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000000-4/2021-16561 文号:
公布日期: 2021-07-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美创中心(之江文创中心) 统一编号:
 
 
艺创小镇(艺创小镇)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艺创小镇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最强的数字文创基地、全球文化艺术的交流窗口、全民共享的艺术生活家园”目标,统筹推进“战疫情、促发展”,成功创建2020年全国唯一一个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被授予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4个省级基地荣誉、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6个市级基地荣誉,成功创建3A景区;举办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2020杭州现代音乐节等文化盛会;许江成为小镇名誉镇长;核心平台之江创意园引进企业282家,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8亿元(同比增幅超41%),外资996.7万美元(完成率110%),文化创意(影视)产业链项目8个(完成率160%),走访企业1568家,解决问题1332项,其他招商、科技、商务等11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小镇税收、固投和特色产业投资等核心指标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实现了“产业更特、创新更强、功能更优、形态更美、机制更活、辐射更广”。

一、疫情防控全力以赴

1.加强组织领导。第一时间出台《艺创小镇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文件,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应急防控指挥组、综合协调组、巡查监控组、应急保障组与新闻宣传组等,各组协调联动压实责任,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抓好防控落实。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统筹做好园区卡口管控、服务企业复工、楼层巡查消杀等工作。疫情防控关卡24小时轮班值勤,对外来人员严格排查,落实好体温监测、信息登记、健康码核验等防疫管控的关键环节,确保“摸排无遗漏、检测不延误、防控不松懈”。

3.推进复工复产。全面制定《艺创小镇企业复工管服方案》,组建“企业复工服务专员队伍”,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和小镇企业团结一心、共同抗疫。仅一季度洽谈招商项目40余个,落地项目26个。

二、主导产业高质发展

1.双招双引成效明显。全年累计引进网络视听、动漫游戏、直播带货等企业282家,新增麒云腾响、因蔚传媒、豆行科技等5家年税收近千万元以上文创企业,改变了以往文创企业税收较小的现状,纳税规模企业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引进拾光次元、乐玛集团等年税收100万元以上的文创项目12个(同比增幅达100%)。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25人,创新创业团队6个,D类人才9位。凤凰创意国际出租率近100%,并引入社会资本提升改造摄影棚、展厅、旧食堂、危旧房等约4000㎡的闲置空间;凤凰创意大厦出租率上升至92%,象山艺术公社出租率上升至75%。

2.全产业链逐步完善。数字文化产业引进了光影正义、云米文化、带货通等项目83个,影视产业引进了刘志江工作室、路行动画、电漫信息等项目30个,艺术品业引进东方丝国、古陶瓷博物馆、盘藏文化等项目11个,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逐步承接模式,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3.高校经济富有成果。出台《艺创小镇高校经济工作方案》,引进常非思建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美院核心平台之一)等“高校经济”项目15个,许江受聘成为小镇名誉镇长,邀请中国美院专家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校地合作维护好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基地平台,建成1030㎡中国美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引入社会资本(之戏孵化器)提升改造大学生科创中心。

三、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硬软件服务提质。建成第一个位于省级特色小镇内的网络影视剧审查中心和一个集企业服务、游客服务、创客集聚、活动展示于一体的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建成2500㎡(67间公寓)的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建成小镇智慧化系统,通过招商入驻、政策支持、物管服务等8大线上模块服务小镇企业。

2.政策服务齐全。疫情期间,率先将“每平方地方财政贡献租金补助”上线“亲清在线”平台;制定小镇政策汇编,系统化指导企业申报政策;成立“一对一”服务专员机制,全年走访企业1568家,解决问题1332项;为企业兑现省市区各类政策补助经费近1100万元,减免企业租金700余万元,惠及企业831家次。

3.金融服务及时。与9家银行开展战略合作,持续举办“金融服务日”活动,推出层次多样的金融服务产品60余个,今年已向企业预授信2.5亿元优惠贷款,累计授信额度5869.4万元,放款3554.4万元。

