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二十大、杭州亚运会等大事云集之年,面对后疫情时代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善之区”。 一、2021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GDP稳中向好。2021年,我区整体经济逆势增长,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4.2亿元,增长10.7%。 2、数字经济全市领跑。2021年,全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791亿元,增长15.2%。 3、工业经济强势反弹。2021年,我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91.8亿元,增长20.5%,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2021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2.14亿元,增幅0.7%。 二、2021年主要工作成效 1、推进数字化改革突破有力。作为我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两大系统牵头部门,我局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力争自选动作有特色,不断推动数字化改革走深走实。数字经济“亮点多”,探索多跨场景应用,7个特色场景上线省级数字经济系统门户,3个项目入选省级应用项目试点示范。启动“未来工厂”建设,成立未来工厂“一中心四联盟”,集聚阿里云等近80家名企,布局28家六大场景应用企业、8家服务型企业,涂鸦智能列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美浓世纪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数字社会“面貌新”,成功申报3个省级、11个市级未来社区(未来乡村)试点,加快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2个省级社区均已上架。“一键养老”应用场景入选省数字社会揭榜挂帅项目,列为全省典型案例并初步形成共同富裕“民生之治”等理论制度成果。我区在三季度全省数字社会系统建设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 2、提速工业经济动能转换有力。坚持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双引擎”驱动,大力实施“新制造业行动”,推进西湖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制造业提振“显”,瞄准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领域实施新制造业行动,蓝胖子机器智能等一批新制造业项目落地,全区10家新制造业企业实现营收超10亿元。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覆盖率实现100%。生物医药发展势头“足”,重点支持医疗器械、细胞、基因治疗等领域发展,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成立生物医药产业服务专班,多次牵头召开生物医药企业座谈会,针对GMP厂房建设、产学研基地建设等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协同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服务活动,有力助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1-11月,我区健康制造业增加值增幅186.3%,排名全市第一。 3、巩固数字经济领先优势有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着力夯实我区数字经济的产业“底座”。强链补链生态“强”,蚂蚁链产业创新中心落户西湖蚂蚁小镇,形成以蚂蚁集团为龙头的区块链产业链空间布局。以涂鸦科技为龙头打造智能家居行业产业大脑,涂鸦智能家居产业链入选第二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布局“空天地海”产业链,依托航天五院杭州中心打造市首条百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链,加快推进中国船舶海洋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企业培育扶持“优”,抓好各项惠企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推动企业做大做强,2021年向上推荐企业150余家(次),累计兑现瞪羚计划等各类工信资金1.01亿元。银江环保、杰华特微电子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永创智能设备工业设计中心入选第五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4、扩大有效投资攻坚有力。重点项目“加速跑”,统筹推进全区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我区共安排集中开工项目目57个,总投资31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2.3亿元,西湖大学(一期)、阿里云计算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上马并顺利投入使用。1-12月,5个省重点实施项目完成投资36.1亿元,23个市重点实施项目完成投资91.7亿元。“152”省市县长项目落地率100%。投资审批“步伐快”,持续推进投资项目“最多80天”改革,已受理审批业务145件,累计赋码项目203个。基本建设项目中完成三阶段“最多50天”项目56个,完成四阶段“最多80天”技改项目10个,实现率均为100%。推行“标准地+区域评估”改革,明确新增工业用地全部按“标准地”方式供地。 5、加快特色平台建设有力。协力构建“北强、南启、中兴”协调发展格局,助推“一湖两镇”融合发展,加快“三城一谷六小镇”迭代升级。特色小镇“有声有色”,编制完成《西湖区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西湖蚂蚁小镇正式命名为第五批省级特色小镇。2020年度特色小镇考核,云栖小镇、蚂蚁小镇双双获评优秀等级,并上榜“亩均效益”领跑者。“万亩千亿”稳扎稳打,杭州紫金港数字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紫金港科技城)列入2021年浙江省开发区(园区)公告目录。1-9月,紫金港数字信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完成税收13.18亿元,同比增长5.69%。 