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详细地址: 杭州市天目山路81号
- 邮编:310009
- 学校性质:公办
- 学校类别:九年一贯制学校
- 联系电话: 0571-85213890
首页 |
|
详细地址: 杭州市天目山路81号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与新中国同龄,与延安保育院同源,由谭震林同志批示在1949年9月建校,是新中国在浙江省建造的第一所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浙江省第一支少年先锋队在这里诞生,第一块红领巾由保实的学生佩戴。近年来,学校关注五育并举,实现五育融合,在各领域培养出一批堪当时代大任的优秀学子,成为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样板。
学校以“笃志、博学、多思、豁达”为校训,践行“为了学生的未来,提供最好而可行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先后创办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紫金港中学,并吸纳西溪实验学校,共同组建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集团松木场校区占地75亩,现有中小学共计85个教学班,3703名学生,240名教师,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7名,省市区骨干教师一百多人。学校致力做发展素质教育的典范,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车俊来校视察时,均对学校学教方式变革予以指导和肯定。
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围绕学教方式变革,在九年一贯办学实施、生态课程建设以及德育资源有效开发上已经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学校、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基地学校、中国少科院科普教育基地学校、中国STEAM教育领航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DI项目模范学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航空特色学校、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浙江省STEAM教育项目种子学校,浙江省教师发展示范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阳光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浙江省艺术教育实验学校、浙江省精准教学实验项目学校、浙江省中小学STEM教育项目种子学校、浙江省“千校结好”特色学校、浙江省教育机器人应用示范建设校、杭州市教育国际化示范校、杭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章程
(2021年7月8日经第六届第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2021年7月13日经校长办公会议、校党委会通过,经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核准、杭州市西湖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备案,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生效)
序言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创办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是新中国在浙江省建造的第一所学校。学校前身是浙江儿童保育院、浙江省省级机关干部子弟学校,由谭震林同志亲自批示筹建,一大批共和国功臣的子女在这所学校就读,是一所与延安保育院有着共同血脉的红色学校。浙江省第一个少年先锋队在这里诞生,第一块红领巾由这所学校的学生佩戴,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红色校史文化浸润下,学校培养出一大批富有“爱心、孝心、诚信,正义、责任、担当,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学子。
自2001年实施九年一贯办学以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践行“为了学生的未来,提供最好而可行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以“笃志、博学、多思、豁达”为校训,确立了“学为人师,教人求真”的教风和“勤思乐学,学做真人”的学风,坚持“面向全体”的公平观、“以德为先”的育人观、“健康第一”的生命观、“差异发展”的课程观,激励全校师生奋发向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学校、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基地学校、中国少科院科普教育基地学校、中国STEAM教育领航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DI项目模范学校、全国机器人教学实验基地、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航空特色学校、浙江省阳光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浙江省艺术教育实验学校、浙江省精准教学实验项目学校、浙江省STEM教育种子学校、浙江省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浙江省“千校结好”示范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浙江省平安单位、浙江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亚运梦想足球学校等荣誉称号,办学品质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品牌学校。
在西湖区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学校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筹建申花路校区和紫金港校区。两个校区在保实厚重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效的教育管理和优秀的师资团队引领下,迅速发展成为区域优质学校,得到社会家长广泛认可。为进一步凸显校区个性特色,紫金港校区和申花路校区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相对独立办学。2011年学校还和西湖第一实验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输出优质师资和管理团队,带领兄弟学校共同发展。
为进一步深化西湖教育“名校集团化”战略,提升蒋村板块的优质教育容量,经教育局决定,成立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促进与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和紫金港中学的合作互助。2021年7月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加盟成为教育集团一员,两校之间师资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制定依据】为强化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办学品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浙江省依法治校实施办法》、《西湖区学校(总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名称与地址】学校全称为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英文表述为Baochu Pagoda Experimental School Education Group Hangzhou;学校地址为杭州市天目山路81号,邮政编码为310007,电话0571-85213890。
第三条【学校性质及隶属关系】本校由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主管,经杭州市全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本校为实施九年制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教育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条【学制与办学规模】学校面向本学区招生,招生对象为适龄学生。办学规模为9个年级90个班级,每班总体不超过45人。具体执行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每年下达的招生计划。