四、小镇形象日新月异

1.核心形象焕然一新。以“凤起之江,艺创未来”为主题,高规格建成小镇客厅;以“三山望境”Logo和小镇工业遗存风格重塑小镇公交站形象,同步解决车辆进出拥堵问题;德信商用正式签约运营象山艺术公社,大力推进“艺术生活和文化消费街区”建设;凤凰创意大厦和创意国际引入汉堡王、大璞健身等层次丰富的商配14家;全年完成屋面墙面漏水、景观水池、防腐木维修等基础设施维护共计约8000㎡。

2.公共艺术整体提升。以“塑形象、提格调”为目标,邀请中国美院公共艺术专家制定小镇整体艺术内涵提升方案,小镇名人名作雕塑作品基础底座已在三平台布局,完成色彩学专家宋建明的小冰岛“七彩屋”、根雕艺术家周扬的“枯木逢春”和小镇Logo衍生作品等第一期文化景观小品。

3.文化旅游更有内涵。成功创建3A景区,系统更新小镇标识标牌,打造富有特色的“小品景观”。和西湖文旅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谋划以工业遗存、象山艺术公社、艺术人文为核心的特色旅游线路,融入全域旅游。

五、品牌建设辐射更广

1.平台建设有新成效。以创新创业、产业融合等为载体,先后荣获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2020杭州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杭州市文化产业园区等市级以上基地荣誉10个,加速小镇向省“文化产业第一镇”目标迈进。

2.文化活动有新内容。成功举办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2020首届杭州现代音乐节等大型活动7场。由中国美院和浙江音乐学院共同策划参与的“青艺周”,在各类网站页面浏览点击量超1亿次,短视频阅读量累计超2000万次。音乐节活动新成立“艺创国际音乐中心”,驻留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将在下一届音乐节开始世界首演。

3.宣传力度有新突破。出台《艺创小镇品牌建设二年行动计划》,全年在各大平台宣传报道小镇320余篇次(同比增幅20%),《学习强国》《西湖信息》宣传列区同类考核平台第一,省市级电视台制作的8期“艺创•故事”系列宣传片被“学习强国”国家、省级平台采纳,点击量近100万次。39路终点站更名为“艺创小镇”站,车身广告同步宣传小镇。完成小镇双月刊首刊发行,抖音号正式运营,小镇微信公众号发布原创报道1371条,官微粉丝全年增加2万余人。

六、绩效管理更有实效

1.队伍建设富有成效。研究制定《2020年美创中心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并组织学习,增强党员理论水平。废止31项落后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并出台《议事制度》《督查制度》等15项制度,通过开展培训、加强效能检查、实施督查通报等闭环工作举措,形成高效的艺创工作机制。

2.费用收缴大幅提升。对历史欠费企业采取差异化的收缴方案,以更优质的物业服务水平逐一破解费用收缴难题,今年房租收缴额同比增长达55%(除去减免房租,在疫情下仍然增长了11%)。

3.食堂管理更加精细。小镇食堂参考勾庄批发市场价格,综合对比优选价廉质优的食材供应商;通过全员轮流和专人专岗方式每天验收食材,提升食堂品质;每月更新4种菜品,打造员工心中的“职工好食堂”,全年共盈余10万余元。

二、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小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努力从省市区战略部署中找准定位,从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中抓紧机遇,以党建引领,构建产业链、生态链、服务链、创新链的“四链”协同发展格局,全面补短板、求创新、激活力、促提升,打造西湖区文化产业的“重要窗口”,建设“浙江省文化产业第一镇”,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善之区贡献艺创力量。

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2021年小镇具体目标是:加强三大产业平台招商,凤凰创意国际及凤凰创意大厦办公场地入驻率保持在90%以上,象山艺术公社办公场地入驻率保持在80%以上;加强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行业龙头企业1-2家、文创特色企业120家以上,其中网络视听企业20家以上、影视动漫游戏企业20家以上;启动人才公寓、未来影像体验馆和艺创陈列馆建设;举办文化艺术活动200场以上。小镇力争实现总税收11亿元以上,核心平台之江创意园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20%以上,超额完成省市区下达的固投、服贸和招商任务。围绕上述目标,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打造艺术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

