现状

紫金港科技城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首,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主要涵盖西湖科技经济园区、云谷两大区块,区域内拥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知名高校和浙大紫金科创小镇、云谷小镇等创新创业平台。科技城于2017年5月正式启动建设,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先后创建和入选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全省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2020年,科技城荣获城西科创大走廊年度考核第一、西湖区年度综合考评优秀。

二、已做的工作

针对你们在提案里提到的“规划布局结构有待优化、公共基础配套有待完善、管理机制有待创新”等问题,我们前期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高规格落实组织保障

为加快推进紫金港科技城的各项工作,2017年5月,区委区政府建立紫金港科技城建设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从各镇街及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实体化运作。2018年2月,杭州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主要负责紫金港科技城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根据工作职责,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设置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项目推进办公室4个内设机构,并下设管理2个事业单位(杭州紫金港科技城发展中心和杭州紫金港科技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和1家国有公司(杭州紫金港科技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目前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共有工作人员59人,各项工作运行正常。

2、高起点完成规划编制

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邀请国内外顶级的设计机构开展紫金港科技城城市设计。其中云谷区块由英国奥雅纳设计公司负责,突出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特点,充分结合现有优质绿色生态资源,云谷城市设计获得了2017年香港规划师年度大奖;西科园区块由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深圳分院负责,该区块的城市设计与杭州城市总规相融合,加大与大走廊、三墩集镇、浙江大学等的紧密衔接。新的规划充分发挥了科技城环境资源优势,科学设计城市形态,引入轨道交通,加密路网,提升配套,改善生态,助力打造“三生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3、高品质推进项目建设

根据紫金港科技城实际,分两大板块实施开发建设。对老的西科园区块,针对产业低小散、资源浪费多、建筑品质差、发展空间小等现状,紧紧抓住相关政策窗口期,通过“创新型产业用地”和“新制造业计划”两条路径,加快推进改造升级。目前已开工提升改造项目14个、开工面积68万平方米。对新开发的云谷区块,完成了范围内6个村社的整村搬迁,改善了区域环境,为发展腾出了空间。目前区域内西湖大学云谷校区、阿里云总部、云谷学校、菜鸟网络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4、高标准做优发展环境

(1)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年相关工作,高标准推进云谷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制定紫金港科技城基础设施建设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对照行动计划,完成2021年城建计划申报和任务分解,逐一细化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清单化、责任化,严格落实。二是做好云谷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基于理绿水、靓绿芯、浓绿意、畅交通、强市政五大方面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编制云谷基础设施建设导则,落实云谷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墩余路竣工通车,云创路南侧污水泵站投入使用。荆大路4月竣工通车。四是推动基础设施前期工作。年内开工方山公园以及25条道路,全域推进路网、绿网、水网等综合配套。五是尽快尽早打通断头路。灯彩街(云涛南路—余杭界)年内开工建设。振华西路断头路已纳入G235国道杭州段改建工程,并已开工建设。六是推动电力设施建设。在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20kV电力“上改下”工程17个工作井施工有序推进,工程土建部分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60%。俞桥变、孙家变完成桩基施工。

(2)积极推进交通配套布局。一是协调布局公交线路。云谷区块原有1条公交线路(仓前—地铁三墩站),服务于西湖大学及兰里花苑公共出行。通过对接市公交集团,3月初已另外开通1条云谷学校到地铁三坝站的公交线路和4条求知专线。二是协调布局轨道交通配套。积极对接市地铁集团,优化地铁线路规划方案,目前地铁4号线延伸线规划在云谷区块布设西湖大学站和地铁云谷站。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将充分吸收你们在提案中提出的宝贵意见,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北强南启中兴”决策部署,围绕“融合产学研、共建科技城”的发展理念,紧扣打造“全区产业发展新高地、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全国新型一流科学城”的发展目标,高质量推进科技城2.0版建设。

1、加大规划统筹,谋划发展布局。一是积极跟进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时与上级部门协调对接,积极多途径争取云谷单元远景用地国土空间新增规模和开发边界全覆盖。二是借助国土空间规划修编的契机,谋划基础配套、生态景观、人才房、安置房、商品住宅、重大科学装置、产业接产基地等不同类型重点项目104个。三是为保障国土空间规划修编过渡期间的重点项目如期推进,划订近期重大项目的城镇开发边界,将杭长以北等区域纳入西湖区过渡期城镇开发边界划订方案内。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了过渡期内包括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生态环保、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类型的重大项目27个。四是积极跟进开发边界划订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处置事宜,建议由省、市级帮助统筹永久基本农田外移或核减,以保障空间要素利用的合理性和提高利用效率。