第二章 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
第五条【办学宗旨与使命】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第六条【学校发展目标】 把学校办成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家园,努力打造和谐校园,形成“自主、个性、发展”的办学特色,创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第七条【师生发展目标】学生培养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和谐地发展,促进每位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目标:形成一支教育理念新,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自主、合作型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第八条【文化精神与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为了学生的未来,提供最好而可行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四个观念:坚持“面向全体”的公平观、“以德为先”的育人观、“健康第一”的生命观、“差异发展”的课程观。团队文化:合作大于竞争,协调大于控制,主动大于被动。
校训:笃志 博学 多思 豁达
校风:诚信担当 求实求新
教风:学为人师 教人求真
学风:勤思乐学 学做真人
第九条【学校标识】
以“保俶塔”、“波涛起伏的大海”、“展翅飞翔的海燕”组成的圆形图案,作为学校的形象标识。“保俶塔”的挺拔、坚毅、拔尖,是高素质人才的象征;“大海”象征学校广阔的平台和时空;“海燕”搏击风浪,象征保实人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图像大气开阔、灵动富有朝气。
学校校歌:《我们的家》
学校校刊:《生长》
学校卡通形象:“保保”“贝贝”
卡通形象“保保”和“贝贝”整体衣着分别采用学校标志色系蓝色和红色,干净整洁富有朝气;头顶上的五角星代表学校的红色校史,眉心处设计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保俶塔造型;动作富有亲和力、朝气蓬勃、自信满满,十分符合校风、校训,是保实学子健康向上形象的最佳体现。
第十条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学校按照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的要求,定期制订五年发展规划,并形成和健全自评机制,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学校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第十一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十二条【党组织职责】学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
学校党委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讨论决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及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和基本管理制度。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学校内设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协助上级党组织做好学校领导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等工作。
(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讨论决定学校人才工作计划及政策措施,做好教师等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服务和奖惩工作。
(五)领导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学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清廉建设,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
(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七)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八)讨论决定学校其他重要事项。
学校党委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党委重要活动,协调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督促检查党委决议贯彻落实,主动协调党委与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
第十四条【纪委职责】学校纪委是学校的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及学校重大决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协助学校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第十五条【校长职权】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实施党组织决议,依法依规行使职权,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校长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基本管理制度、重要行政规章制度、重大教学科研改革措施、重要办学资源配置方案。组织制定和实施具体规章制度、年度工作计划。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内设机构的设置方案。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任免内设机构的负责人。
(三)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四)负责教职工队伍建设,促进教职工全面发展。
(五)负责学校财务、资产管理及基本建设,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六)组织开展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
(七)向学校党委(党总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支持学校各级党组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群团组织等开展工作。
(八)履行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协助校长分管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等具体工作。
第十六条【教代会制度】学校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进行民主监督。
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和评议监督权。凡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和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有关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的办法,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学校工会作为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保障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落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包括:
(一)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审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质量方针、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方案等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学校重大事宜必须由教代会审议通过。
(二)审议通过学校提出的聘任方案、岗位责任制方案、考核办法、奖罚规定以及教职工权益有关的规章制度,由学校颁布实施。
(三)民主评议监督校领导干部。建立每年评议一次学校领导干部的制度,监督干部廉政自律,对干部的工作、业绩、作风进行表扬、批评,或提出予以嘉奖、晋升或处分的建议。
第十七条【内设机构】学校设置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和科研室等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能。
