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18-6/2022-22619 文号:
公布日期: 2022-07-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卫健局 统一编号:
 
 
区卫生健康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第一部分   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西湖区卫健局围绕区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打造“拥江揽湖核心区、数字科创引领地、幸福宜居未来城”的定位,锚定打造“全面小康、全域美丽、全民幸福的首善之区”总目标,坚持实干至上、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走在前、当示范、成标兵。

(一)把疫情防控当作压倒一切工作的大前提、硬任务。精密智控指数连续排名全市前列。精密智控指数考核在全市117次通报中,我区89次排名全市第一,100次排名全市前三。一是不断完善疫情防控指挥运行机制。卫健骨干力量进驻区防控指挥部,发挥战“疫”的核心作用,坚持24小时实体化运行,建立每日早晚会商、全区视频会议等机制,及时研判疫情形势,制定细化防控政策,制作工作流程透视导图87版、国内各地风险等级变化情况表192版,确保全区疫情防控重点专项工作措施精准到位。二是形成严格缜密的人员闭环管控体系。流调溯源、区域管控、转运隔离和核酸检测形成扁平化、专班化运作模式。按照“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全面落实重点人员信息快速核查,确保第一时间落地管控到位、核酸检测到位;确保重点人员、安全入境人员、集中隔离人员、居家观察人员全闭环管理。高标准规范隔离点运行,实行一点一专班化封闭式闭环管控机制,区管领导全天候在岗带班,加强日常巡查指导,规范管控转运就医。三是不断完备疫情防控力量。规范化建设疫苗接种点、全人群应急核酸采样点,储备大规模核酸检测应急物资,实行核酸采样、疫苗接种专业能力考核上岗机制,积极组织现场流调、院感消毒、个人防护、核酸采样等业务强化培训。目前区属12个中心医护人员均具备核酸采样和疫苗接种能力1000人以上,核酸采样、隔离管控、疫苗接种能力等相关指标均处全市领先地位,在处置上海、上虞疫情关联病例中,经受住了考验。截至12月31日,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52.27万剂次;完成医疗机构日常核酸采样检测30万余人次、重点行业人群扩面核酸采样检测9.3万余人次、大规模核酸采样检测1.4万余人次、局部封控区域快速全员核酸检测采样近1.6万人次。

(二)把党建工作融入卫健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一是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健·悦读”幸福沙龙、“健·志汇”志愿服务等西湖卫健品牌项目,开展专家专题讲座、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主题宣讲交流等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史学习教育,组织专项活动30余次,局系统党员干部参与2000余人次,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和内涵。二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有效发挥西湖公共卫生红色联盟作用,牵头联合33家成员单位,以党建引领推动新冠肺炎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性治理。牵头“西湖论健”学术交流峰会,推选专家学者、顶尖人才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向辖区医疗机构开展“西湖论健”大讲堂,累计开展16次,受益人群达3万余人次。定期举办“公益大讲堂”,积极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中长期免疫效果观察研究,推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整体性治理,为创新公共卫生治理模式提供西湖方案。“8·19”中国医师节前成立杭州市首个医卫关爱基金,专项用于局属单位工作者及其直系亲属疾病时的慰问;通过文艺汇演向一线医务工作者传递关心关爱。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清廉卫健、清廉医院、清廉机关建设为抓手,完善并落实廉政风险点防控制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一个“莲心码”,制定一套“风险单”,设立一个“谈话室”,描绘一张“廉情图”,织密一张“监督网”,实施一项“云接待”等六项举措。探索清廉卫健数字化建设,在蒋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运用智廉医院系统。清廉医院建设做法在《浙江信息》刊登。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进修、轮训,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加强抗疫人才储备,保障用编优先,招录36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疾控中心人员6名。积极培养卫健学科“领头雁”,省市级医坛新秀各当选1名,推进7个名医工作室及40名梯队人才培养工作。省市级继教项目立项7项,市级科研课题立项3项,评选区医学重点学科5个。选树抗疫先进典型,被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评为“表现突出个人”2人, 获评市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评市卫健委“最美抗疫卫士”20人,获评区优秀共产党员1人、区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