坚持产业链思维,注重选商建链,培育前景好、动能强的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方向明确、精准聚焦、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的文创特色产业集群,小镇产业链韧性和附加值得到显著提升。

1.聚焦龙头项目招引。联动文创产业投资基金、行业协会和上级相关部门,集中优势政策和空间资源,拿出“举一役而利全局”的智慧和勇气,定制“一企一策”,开展精准招商,力争落地文创知名企业1-2家。

2.聚焦视听产业招引。强化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出台关于视听创新创业基地的五年发展规划和视听产业的专项发展政策,完善招商引资目标企业信息库,力争引进直播电商平台、MCN机构等各类视听相关项目20家以上。

3.聚焦影动游产业招引。制定《2021影视动漫游戏产业精准招商工作方案》,强化IP内容创作,培育好现有项目,力争招引优质项目20个以上,做强艺创“影动游”原创地。

4.聚焦艺术品拍卖产业招引。精准对接艺术品拍卖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特色企业,推进西泠印社唯一网上拍卖平台“艺是拍”、我国首批文物拍卖资质公司“丽泽拍卖”等优质平台落户。

5.聚焦高校核心产业落地。强化中国美院和浙江音乐学院核心产业资源的深度利用,大力发展“高校经济”。推进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的落地,支持中国美院打造国际化的影视产业创新基地“国美影业产业园”,支持浙江音乐学院打造集创作展演、人才培养、版权服务于一体的“音乐产业园”。

6.聚焦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对凤凰创意国际和凤凰创意大厦实施“腾笼换鸟”,清理“僵尸企业”和贡献度不大、占用优质资源的低效企业。大力推进现有企业入驻协议的有效执行,对各项目履约情况进行审核评级,强化产业资源和税收贡献的落地变现,力求在文创项目培育、租金和税收产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二)打造融合生态链,集聚强大发展动能

以“三生融合”为目标,按照“高起点定位、一体化布局、协同化发展”的思路,建设共享、共赏、共游的艺术生活家园,打造展示浙江人文精神的示范窗口。

1.构建“五名”品牌生态。以 “名人、名企、名作、名展、名园”为核心目标,全力办好首届西湖网络影视周活动,打造国内网络影视领域具有“年度风向标”之誉的行业盛会,成为“西湖网络影视产业的金名片”。做深凤凰系列品牌活动,着力推进活动成果产业化,争取每场活动都有项目签约。联合美院和音院做好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杭州现代音乐节等学院活动,举办好中国国际动漫节艺创小镇分会场活动。加强微信、抖音、宣传册、小镇杂志为一体的自媒体宣传网建设,发行小镇双月刊、发布原创微信和抖音100期以上;在主流媒体持续报道艺创新面貌,全面唱响艺创故事。

2.构建企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发挥商会和产业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争取季季有活动、月月有沙龙,建设成“资源+服务”的平台;发挥小镇现有头部企业的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以商引商,形成上下游融合发展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发挥高校智库作用,组建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以及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对艺创小镇产业发展中的全局性、方向性、技术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3.构筑高雅艺术的景观生态。继续深化以公共艺术形式建设和提升小镇全域辨识度,在关键节点布局艺术雕塑;充分利用美院设计优势,梳理小镇重点区域建筑的城市色彩,对个别区域进行外墙色彩合理化改造;全力支持浙江音乐学院进行4A级景区的形象提升,引进社会资本共建艺术特色公厕,形成串珠成链的整体艺术氛围。

4.打造功能齐全的配套生态。在凤凰创意国际C区块启动10000㎡人才公寓建设,加强人才安居服务;三大产业平台争取引进商业品牌10个以上,加强商业配套建设;进一步拓展凤凰创意国际停车位,解决企业员工停车难问题。