6、贯彻重大战略落实有力。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对口和山海协作“结硕果”,完成贵州、湖北三地脱贫任务后,新结对四川甘孜州九龙县、广元市青川县。2021年引导4所学校、4家医院、36家企业与青川、九龙开展结对,引导11家企业在四川投资11.2亿。深入开展与淳安县山海协作结对,在加强区域协作、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下功夫。军民融合“谱新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探索军民融合产业新突破,为驻区部队提供精准化服务保障。我区成功创建杭州唯一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2021年新入选1个省级政策试点、3个省级重点重大项目。 三、2022年工作思路 1、着力推进数字场景迭代升级。驱动数字智造,迭代升级数字经济系统架构,放大数字经济系统场景,抓好多码融合、产业链金融等重点场景推荐,探索发展数字工厂、未来农场、未来实验室、未来市场等新型组织形态。发力“未来工厂”建设,继续支持“一中心四联盟”做大做优,打造西湖“未来工厂”IP,构建“未来工厂”产业链体系。构建数字社会,以“三张清单”为抓手继续构建特色场景应用,争取形成具有突破性、横向联动和纵向贯通的多跨应用场景,重点抓好“互联网+健康”和“你好,青春期”等拟新建场景,继续推进老年大学“乐学智享”、崇军指数综合评价系统、文明大脑综合数字平台2.0等续建场景。在多跨场景落地社会空间上狠下功夫,争取上保社区数字化场景有亮点,紫金社区形成“信用+未来社区”特色,打造“信用+未来社区”、“信用+未来乡村”模式。 2、着力打造共同富裕试点示范。强化统筹,发挥部门合力。发挥区共富办牵头作用,定期召开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工作例会,重点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扩中”“提低”等重点任务。高标准推进打造幸福西湖民生综合体、城乡教育高质量优质均衡发展的“西湖模式”两项市级试点,制订三年行动计划,再挖掘一批西湖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做法。提早谋划,研判考评指标。会同区考评办研究省市考评框架和36项指标体系,提前摸清我区底数,及时向上对接获取明年市对区共同富裕考核方法,科学拟定区对镇街平台考核办法。完善机制,抓好清单落实。对照区级“四张清单”任务目标,定期对重点任务和具体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确保各项清单任务按照时序推进。 3、着力提升工信产业链竞争力。实施新制造业行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空天技术和海洋装备等产业,引进培育生物技术、医疗器械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80%以上。完善企业梯队培育,定期走访全区重点规上企业,分梯队抓好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及省级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等挖掘培育工作,重点关注杰华特、永创智能、银江环保等企业,力争培育省市“专精特新”企业5家。做好瞪羚企业等产业政策修订兑现工作。打造数字产业生态,推进省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建设,以云栖小镇、紫金港科技城、西溪谷为主阵地,构建“龙头企业+产业生态”发展模式。梳理数字经济重点招引及培育项目,加快3个蚂蚁链生态项目落地,推进浙能集团综合能源生产调度研发中心、“杭州镓谷”射频集成电路产业园等在建项目竣工达产。 4、着力保障大项目扩投资。深谋划细排摸,深入排摸出让地块、城建计划等各类项目,形成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时间清单,紧盯“开门红”、“双过半”、年底冲刺等重要节点,以重大项目为重心,以季度集中开工为抓手,有基础、有目标、有节奏地缩小投资差距。强服务快推进,持续推进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成立责任单位项目推进、职能部门项目服务三人小组;完善四级联动协调机制,建立问题提交通道,确保“一个项目一套服务体系、一个难题一套解决方案”。强督查严考核,以“四步递推法”、重点项目推进群每周通报和“红旗”、“蜗牛”项目评选为抓手,用好用活扩大有效投资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考核机制,科学评价各镇街平台抓项目、促投资工作推进情况,引导镇街平台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谋划、招引、推进重大项目上,放在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上,放在加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全程服务上。 5、着力深化对口协作共建共赢。站好新疆阿拉尔一师六团支援交接岗,持续做好长春双阳区合作发展,深入开展四川九龙县、青川县东西部协作工作,全力打造淳安县山海协作工程。加强区级层面统筹协调,沟通明确协作方的需求,通过挂职交流、送教、送技术等方式,确保各项帮扶精准成效。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对口和山海协作工作,加大结对地区招商引资支持力度,进一步组织有投资意向的龙头企业赴结对地区考察,促进协作互利共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消费帮扶、捐款捐物等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援、协作。 6、着力统筹平台发展及重点领域改革。有机更新特色小镇,全面推动形成“北强、南启、中兴”的协调发展格局,扎实做好云谷小镇再次申报创建小镇、紫金科创小镇命名准备,做好西科园存量工业项目转型升级;推进一湖两镇融合发展,将“空天地海云”与“文创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蚂蚁小镇2.0版本,构建“互联网+科技创新+时尚元素+专业服务”的发展新生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群众和企业两个全生命周期“一件事”迭代升级。强化审批服务事项整合,深化“证照分离”“数字证照”,实现个人办事、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分钟制”以及建设项目审批“小时制”常态化运行。全面落实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工作要求,推动改革事项在西湖区先行先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