学校办公室协助校长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负责学校的人事管理、外事管理、档案管理、宣传等工作。
教导处协助分管副校长开展德育、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和安全教育等工作,主持所在学段日常德育管理、教学管理、招生、学生学籍及学生档案管理等工作。
总务后勤服协助分管副校长负责所在中学的安全、总务、基建及食堂等工作。
科研室协助分管副校长统一领导学校科研和教师培训工作,对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工作具有指挥权和一定的决策权,就学校科研、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质量对校长和分管副校长负责。
学校内设机构各部门领导干部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团结合作”的原则,在校长的领导下履行规定职责。各职能部门及常设机构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提升管理效能,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第十八条【学术机构】学校建立校务委员会,负责审议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和其他重大规章制度、人事与财务方案等校内重大事项;建立学术委员会,在学校教育科研的规划制定、项目策划与督导、成果评定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咨询、评议作用;建立家长委员会,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保障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
第十七条 第十九条【重大决策制度】学校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学校重大事项应在党政主要负责人酝酿提议、充分调研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学校党委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由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组织实施。
凡属教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范围的事项,应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信息公开与档案管理制度】学校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向社会公开学校相关信息,以适当方式为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学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学校建立档案室,加强档案资料的建设和管理。各职能部门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学校建立校史室,重视教育历史物证遗存保护,发掘和弘扬校本优秀文化传统。
第二十一条【校内维权制度】学校建立健全校内权益救济制度,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学校建立健全校内申诉制度。分别成立校内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导处)和校内教师申诉处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工会办公室),以书面形式受理学生和教师申诉。
学校建立健全争议调解机制。通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就教职工与学校的劳动(人事)争议进行调解;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就学生、教职工、学校间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
第二十二条【平安校园制度】学校建立健全平安校园制度,落实年度安全风险自我评估,制定完善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安全演练,加强校舍、交通、消防、防溺水、实验室、食品卫生、心理健康、国家安全、周边环境治安以及教育教学等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鼓励学生自愿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断完善安全风险化解机制。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依法进行善后处理。
第二十三条【办学监督】学校接受政府以及教育、登记管理和审计等管理部门的监督,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听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 教育教学管理
第二十四条【教育教学管理架构】学校建立健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教育教学基层管理机制。
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的德育、教学工作,统筹教师分工与管理、年级教育活动、学生管理工作等。
教研组长负责领导、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教学研究。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安排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活动,贯彻落实教学计划,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备课组长接受年级组与教研组的双重领导,负责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二十五条 【德育管理】学校实行生命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为主题的德育管理。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众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实行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
学校加强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为目标的公民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并正确地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尊重他人权利,履行相应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校加强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为目标的公民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并正确地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尊重他人权利,履行相应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
开展校外第二课堂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的活动,大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团队、志愿者工作管理围绕学校德育目标开展有效活动,提升德育素养。
学校开展校外第二课堂活动、学军、学农以及各类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走入社会、感受生活,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育有教养,有知识有能力,有个性有灵性”的优秀学生。
学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积极做好团队、志愿者工作管理,积极开展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活动,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加强安全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安全教育,举行安全演练,维护安全设施,确保学生安全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安全保护能力。