5.拓展层次丰富的空间生态。启动凤凰创意国际E区块15亩用地的产业空间建设,为后续引进优质项目做好储备;会同西湖投资集团,积极推进凤凰谷单元做地出地,为引进文创龙头企业做好储备;统筹推进小镇区域内留用地项目和各类招商空间的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小镇全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三)打造高效服务链,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以全面服务企业为理念,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创新“1+X”服务机制,畅通信息渠道、精准服务保障,形成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

1.开展防疫保障服务。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加强统一领导,强化底线思维,做好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储备,推广佩戴口罩、分餐公筷、保持社交距离等健康文明做法,继续保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

2.强化“两中心”服务。加强企业服务中心运营,将创业咨询、工商代办、孵化培训等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大厅,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艺创样板。加强网络影视剧审查中心运营,建成一套创作内容审批服务体系,全年完成审片任务10场以上。

3.强化金融纾困服务。常态开展“艺创金融服务日”活动,与战略合作银行持续推出低利率的融资产品,加强各级文创基金对接,争取3个以上项目获得区科创直投基金、创投机构股权或项目投资,探索之江创意园开发公司项目跟投。

4.强化安心保障服务。深入践行“随叫随到、服务周到”工作理念,建立和完善园区物业服务考核奖惩办法,以区域责任包干制为落脚点,实行“楼长制”“啄木鸟”式网格化管理体系。

5.深化食宿精品服务。进一步提升凤凰创意大厦“最美食堂”品质;启用象山艺术公社食堂,引进类似外婆家、新白鹿等品质餐饮;进一步提升凤凰艺馆酒店标准化服务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技术应用。

(四)打造驱动创新链,激发小镇发展活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文创产业为基础,秉承新消费、新智造、新电商、新治理的发展理念,形成更多新增长点、增长极,为小镇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赋予创业孵化新动能。推动中国美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发展,孵化培育企业不少于10家,开展培训、路演等活动不少于12场。加强“艺创国际音乐中心”建设,积极承接浙江音乐学院优质人才和项目落地孵化。助推之戏孵化器发展,利用韩国MTG、韩国编剧家协会等优势资源,培育一批“文创潜力股”,实现前三年总税收超300万元。推动星矢孵化器发展,集聚一批具有“弯道超车”潜质的文创小微企业,孵化器入住率不低于70%。加快中国青年动画电影孵化基地建设,通过论坛、创投大会、作品展映等专业活动,集聚一批青年动画电影产业的生力军。

2.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充分挖掘古陶瓷博物馆等特色文创资源,提供艺术展览、文化鉴赏、艺术培训等体验活动,做好传统文化的承接和多元文化的引入,构建古韵今风的“艺术旅游小镇”新蓝图。启动未来影像体验馆建设,推动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实现小镇影视技术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启动艺创小镇陈列馆建设,打造集“展示-体验-产业化”于一体的创新型展示体验中心。打造IP文创新国潮,挖掘国内各大馆藏文物资源,成立凤凰IP设计授权中心,开发艺创旅游衍生品。推出青少年研学、冬夏令营、亲子游及成人研学等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小镇全新形象的“升级版”。

3.推进智慧管理新模式。全面启用智慧园区管理系统,通过大屏导航、一网多能、实时展现等功能,直观展示小镇全貌,推动小镇智治建设。开启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全面接入城市大脑,提高停车管理智能化、精细化程度,营造有序的停车管理环境。

4.争取政策支持新路径。全力争取视听产业发展政策等落地,积极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同时争取推出省级特色小镇、之江文化产业带核心区省市级财力返还的企业扶持政策,形成项目招引、企业培育政策的区域竞争优势。

5.激发国有资本新活力。提升蔡志忠文化馆、时尚街区、展厅、会议室等公共商业空间运营盈利水平,强化企业费用收缴力度,确保租赁、物管、水电等费用应收尽收。严控运营成本,力争凤凰创意国际、凤凰创意大厦能耗下降5%以上,食堂运营效益成本比率上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