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16-X/2022-22243 文号: 西教建〔2022〕1号
公布日期: 2022-06-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10号建议的复函


 

杨依飞代表:

您在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校内课后托管质量的建议》(10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文广旅体局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杭州市各中小学全面推开课后服务工作,面对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西湖区教育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加强监管服务、优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学后托管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家长的肯定。

一是确立管理制度、引入社会资源。拟定《关于规范西湖区中小学引进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的通知》,区属中小学可从素质类培训机构白名单中选择机构购买课程服务,并通过完善准入机制和加强日常管理两方面入手,做好实时监管。一方面严格把好审核关,了解参与课后服务校外临时聘用人员的经历、记录、资质等情况,建立身份信息、相关资质等基本的审核制度,另一方面确立确立临聘人员管理制度,对授课教师进出校园、疫情防控、授课考勤(包括临时换课换人)等方面进行管理。

二是丰富课后托管、吸纳“非遗”项目。目前素质类培训机构白名单的38家培训机构中有20家以上具备培训传统文化技艺的资质,目前全区有西湖第一实验学校、杭州求是竞舟小学等34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越窑青瓷制作技艺、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全形拓技艺、西溪小花篮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定期“菜单式”互动教学,传授非遗技艺,全区30余学校2021年开课量达2500余课时,校园已逐渐变为强化文化熏陶,传承乡村文脉,引领文化积淀的新场景。区文广旅体局正在精心设计非遗研学线路,还将与区教育局合作,开辟非遗传承新模式,通过系列非遗课堂、非遗教学展示、非遗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旅游+非遗”体验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三是加强校内监管,筑牢安全屏障。一方面,启用“课后服务一点通平台”,直接对接浙江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确保课后服务“X”课程内容、时间、收费标准、师资来源等事项公开透明,接受家长监督,另一方面,制定“一校一方案”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学生活动管理、值勤、检查监督、安全管理等有关规定。联合公安、交警、城管以及镇街做好课后服务结束时间段的“护校安园”工作,确保学生安全。

下一步,区教育局将协同文广旅体局等部门继续优化学后托管服务工作,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陆杰  联系电话:87965088 传真:87997197

单位(盖章):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2022年5月8日


 

索引号

00250216-X/2022-22243

文号

西教建〔2022〕1号

公布日期

2022-06-06

公开方式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10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2-06-06 15:25

浏览次数:

杨依飞代表:

您在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校内课后托管质量的建议》(10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文广旅体局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杭州市各中小学全面推开课后服务工作,面对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西湖区教育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加强监管服务、优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学后托管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家长的肯定。

一是确立管理制度、引入社会资源。拟定《关于规范西湖区中小学引进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的通知》,区属中小学可从素质类培训机构白名单中选择机构购买课程服务,并通过完善准入机制和加强日常管理两方面入手,做好实时监管。一方面严格把好审核关,了解参与课后服务校外临时聘用人员的经历、记录、资质等情况,建立身份信息、相关资质等基本的审核制度,另一方面确立确立临聘人员管理制度,对授课教师进出校园、疫情防控、授课考勤(包括临时换课换人)等方面进行管理。

二是丰富课后托管、吸纳“非遗”项目。目前素质类培训机构白名单的38家培训机构中有20家以上具备培训传统文化技艺的资质,目前全区有西湖第一实验学校、杭州求是竞舟小学等34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越窑青瓷制作技艺、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全形拓技艺、西溪小花篮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定期“菜单式”互动教学,传授非遗技艺,全区30余学校2021年开课量达2500余课时,校园已逐渐变为强化文化熏陶,传承乡村文脉,引领文化积淀的新场景。区文广旅体局正在精心设计非遗研学线路,还将与区教育局合作,开辟非遗传承新模式,通过系列非遗课堂、非遗教学展示、非遗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旅游+非遗”体验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三是加强校内监管,筑牢安全屏障。一方面,启用“课后服务一点通平台”,直接对接浙江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确保课后服务“X”课程内容、时间、收费标准、师资来源等事项公开透明,接受家长监督,另一方面,制定“一校一方案”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学生活动管理、值勤、检查监督、安全管理等有关规定。联合公安、交警、城管以及镇街做好课后服务结束时间段的“护校安园”工作,确保学生安全。

下一步,区教育局将协同文广旅体局等部门继续优化学后托管服务工作,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陆杰  联系电话:87965088 传真:87997197

单位(盖章):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2022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