(三)拔高站位,努力在健康西湖建设上走在前、当示范。2021年荣获浙江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2018-2020年健康浙江建设先进市县(市、区)。健康浙江健康杭州建设持续走在省市前列。一是健康西湖建设扎实推进。进一步健全健康西湖建设考核机制、部门镇街联动机制、议事协商推进工作机制、督查通报抄告机制。成立西湖区健康影响评价专家委员会,以全国健康促进区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创健康西湖建设新局面。二是健康支持性环境大幅提升。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及亚运城市行动工作有序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区拥有体育场地2698个、35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27平方米,排名省市前列。三墩文体中心、之江文体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改建铜鉴湖健康公园1个,以及铜鉴湖健康绿道、信义河健康绿道等8条。全人群智慧健康监测和全区全科医生慢病管理检测覆盖率双提升。三是健康细胞培育工作全面实施。新申报完成市、区级健康细胞2196家,完成智慧健康小屋建设12个。两项活动获第十四届杭州健康行业点评和改革传播活动“具有潜质的传播现象”奖。“强化健康营养理念 推进合理膳食行动”入选2021年浙江省首批健康浙江行动优秀案例。四是爱国卫生工作顺利推进。紧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辖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能力持续提升。高质量完成国卫复评工作任务,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健康村镇建设取得实效。三墩镇、双浦镇已通过国家卫生镇创建省级暗访,8个浙江省卫生村完成复审确认。

(四)把握需求,努力在公共卫生服务上强能力、优服务。一是优化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提高签约服务能力。医联体单位(市属医院)协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全专联合门诊并开展专科共建,打破原先只能把省市专家“请进”基层而基层医生“走不出去”的困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联体单位(市属医院)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纽带,建立目标明确、联系紧密、上下贯通的城市医联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模式,并摸索出适合医疗资源整合、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具体合作模式。继续依托信息化技术落实签约居民分类管理,持续利用签约居民互动交流平台,及时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病随访等线上服务。家庭医生签约达307902人,完成任务数的102.57%,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8.56%。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1.20%,签约人群建档率99.80%。二是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提升健康服务能力。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门诊住院诊疗服务和健康服务能力。严格按照评价标准,规范开展机构自评和局级评价复核工作。12家区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活动率达100%;翠苑、留下两家中心已通过省级复评,三墩中心通过省级社区医院评审。三是全力推进慢病医防融合改革,强化健康管理能力。进一步促进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规范化、精细化。蒋村、三墩中心率先完成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改造。通过医护团队组建、医护分工、就诊流程再造,明确诊前、诊中、诊后的服务内容。按照全周期健康管理目标,依托城市医联体,优化服务模式,加大服务供给,建立两慢病患者医防融合、连续服务和分级诊疗协同机制。

(五)专业赋能,努力在行业综合治理上强体系、固网底。一是卫生监督执法效能不断提高。完成双随机国家任务359项,省级任务91项,行政处罚立案430件,罚没款合计383.12万元。保持打击非法行医高压态势长期不变,制定西湖区医疗乱象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并以医疗美容行业为切入点,专门成立区卫健、公安、市场、文化、环保等部门组成的“雷霆行动”工作专班,加强联动,重拳打击医疗美容乱象,对辖区内59家医美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立案处罚42家,共罚没款149.58万元,对13名从业人员依法处罚,全面规范了辖区医美行业依法执业行为,促进合理诊疗。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学校、医学观察和隔离点、核酸检测机构的疫情防控开展监督检查,共查处传染病类案件60起,罚没14.9万元。开展汽修、建筑等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活动。对3家重点危害企业采取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线远程监测措施。医疗废物智慧监管覆盖辖区全部民营医院、医疗美容门诊部和医学检验中心等机构80余家,已启用“口腔医疗机构智能监管平台”“住宿场所消毒保洁智能监管系统”等实现对辖区重点场所的精密智控智能监管。二是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传染病防控扎实有力,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可控。全区共报告各类聚集疫情7起,所有疫情均及时规范开展调查处置,未造成疫情扩散蔓延。重点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有序开展,全年未发生重点肠道传染病疫情。扎实推进艾滋病检测发现、随访和抗病毒治疗工作。免疫规划工作提质增量,未发生疑似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病例报告、无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深入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管理率、重点人群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均已达到省市考核任务指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干预工作稳中求进,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适用于我区建筑材料行业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技术和模型。发挥疾控专业优势,强化对辖区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公共服务场所、镇街村社、学校单位等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导。三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现有覆盖全区的三级社会心理服务点207处,社会心理服务专业队伍、兼职队伍、志愿者队伍三支队伍1200余人。我区和市第七人民医院签署战略协议,建立危机学生转介绿色通道;在区属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了心理门诊,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其中西溪、文新两家中心专设青少年心理专家门诊。自2019年起在全市首创辖区产妇心理评估访视工作,每年为4000余名产妇提供免费产后心理评估工作;对辖区60周岁以上老人开展心理评估筛查,主动干预老年人心理问题,减少老年人心理疾病发生概率。