2、加强要素保障,拓展发展空间。一是推进西湖大学城建设。加快西湖大学城发展规划编制,高标准启动西湖大学城建设,实现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一、二期2021年交付使用、三期开工建设,加快落地西湖大学66万方产学研接产基地。二是落实近期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农转用指标筹措力度,抓早抓紧抓实土地收储、清表交地、公告挂牌等工作,滚动推进区域1700亩土地的做地出地工作。三是推进建筑提升改造。紧抓“新制造业计划”政策窗口期,创新探索西科园物理空间,提升科技城整体的发展品质和档次。全部改造完成后建筑体量将由现有的175万方提高到321万方,绿地面积将由28万平方米增加到46.7万平方米。

3、完善公建配套,夯实发展基础。全面加快紫金港科技城内路网、电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紫金港科技城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应开尽开,能开早开。加快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以2023年全面竣工为目标,全面建成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路网成型、配套完善的现代化产业新城。二是积极推进打通断头路。协调解决墩余路断头路涉及的永农问题,尽早打通。积极对接余杭区,实现灯彩街与余杭区道路连通。三是积极争取轨道交通全覆盖。积极对接地铁线路规划,争取14号线、17号线等地铁线路引入紫金港科技城。四是积极谋划公共交通配套。随着阿里云、西湖大学入驻,进一步开通云谷区块到地铁白洋站、地铁蒋村站2条地铁接驳线。随着塘河人家、双桥人家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保障农居点居民日常出行需求。同时,启动云谷公交首末站建设前期工作。五是加快电力设施建设。220kV电力“上改下”工程计划2021年9月土建贯通,11月具备电缆敷设条件,力争12月具备电缆割接条件。俞桥变、孙家变计划12月完工。

4、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发展保障。进一步优化创新科技城管理体制,增强责任意识,转变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贴心的精准服务,营造政企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优化为企服务。落实“最多跑一次”,深化“营商环境提升年”“企业服务年”“双千”活动,加大企业走访力度,与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积极对接各职能部门,主动送服务进企业,帮助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二是升级服务平台。加大投入,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成“紫金港科技城数字驾驶舱”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数字驾驶舱平台智慧大脑功能,实现区域各项服务管理的扁平化、智慧化、高效化。三是加大政策配套。加大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紫金港科技城2.0版建设政策等产业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并及时完成资金兑现。同时结合特色小微园、特色产业链的打造,加快研究推出一批新的符合科技城产业导向并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陈洪坛联系电话:88909197  传真:87859161

                                                                                                     杭州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2021年6月5日

抄送:区政府办、区政协提案委。

 

索引号

MB1836395/2021-15715

文号

紫科管提〔2021〕1号

公布日期

2021-06-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81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1-06-08 11:17

浏览次数:

九三学社西湖区基层委员会并黄桂悦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抢抓机遇,加快推进紫金港科技城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紫金港科技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委主办,区住建局、西湖规资分局、西湖城投集团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础现状

紫金港科技城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首,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主要涵盖西湖科技经济园区、云谷两大区块,区域内拥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知名高校和浙大紫金科创小镇、云谷小镇等创新创业平台。科技城于2017年5月正式启动建设,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先后创建和入选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全省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2020年,科技城荣获城西科创大走廊年度考核第一、西湖区年度综合考评优秀。

二、已做的工作

针对你们在提案里提到的“规划布局结构有待优化、公共基础配套有待完善、管理机制有待创新”等问题,我们前期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高规格落实组织保障

为加快推进紫金港科技城的各项工作,2017年5月,区委区政府建立紫金港科技城建设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从各镇街及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实体化运作。2018年2月,杭州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主要负责紫金港科技城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根据工作职责,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设置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项目推进办公室4个内设机构,并下设管理2个事业单位(杭州紫金港科技城发展中心和杭州紫金港科技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和1家国有公司(杭州紫金港科技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目前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共有工作人员59人,各项工作运行正常。

2、高起点完成规划编制

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邀请国内外顶级的设计机构开展紫金港科技城城市设计。其中云谷区块由英国奥雅纳设计公司负责,突出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特点,充分结合现有优质绿色生态资源,云谷城市设计获得了2017年香港规划师年度大奖;西科园区块由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深圳分院负责,该区块的城市设计与杭州城市总规相融合,加大与大走廊、三墩集镇、浙江大学等的紧密衔接。新的规划充分发挥了科技城环境资源优势,科学设计城市形态,引入轨道交通,加密路网,提升配套,改善生态,助力打造“三生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3、高品质推进项目建设

根据紫金港科技城实际,分两大板块实施开发建设。对老的西科园区块,针对产业低小散、资源浪费多、建筑品质差、发展空间小等现状,紧紧抓住相关政策窗口期,通过“创新型产业用地”和“新制造业计划”两条路径,加快推进改造升级。目前已开工提升改造项目14个、开工面积68万平方米。对新开发的云谷区块,完成了范围内6个村社的整村搬迁,改善了区域环境,为发展腾出了空间。目前区域内西湖大学云谷校区、阿里云总部、云谷学校、菜鸟网络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4、高标准做优发展环境