第二十六条【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应以学校“提供最好而可行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学校的方针和政策,执行学校的各项决定,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阳光自信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育健康人格,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和未来建设者。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接受教导处和年级组长的双重领导。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建立高效的班委组织机构,建设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全面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创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发挥班级团组织和少先队的作用,开展各种教育,创建文明班级、先进班级。
第二十七条【社团管理】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平台。社团受教导处管理,以“以需定团”为组建原则。所有的社团都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分为“以生定团”、“以师定团”两种类型。学校建立健全社团章程,建设完善社团课程,巩固科技体育、艺术等社团成果,走社团精品化道路,促进学校特色项目发展。
第二十八条【课程管理】
学校贯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积极开发实施拓展性校课、程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实施教育教学,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功能,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第二十九条【教学管理】
学校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为单式。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学校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学校按照国家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颁布或批准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按照国家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规范征订教材教辅资料,并做好管理工作。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学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习惯。严格控制学生课外负担,注重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工作。
学校积极推进和鼓励教学研究和改革,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推行科研成果及成功经验。
学校实行教学质量监控,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教育教学的监督管理;接受人民政府对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督导评估。
学校同所在街道及附近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学校主动与学生家庭建立联系,运用家长学校等形式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第三十条【课堂管理】转变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主动性,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自主学习、交流的学习氛围。努力创建同伴课堂,平等对话,自由交流。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自信幸福的成长。
第三十一条【体育健康教育管理】
学校严格执行有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法规规章,通过日常体育活动以及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健身习惯与基本的运动技能。
学校注重增强学生健康体质的教育,坚持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每年举办体育节,举行一次全校运动会和一次素质运动会。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生健康体质的提升。
学校建立医务室,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体检,预防传染病、常见病及食物中毒。学校完善卫生工作制度,不断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在校园室内教学活动场所、食堂实施禁烟。
第三十二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学校建立心理辅导站,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工作。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展心理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学校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规划相结合,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特色。
第三十三条【艺术、科技、劳动教育管理】
学校每年举办校艺术节,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社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与修养,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展现学生的艺术特长。
学校每年举办校科技节,开展科普周系列活动,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社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科学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巩固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学校品牌。
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通过社团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劳技大赛,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第三十四条【数字化管理】学校建立信息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全校信息技术发展规划、软硬件设施设备的添加指导和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教研组接受教学管理中心的领导,开展教研活动。学校通过网站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运用,提高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运用能力。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和管理,助推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十五条【教育科研管理】学校营造民主、自由、科学的研究氛围;构建对话、合作、反思、共享的研修文化,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建立课题管理网络,加强前期引导、中期指导、后期反馈的课题指导机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强与省市区教科院所以及相关高校的联系,形成专家来校指导机制。出台《保实名师梯队管理办法》,推行教师专业发展的“四级层次”架构。学校鼓励教师著书立说。
第五章 学生
第三十六条【学生入学】凡被本校录取或转入本校学习的学生即取得本校学籍。
学校实施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按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招收学校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实行秋季始业。不属学校服务区内的新生,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入学手续。