(六)夯实责任,努力在医疗卫生服务上严管理、保安全。一是规范行业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探索成立西湖区医学会医美分会,形成“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医美行业管理体系。组织区医学会各医疗质控小组充分参与到辖区所有医疗机构的监管环节,全面参与介入精麻药品管理、抗菌药物处方权授权、疫情防控监管、中医药专项检查、机构校验管理、医疗纠纷质控支撑、第三方检测机构定期督导等方面,持续提升质控管理覆盖面。严格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全面停止门诊抗菌药物输注,严格抗菌药物处方权审核。二是强化监督管理,压实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完善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方案,实行定期督导常态化管理机制。多次借助钉钉直播组织开展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及院感防控等业务培训会,同时通报疫情防控督查发现问题,督促相关医疗机构扛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防控政策扎实落地,实现督导整改有效。有11家医疗机构因未按照要求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被责令关停并被全区通报警示。三是巩固复评成果,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成果,做好市中医药复评迎检工作。在全区所有中心推广不少于6类中医药技术方法,在所有站点提供不少于4类适宜技术。加强对中药饮片和代煎药品的源头管理,严把中药饮片质量关,完成对122家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专项检查指导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角建设、中医药进社区义诊等活动,多渠道弘扬中医药健康文化,发放健康宣传材料1万余份。推荐市青年中医骨干跟师培养对象3人,推荐市中医优秀护理人才培养对象2人,推荐市第三批基层名中医3人和首批市级青年名中医1人。抓牢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的管理质量,全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0-36 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均达到年度考核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降低新冠病毒性肺炎的功效,向集中隔离人员、一线防疫人员、封控区居民发放预防用中药汤剂5000余人份、中成药近8000盒。四是依托区院合作,深化医联体建设。依托“区院合作办医”项目的推进,持续深化多模式“医联体”建设,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多元的省市优质医疗服务。浙一之江院区为居民日常疾病诊疗及急危重症救护提供强有力的生命安全医疗保障。浙江医院在三墩中心探索建立安宁疗护中心,打造区域临终关怀特色服务品牌。省立同德之江院区于12月8日开设犬伤门诊,填补了之江地区犬伤诊疗服务的缺口。充分发挥省市专业学科优势和我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作用,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统筹协作的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城市医联体,7家中心与市中医院,5家中心与市西溪医院签订了城市医联体合作协议。

(七)加大投入,努力在硬件设施建设上重高效、严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水平不断增强。一是稳妥推进3个重点基础建设项目。①位于西湖区紫荆花路108号的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装修工程基本完工,建筑面积6484.1平方米,装修投资概算3434万元。②位于转塘街道的转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28750平方米,建设投资概算25888万元,计划2023年6月完工。③位于西湖区双浦单元的双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改造主体装修工程基本完工,总建筑面积为11413.3平方米,装修投资概算为2656万元。二是加快推进站点新建改建提升工程。新建古荡嘉荷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迁建文新沁雅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完成转塘之江家园站点扩面装修工程和西溪求智站点智慧医疗改造工程;完成三墩山联站点改建结构建设工程。三是大力提升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水平。区财政列支2600万元对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CT机房建设改造和7台CT影像设备配置,实现全区12家中心CT影像设备全覆盖。同时,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在脑部CT影像及骨折DR影像诊断的应用,已完成近1500例脑部CT影像和5000例骨折DR影像的人工智能诊断。完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改造,中心实验室硬件设备和新项目检测技术储备得到有效提升。完成16个系统医疗设备采购需求申报计划项目(合计448万元)的采购任务;文新、双浦新中心完成近800万元的迁建医疗设备采购工作。四是全面完成发热诊室建设。完成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诊室建设并通过市卫健委验收,其中蒋村中心于3月31日率先完成。