(1)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年相关工作,高标准推进云谷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制定紫金港科技城基础设施建设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对照行动计划,完成2021年城建计划申报和任务分解,逐一细化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清单化、责任化,严格落实。二是做好云谷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基于理绿水、靓绿芯、浓绿意、畅交通、强市政五大方面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编制云谷基础设施建设导则,落实云谷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墩余路竣工通车,云创路南侧污水泵站投入使用。荆大路4月竣工通车。四是推动基础设施前期工作。年内开工方山公园以及25条道路,全域推进路网、绿网、水网等综合配套。五是尽快尽早打通断头路。灯彩街(云涛南路—余杭界)年内开工建设。振华西路断头路已纳入G235国道杭州段改建工程,并已开工建设。六是推动电力设施建设。在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20kV电力“上改下”工程17个工作井施工有序推进,工程土建部分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60%。俞桥变、孙家变完成桩基施工。

(2)积极推进交通配套布局。一是协调布局公交线路。云谷区块原有1条公交线路(仓前—地铁三墩站),服务于西湖大学及兰里花苑公共出行。通过对接市公交集团,3月初已另外开通1条云谷学校到地铁三坝站的公交线路和4条求知专线。二是协调布局轨道交通配套。积极对接市地铁集团,优化地铁线路规划方案,目前地铁4号线延伸线规划在云谷区块布设西湖大学站和地铁云谷站。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将充分吸收你们在提案中提出的宝贵意见,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北强南启中兴”决策部署,围绕“融合产学研、共建科技城”的发展理念,紧扣打造“全区产业发展新高地、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全国新型一流科学城”的发展目标,高质量推进科技城2.0版建设。

1、加大规划统筹,谋划发展布局。一是积极跟进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时与上级部门协调对接,积极多途径争取云谷单元远景用地国土空间新增规模和开发边界全覆盖。二是借助国土空间规划修编的契机,谋划基础配套、生态景观、人才房、安置房、商品住宅、重大科学装置、产业接产基地等不同类型重点项目104个。三是为保障国土空间规划修编过渡期间的重点项目如期推进,划订近期重大项目的城镇开发边界,将杭长以北等区域纳入西湖区过渡期城镇开发边界划订方案内。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了过渡期内包括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生态环保、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类型的重大项目27个。四是积极跟进开发边界划订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处置事宜,建议由省、市级帮助统筹永久基本农田外移或核减,以保障空间要素利用的合理性和提高利用效率。

2、加强要素保障,拓展发展空间。一是推进西湖大学城建设。加快西湖大学城发展规划编制,高标准启动西湖大学城建设,实现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一、二期2021年交付使用、三期开工建设,加快落地西湖大学66万方产学研接产基地。二是落实近期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农转用指标筹措力度,抓早抓紧抓实土地收储、清表交地、公告挂牌等工作,滚动推进区域1700亩土地的做地出地工作。三是推进建筑提升改造。紧抓“新制造业计划”政策窗口期,创新探索西科园物理空间,提升科技城整体的发展品质和档次。全部改造完成后建筑体量将由现有的175万方提高到321万方,绿地面积将由28万平方米增加到46.7万平方米。

3、完善公建配套,夯实发展基础。全面加快紫金港科技城内路网、电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紫金港科技城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应开尽开,能开早开。加快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以2023年全面竣工为目标,全面建成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路网成型、配套完善的现代化产业新城。二是积极推进打通断头路。协调解决墩余路断头路涉及的永农问题,尽早打通。积极对接余杭区,实现灯彩街与余杭区道路连通。三是积极争取轨道交通全覆盖。积极对接地铁线路规划,争取14号线、17号线等地铁线路引入紫金港科技城。四是积极谋划公共交通配套。随着阿里云、西湖大学入驻,进一步开通云谷区块到地铁白洋站、地铁蒋村站2条地铁接驳线。随着塘河人家、双桥人家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保障农居点居民日常出行需求。同时,启动云谷公交首末站建设前期工作。五是加快电力设施建设。220kV电力“上改下”工程计划2021年9月土建贯通,11月具备电缆敷设条件,力争12月具备电缆割接条件。俞桥变、孙家变计划12月完工。

4、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发展保障。进一步优化创新科技城管理体制,增强责任意识,转变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贴心的精准服务,营造政企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优化为企服务。落实“最多跑一次”,深化“营商环境提升年”“企业服务年”“双千”活动,加大企业走访力度,与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积极对接各职能部门,主动送服务进企业,帮助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二是升级服务平台。加大投入,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成“紫金港科技城数字驾驶舱”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数字驾驶舱平台智慧大脑功能,实现区域各项服务管理的扁平化、智慧化、高效化。三是加大政策配套。加大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紫金港科技城2.0版建设政策等产业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并及时完成资金兑现。同时结合特色小微园、特色产业链的打造,加快研究推出一批新的符合科技城产业导向并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陈洪坛联系电话:88909197  传真:87859161

                                                                                                     杭州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2021年6月5日

抄送:区政府办、区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