第三十七条【学生权利】学生享有下列权利:
(一) 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 参与学校、班级管理,评议学校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助学金;
(四) 在品行和学业成绩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五) 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处理有异议,对学校、教职工侵犯其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提出申诉或提起诉讼;
(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八条【学生义务】学生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遵守公共秩序和学生行为规范要求;
(二) 尊师爱校,团结同学,参加集体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养成良好品行;
(三)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 承担在学生自治活动中当选职务的相应职责;
(五) 爱护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九条【学籍管理】学校按照省、市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实行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严格转学、休学、复学等手续程序。
学校对修完修学年限内规定课程且综合素质、学科学习业绩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
第四十条【学生评价】学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学期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手册。
第四十一条 【学生奖惩】学校对德智体美诸方面均表现突出、在某方面有突出成绩或进步显著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并记入学生成长手册。
学校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视情予以教育、惩戒或纪律处分。
第四十二条【学生膳宿】学校为学生提供健康的营养午餐,校园网上公示餐单。餐费每学期初按标准按学期天数提前预收,该学期末结算,出示详细清单,实行多退少补。食堂卫生制度齐全,举措到位,确保学生用餐安全。
第四十三条【学生资助】学校对符合入学条件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助学金等形式提供资助。
第四十四条【学生自治】学校小学部建立少工委,发挥少代会作用,设立少先队大队维权部;学校中学部建立学生会组织,保障学生自主管理和学生合法权益。学生干部一般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讲、辩论等方式在校园内学习民主生活方式,培养现代公民素养与健康人格。
第四十五条【学生评教】学校建立健全学生评教、评校制度,支持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第四十六条【学生权益维护】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益,学校及教职工应当做到:
(一) 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不得歧视学生。
(二) 尊重学生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严禁用讽刺、威吓等方式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
(三) 尊重学生隐私。保护学生个人信息,未经学生及其监护人同意,不得随意使用、披露学生个人隐私。
(四) 不得非法收缴学生财物。为保护学生安全、保障校园秩序,可以对学生违纪的相关物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处理,但应及时与监护人联系。
(五) 不得随意处分学生。处分学生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及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
(六)保障程序权利。实施教育惩戒和纪律处分,有国家规定学生享有进行陈述和申辩、申请听证或者其他程序权利之情形的,应当予以保障。
第六章 教职工
第四十七条【人事制度】学校执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公开招聘制度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依法自主用人。
学校根据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岗位数和岗位任职条件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相关规定聘用教职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对聘用人员实行岗位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
第四十八条【教师权利】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 参加教育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加入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 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五)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重大事项有知情权;对不公正待遇或处分有申诉权;
(六) 使用学校设施设备、图书音像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七)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八)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九条【教师义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二)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文化知识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 弘扬爱心与责任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五)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 践行以生为本理念,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第五十条【职工权利义务】其他职工按照合同履行岗位职责,学校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
第五十一条【教师培训】学校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师训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学术研究、考察交流和进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五十二条【教职工待遇】学校保证教职工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逐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帮助解决教职工遇到的实际困难。
第五十三条【班主任】学校建立健全班主任选配、聘任、培训、考核、评优等制度,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敬业精神、教育理念和业务能力。
教师应当遵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履行职责,完成任务,享受相应待遇与权利。
第五十四条【教师考核】学校建立教职工业务档案,每年对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转岗、解聘、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等的依据。
学校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岗位聘用、职务评聘、进修深造和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首要考量因素。
第五十五条【教师奖惩】学校对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优异、业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学校对违反校纪校规和合同,或在工作中造成失误和不良影响的教职工,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七章 学校经费、资产