(八)立足新挑战,努力在数字化改革中谋思路、精施策。一是高度重视。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区卫健局数字政府改革工作专班,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卫健委数字化改革工作的任务部署,对照全省数字化改革任务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的关键举措。二是明确方针。按上线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的工作方针,早谋划、早确定、早实施项目建设,对照省市工作方案,突出新意,错位发展。三是边建边谋。“常态化疫情防控集成应用-疫苗接种”被省卫健委纳入浙里防疫统建应用,实现全省推广,相关工作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西湖七彩托育”试点工作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录用,纳入市发改委共同富裕驾驶舱;医疗废弃物智能监管工作经验先后在全国卫生健康监督信息化现场会议、浙江省“互联网+监管”试点工作进展调研会和全省卫生健康行政执法数字化改革现场会上做经验交流。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项目以三墩中心牵头正在试运营中。

(九)立足新形势,努力在安全稳定工作上补短板、出成效。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大督查指导力度,9名区管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开展系统安全督查,累计督查机构575家次,发现即查即改问题583条,限期整改问题611条。局安全生产工作专班共督查机构260家次,发现即查即改问题207条,限期整改问题570条;局属12家中心督查组开展22轮辖区医疗机构全覆盖安全隐患督查指导,共督查机构8093家次,发现即查即改问题2867条,限期整改问题2515条;第三方检测机构督查机构361家次,发现即查即改问题3条,限期整改问题1303条。广泛开展培训,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年度安全生产合格证培训、消防安全培训300余人,开展年度“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员参加培训。多举措落实整改,成立安全工作专班,组建局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专管队伍。推广智慧三件套等设备安装。聘请第三方专业的安全生产检测机构开展日常检测。建立黑名单制度和诚信管理制度,严肃追究责任。二是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服务。全区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为5.0‰,落实每位患者的关爱帮扶小组服务工作。对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22927人次随访服务。在全市率先实施弱监护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新型长效针治疗14例,为患者提供社区注射一站式服务,促进患者病情稳定,有效预防病情复发。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联动协作,采取重点信息定期互通机制,对辖区患者做到“应管尽管、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助尽助”,全力消除发生患者肇事肇祸的隐患。三是加强医疗纠纷化解工作。成立区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为快速解决医疗纠纷调处提供支撑;推进区卫健微法庭建设,通过在线邀请法官为调解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给出权威的解读;强化与医保、食药、商务、公安等部门的对接交流,及时互通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及违法违规线索,群策群力处理纠纷;及时化解医疗纠纷和处理群众信访件,有效保障医疗安全和医患权益,共处理医疗纠纷、投诉579件,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

(十)医养结合,努力在老龄健康事业上出新招、显特色。一是持续深化医养结合服务。继续推进紧密医养联合体签约工作,已促成7家医养结合机构与市中医院签订紧密医养联合体协议,健全市级优质资源帮扶机制,落实联合体成员间的业务协作、双向转诊机制。搭建养老机构、医养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养服务平台,成立西湖区医康养结合联盟,大力引进市中医院等优质资源,有效提升我区为老服务健康医疗水平。二是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工作。积极动员各社区开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获评区级老年友好型社区17家,其中1家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7家获评市级老年友好型社区。组织辖区内二级以下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积极申报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7家医疗机构被命名为区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三是积极探索智慧助老服务。联合阿里巴巴“小棉袄”公益项目组,在5家养老机构同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助老“小棉袄”课堂服务活动,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寻医问诊,受益老年群众2000余人。开设长者智能手机使用线上培训课程,覆盖辖区所有镇街村社,已开展1033场次,累计培训24212人次。建设西湖区医康养一体化数字平台,将失智症分级监测、体适能体检、家庭床位等数据融入数字平台,通过数字监管建立老年健康干预体系。目前该平台正在试运行中。

(十一)关爱母婴,努力在妇幼健康促进工程上强引领、比实效。一是创新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坚持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创设“七彩托育”应用场景,从“一张地图”“一份菜单”“一组画像”入手,有效整合托育资源、优化托育服务。“七彩托育”服务场景,被列入市卫健委和市发改委首轮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榜单,并获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物专题报道。出台《西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通知》及《西湖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同时,加强对托育机构的监管和指导。全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社区成长驿站已完成新增13家、新增婴幼儿服务托位221个、完成婴幼儿家长养育技能提升专业课堂119节。二是抓实儿童保健工作。全面落实省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逐年降低。全面落实“互联网+”母子健康服务,优化整合住院分娩、新生儿访视、儿童保健等服务资源。全面落实三级预防措施,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加强高危儿童及营养性疾病儿童管理。三是加强妇女保健工作。严格按照孕产妇健康管理要求,实行常住地建册管理,落实免费检查项目及知情告知、产检随访。新增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为辖区接诊上级机构,有效提高了全区“两癌”项目管理效能。指导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更年期规范化门诊2家,为辖区更年期女性创造更安全、规范、温馨、舒适的就医条件。进一步推进西湖区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我区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100%,医治率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未发生孕产妇死亡事件。围产儿死亡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十二)整合资源,努力在人口家庭转型上促发展、创品牌。一是提高计生家庭获得感安全感。全面落实计生家庭扶助政策,增强计生家庭安全感,实现扶助资金“秒发”。深入推进计生特殊家庭优先便利医疗服务,持续开展个性化关爱帮扶的“1+X”暖心行动。积极开展“优生优育大讲堂”“父母课堂”“悦读会”等活动,传授科学育儿新方法、宣传生育新政策、树立家庭发展新理念。全面落实三孩生育登记,今年1-12月全区办理生育登记5059例。联合区司法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开展西湖区计划生育家庭权益维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构建三级维权服务体系。面向全区独生子女家庭开展系列平安保险工作,惠及群众92966人。二是提升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品质。全区公共场所母婴设施规划数36家,已建36家。有序推进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等6处亚运会涉事场馆的母婴室建设。主动对接亚组委场馆建设部,实时掌握建设进度。积极推进“互联网+”的公共服务新模式,在“浙里办”APP实现现有公共场所母婴设施电子化搜索,方便使用者就近精准定位到母婴设施。三是擦亮青春健康教育优势品牌。我区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中计协姚瑛副会长充分肯定,“你好,青春期”线上青春健康教育平台服务场景,被列为省、市计生协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第一批项目,该场景目前正加快建设中,上线后将面向全省青少年及家长开放。全区共建成省级青春健康教育基地1家,市级基地2家,区级基地18家,举办各类青春健康教育服务活动531场次,受益青少年及家长6万余人次。

(十三)统筹兼顾,努力在卫健综合工作上强保障、谋发展。一是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开展新冠检测单位生物安全专项检查并完成全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报告。二是深化东西部对口帮扶工作。立足西湖所能和西部所需,扎实推进我区与西部四川省两地(青川县、九龙县)对口帮扶工作,选派10名技术骨干赴两地支援两县医院开展特色专科建设工作;我区4家中心与两地4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一对一”结对协作关系,开展点对点现场交流5次。邀请青川县卫健系统40位中高层干部到我区参观学习交流。三是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征兵体检工作、无偿献血工作、大型活动现场医疗保障工作、公共场所AED配置工作。

第二部分    存在不足与困难

一是公益性健康服务机构发展压力倍增。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全区医疗机构防控形势严峻、压力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困难。

二是公益性健康服务机构能力建设还需提升。面临辖区人口急剧增加,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硬件配套和服务团队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动力不足。作为全区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补充力量,在机构发展过程中,受医保政策调整、优质医疗专家资源集中在省市三甲医院、多数医疗机构规模偏小尚未形成优质医疗集团化效应等因素限制,部分机构内生动力和持续性不足。