第五十六条【开办资金与经费来源】学校开办资金为人民币伍仟贰佰伍拾叁万元。
学校具体经费来源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第五十七条【资产保护】学校资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学校对侵占校舍、场地、设施等的行为和侵犯学校名称权及无形资产的行为,应积极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依法追究侵权者的责任。
对学校财物造成损坏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五十八条【资产管理与使用】学校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健康发展。
学校向教职工和学生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基本建设和维护修缮工作,并及时检查、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学校加强对体育馆、图书馆、实验室、劳技室、计算机房等专业设施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学设施、仪器设备、体育器材、图书音像资料的使用效益,防止设备设施的闲置和浪费。
第五十九条【资产安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学校发生划转、撤销、合并、分立时,应当及时制订保护学校资产安全的方案,并依法进行财务清算。
第六十条【财务管理制度】学校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学校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重大资金使用严格履行决策程序,保证资金运行安全;建立健全财务预算、支出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管理,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学校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范和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学校依法向政府部门提出年度预算安排意见,经批准后执行,并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
第六十一条【学校收费】学校建立健全学校收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规范收费行为,按照有关部门确定的范围、项目和标准收费,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各项收入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六十二条【社会捐赠】学校依法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建立健全受赠财产的使用制度,加强对受赠财产的管理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章 学校与家庭、社会
第六十三条【育人体系】学校主动与社会、家庭联系沟通,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聘请兼职教师和校外学生辅导员。
学校建立德育、科普、法治、劳动、研学等各类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校外教育活动。
第六十四条【家长委员会】学校遵循民主、公开、自愿的原则,组织家长选举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等职责,做好德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推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
学校建立与家长委员的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学校发展规划及其进展、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帮助。
第六十五条 【家长学校与家校联系机制】学校依靠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学校建立教师与家长的日常联系机制。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密切联系家长,做好家庭访问工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六十六条【社区服务】学校通过加强内部建设,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在相应区域内发挥积极作用,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
学校配合社区开放校内文化设施和体育场地。
学校依托社区,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服务社区和实践体验的机会。
第六十七条【综合治理】学校依靠街道办事处、社区、派出所、城管、交警等部门共同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对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建设平安文明校园。
第六十八条【校友会】学校建立校友会组织,鼓励校友发挥宣传、桥梁、教育、助学、咨询等作用,促进学校发展。
第六十九条【对外合作交流】学校开展校际互动合作,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拓展教育视野,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师生交流,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合作与师生交流,聘请外籍教师和港澳台地区教师,面向世界推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创新优化。
第九章 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办法
第七十条 【终止条件】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举办单位决定解散;
(二)因合并、分立解散;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一条 【注销登记】学校终止,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在申请注销登记前,应当在举办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第七十二条 【剩余财产处理】学校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举办单位和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七十三条【制度体系建设】学校建立健全本章程统领下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均依照民主程序进行。
第七十四条【章程生效程序】本章程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党委会(党总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通过,报杭州市 教育局核准、杭州市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备案,自备案之日起生效。
第七十五条【法制统一原则】本章程未尽事宜按照法律法规及上级规范性文件政策执行。如有抵触处,以法律法规及上级规范性文件为准。
第七十六条 【章程修订程序】学校发生分立、合并,或名称、类别层次、办学宗旨、发展目标、举办与管理体制变化等重大事项的,应当及时按程序进行修订。
章程修订需由校长办公会议或1/3以上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提议方可进行,修订程序和生效条件参照本章程第七十二条的规定。
第七十七条 【章程解释】本章程由校党委会负责解释。
1.东至环城西路——莫干山路,南至昭庆寺里街——宝石山下一弄--宝石山东面山脚,西至宝石山山脚——黄龙洞路——曙光路——求是路——玉古路北延伸段,北至天目山路。
2.东至莫干山路,南至天目山路,西至窑背巷,北至武林巷——马塍路——武林巷。
3.浙大西溪校区内启真名苑住宅区。
公办义务教育收费项目一览表 | |||
序号 | 收费项目 | 规定收费标准 | 收费依据 |
1 | 外籍学生学费 | 小学7500元/生、学期;初中8000元/生、学期 | 杭价费〔2014〕154号:关于杭州市区中小学校招收外籍学生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
2 | 伙食费 | 学校自主定价 | —— |
3 | 学后托管 | 小学:18-20元/课时 初中:20元/天 (不含点心、晚餐费) | 1.《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等九部门印发关于西湖区2021学年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实施的通知》(杭西教〔2021〕102号) |
4 | 暑期托管服务 | 50元/人·天 (不含中餐费) | 杭价费〔2014〕154号:关于杭州市区中小学校招收外籍学生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
投诉举报电话: | |||
区教育局 | 0571-87965095 | ||
区市场监管 | 0571-87988390 | ||
区发改 | 0571-89510560 | ||
区财政 | 0571-58101867 |
西湖区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全面推进精准资助和应助尽助,确保各项学生资助政策有效落实,结合我区实际,特修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我区就读的在校在籍的学生,包括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幼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各类学校”,是指区属的各类公民办幼儿园、义务教育中小学、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学生资助对象”是指因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其在校(或在园)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支出,向所在学校提出资助申请,按统一的工作程序和认定办法,核实后确定符合受助条件的学生。
第五条 区教育局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西湖区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负责指导、监督区属各类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向上级部门汇总报送学生资助名单,答复学生或监护人有关资助对象认定工作咨询投诉等。各学校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本校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工作。工作组成员一般应当包括学校领导、资助工作人员、教师代表等。
第六条 学生资助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平。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为主要认定依据,认定标准和尺度要统一,确保公平公正。
(二)坚持公开透明与保护隐私相结合。既要做到认定程序、方法等透明,确保公正,也要尊重、保护学生隐私。
(三)坚持积极引导与自愿申请相结合。既要引导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主动利用资助政策完成学业,也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愿,遵循自愿申请的原则。
(四)坚持保障性和发展性资助相结合。保障性资助政策落实坚持叠加上限原则,受助学生全部受助项目金额不超过其在校实际学习及生活所需。学生资助工作要牢固树立资助育人目标,积极实施发展性资助项目,努力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资助文化,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章 学生资助对象类型
第七条 学生资助对象,主要分为两类:
(一)特殊群体。主要包括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持证残疾学生、城市低保边缘家庭学生,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
(二)其他群体
1.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件、重大疾病等突发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学校结合家庭经济因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通过家访、个别访谈、信函索证、大数据分析、民主评议等方式,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认定需要资助的学生。
第三章 学生资助政策
第八条 各学段具体资助项目和标准如下:
(一)学前教育段
学前教育段资助项目和标准如下:
(1)保育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在公办幼儿园就读享受全额减免保育费;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按同类、同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减免保育费。
(2)公办幼儿园学后托管服务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参加公办幼儿园学后托管服务的,全额减免学后托管服务费用。
(3)公办幼儿园暑期托管服务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参加公办幼儿园暑期托管服务的,享受托管服务费减半的资助政策,具体操作流程参照区教育局暑期托管服务工作通知。
(二)义务教育段
义务教育段资助项目和标准如下:
(1)爱心营养餐。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按所在学校实际就餐标准和天数全额减免午餐伙食费,如参加公办初中晚自习的,按实际就餐天数和标准全额减免晚餐伙食费。对义务教育学校因客观条件无法为学生供餐,如学生有饮食禁忌、送教上门等特殊情况导致学生事实无法在校享受营养餐的,可以补助金形式予以发放。
(2)非寄宿生生活补助。对符合资助条件的非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非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625元。
(3)寄宿生住宿费减免及生活补助。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寄宿学生减免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补助。民办学校住宿费减免标准参照原本市公办学校经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小学每生每年200元,初中每生每年400元。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
(4)公办中小学学后托管服务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参加公办中小学学后托管服务的,按实际享受服务的天数和标准全额减免学后托管服务费。
(5)公办中小学暑期托管服务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参加公办中小学暑期托管服务的,享受托管服务费减半的资助政策,具体操作流程参照区教育局暑期托管服务工作通知。
(6)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实行全免费入学,免除包括餐费、学后托管服务费在内的所有费用。
(三)普通高中段
普通高中段资助项目和标准如下:
1.免学费、代管费。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在校期间,全额减免学费和代管费。在各类民办学校就读的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参照同类公办学校收费标准予以资助,学费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代管费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700元。
2.国家助学金。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可申请享受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按学年申请和评审,按学期发放。
3.校内人民助学金。校内人民助学金由学校结合实际用于学生资助工作经费以及所有纳入资助对象范围的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发展性资助项目等。公办普通高中按事业收入的3%-5%的比例提取,民办学校按不少于学费收入的5%比例提取。
(四)中等职业教育段
中等职业教育段资助项目和标准如下:
1.免学费。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所有在校学生免除学费(非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非戏曲表演的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具体包括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服装表演、杂技与魔术表演、民族服装与饰品、社会文化艺术、播音与主持专业)。在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在校学生按照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职学校学费标准予以补助。
2.国家助学金。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可申请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享受国家助学金。
3.校内人民助学金。校内人民助学金由学校结合实际用于学生资助工作经费以及所有纳入资助对象范围的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发展性资助项目等。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由各校结合实际按事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民办学校按不少于学费收入的5%比例提取校内人民助学金。
第四章 资助对象认定程序
第九条 学生资助对象按学年认定,每学期按照学生家庭经济实际情况进行认定结果复核和动态调整。
(一)提前告知。学校通过书面通知、召开家长会、张贴公告、专题课、给毕业生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宣传相关资助政策,提前向学生或监护人告知认定工作事项及民政等部门比对情况,定向发放《西湖区学生资助对象认定申请表》(详见附件)。
(二)学生申请。学生或监护人自愿如实填写《申请表》,同时提供必要辅助说明材料,提出申请并由已成年学生本人或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作出书面承诺,对所填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民政等部门已进行相关信息比对的,仅需提供《申请表》,无需提供辅助说明材料)。接受送教服务的学生,可申请享受资助。学生在休学期内不能申请享受资助。
(三)学校认定。工作组通过班主任接收学生提交的《申请表》,利用系统数据、大数据分析、家访、评议等方式进行核实认定。认定过程中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对特殊群体学生,可参考系统数据,结合家庭实际收入情况认定。
(四)结果公示。学校可在适当范围选择线上公示、线下公示等适当方式,公示学生资助对象名单等必要信息,接受监督并及时回应有关认定结果的异议。公示时,严禁涉及身份证号码等学生个人敏感信息及隐私。公示时间按政策规定执行,公示结束及时撤除相关信息。
其中:对特殊群体,因其家庭情况已在民政、扶贫等部门予以认定,所在学校原则上不再公示。
(五)建档备案。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学生资助对象名单报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确认、汇总。同时,将名单、《申请表》及有关系统数据截图、说明材料等按学期整理装订成档案,并按要求及时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鼓励探索实施档案电子化管理。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生,不能认定为学生资助对象:
(一) 学生或监护人未提出或未按规定提出认定申请的(在规定时间内补报的除外);
(二)学生或监护人提供相关信息不真实的;
(三)其他不符合学生资助对象认定要求的情形。
第十一条 符合资助对象认定的基本条件但自愿放弃申请的学生,学校要做好登记,由已成年学生本人或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第五章 资助资金管理
第十二条 学生资助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中央和省市财政根据分担原则下达指标后,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保障。
第十三条 公办学校资助经费由区教育局以指标形式下达,纳入学校预算管理。民办学校应由财政承担的资助经费由区教育局直接支付,将资金转入学校账户。公办学校年末资助经费有结余的,直接收回指标;民办学校年末资助经费有结余的,应当主动向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报备,视情况予以收回或抵减次年补助经费。
第十四条 学校对学期初能够认定的学生资助对象,应当采取“绿色通道”形式,根据资助政策直接减免相关费用。民办学校实施绿色通道落实减免学费、保育费等资助政策的,学校可将获得的补助统筹用于办学支出。民办学校取得的义务教育爱心营养餐、普高代管费资助经费应纳入学校伙食费和代管费统一管理,不得统筹使用,年底有结余的,应当主动向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报备,视情况予以收回或抵减次年补助经费。
第十五条 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部分因特殊原因未能直接减免的资助项目经费原则上于每学期结束前通过学生社会保障卡完成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应于每年12月底前通过学生社会保障卡一次性发放。特殊原因无法办理社会保障卡的学生,可先通过学生银行卡发放;学生无银行卡的,发放至监护人社会保障卡或银行卡。
第十六条 义务教育段的爱心营养餐补助资金,由学校划拨食堂账户,按月确认补助收入。对因客观条件无法为学生供餐,如学生有饮食禁忌、送教上门等特殊情况导致学生事实无法在校享受营养餐的,经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同意,可按所在学校资助标准以补助金形式发放至学生社会保障卡。无法办理社会保障卡的学生,可先通过学生银行卡发放;学生无银行卡的,发放至监护人社会保障卡或银行卡。
第十七条 学校是学生资助资金使用的责任主体,应当切实履行法人责任,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及时发放,并自觉接受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应加大对各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和日常监督力度;区教育局要落实监管责任,通过专项审计、不定期抽查等形式,规范学校资助工作,强化经费使用绩效。对于在学生资助资金分配和使用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以及违反规定分配或挤占、挪用、虚列、套取学生资助资金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相关要求
第十八条 让每个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教育资助工作。要广泛宣传,提升资助政策知晓度;不断加强资助机构和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管理人员;要强化监督检查和信息安全管理,确保资助资金和信息安全。
第十九条 各学校要结合实际,不断完善资助制度,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高资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要建立严格规范的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工作流程,确保认定工作公正、透明、规范。要加强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加快资助信息同步对接,全面提升资助工作精准性。
第二十条 学生资助是落实“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各校在做好经济资助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引导受资助学生自立自强、全面发展。要加强诚信教育,要求学生或监护人如实提供家庭经济情况,并及时告知家庭经济变化情况。在学生资助的申请、认定、公示、发放等各个环节,注重保护受资助学生的个人隐私和人格尊严。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奖学金项目另行规定。
第二十二条 各校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修)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执行,原《西湖区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西教发〔2016〕25号)同时废止。
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员会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主办 (西湖区数据资源管理局技术管理 技术支持电话:0571-89510405)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5032598号 建议IE6,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665号 网站标识码 3301060002网站地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