第三部分  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区卫健局将紧紧围绕“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善之区”的目标,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做优幸福西湖健康领域民生品牌,在病有良医、幼有善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全区人民享有更便捷、更优质、更精准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毫不松懈,抓紧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继续完善防疫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管领导带班值守和每日早晚会商等工作机制,健全区、镇街、社区三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抽调骨干力量参与疫情常态化防控,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形势动态,及时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以循证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提出调整防控的策略和措施的建议,当好政府参谋。二是扎实抓好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和“五包一”工作机制,落实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统筹区级、镇街、村社力量,形成网格员、志愿者、镇街村社、公安、公卫、大数据等多维度、多层级的综合性疫情防控队伍。三是继续强化重点人员排查管控。根据省市区统一部署,继续全面落实入境人员、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杭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控措施,确保闭环管理的严格落实。四是深化常态化督查管理。落实面上疫情防控督查机制,及时发现疫情防控问题和隐患。完善区、镇街二级专项督查组制度,开展常态化督查检查。健全驻村(社区)疫情防控指导员制度,遴选业务骨干,实行网格化管理。对辖区处于营业状态的区管医疗机构,由基层防疫网格管理员,定期进行巡察指导。五是继续加强隔离点督导。强化隔离管控规范化工作指导,不断完善集中隔离场所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加强人员队伍规范化培训工作。六是高水平推进精密智控。突出抓好监测预警,严格落实“四早”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坚持线上抓数据和线下抓管控,商会研究精密智控评价体系,将数据信息作为疫情防控决策的科学支撑,及时调整我区疫情防控措施。

(二)围绕中心,全面推进卫生人才发展进步。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系统党建工作基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引导,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按照上级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考核机制,提高局属单位抓党建工作的力度。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指导,打牢党建工作基础。扎实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完善提升 “1+X”党建模式。着力推进“健·悦读”幸福沙龙、“健·志汇”志愿者服务等党建创新项目,努力打造党建工作新亮点。二是深化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人才工作全面进步。加强与省市医院的合作交流,共享“软件”资源。加大招聘引进力度,夯实人才工作基础。完善人才培养倾斜机制,加大省市级名医、医坛新秀等推荐力度,完善提升名医工作室、人才梯队建设等工作,拓展人才个性化成长路径。注重管理干部的学习培训,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三是提高人才专业技能,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持续依托省市级继教项目培训带动系统内业务专题培训。鼓励医务人员根据专业需求外出进修学习提升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科研积极性,做好各级卫生科技项目申报、指导和推荐,必要时请专家指导培训。继续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继续巩固区疾控中心与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实践与科研协作关系,做好教学实践基地的带教工作。

(三)综合施策,确保健康西湖建设高标进位。进一步紧盯健康浙江健康杭州考核任务,全力推进健康西湖建设高标进位,加快健康浙江行动推进力度。努力打造健康杭州西湖模式。加强多部门综合协调配合机制,共同全力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区的创建;对标任务积极培育健康细胞,完善健康西湖长效考核管理办法。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全域高质量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全力做好亚运场馆病媒消杀管理,结合杭州市病媒生物防制管理系统,切实提高社会化服务的除四害专业机构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借助省级除四害样板村创建契机,加强基层病媒生物防制水平;结合“四害”季节消长规律,使“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内,巩固杭州市病媒生物控制水平C级以上评估成果;对三墩镇、双浦镇继续做好巩固工作,加强自查督查,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继续开展省市级健康村镇等创建活动,确保创建质量。

(四)全专结合,调整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一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质共享。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以国家推荐标准、社区医院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能力和健康服务能力。加强与区民政、残联等部门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做好各项健康管理工作。优化全专融合型家庭医生团队,推进“全专联合”组合式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面提质;实行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等重点人群优先签约、应签尽签。二是加强“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疫结合,努力巩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临床路径。集成医疗和公共卫生系统数据,建立“两慢病筛查、评估、管理和数据联通,医患互动”的医防融合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各中心因地制宜开展的慢病一体化门诊的自助医疗设备、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人工智能随访反馈系统,结合上门随访定位数据和随访信息采集等技术,实现慢病全流程闭环管理。三是推进智慧健康服务站建设。以社区智慧化站点为载体,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立足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结合站点实际情况,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按“三星、四星、五星”级标准进行建设。围绕知健康、享健康、保健康,推动“智慧健康站”、老年“健康宝”等数字健康管理应用落地未来社区,推动更多智慧健康应用惠及全体居民。四是全面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做好艾滋病、结核病、霍乱、禽流感、疟疾等重点疾病防控,加强免疫规划、环境卫生、职业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推动全区疾病防控工作稳步发展。五是全力增强卫生应急处突能力。举办第四期西湖区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和救灾防病野外拓展拉练,提升卫生应急队伍的综合能力。

(五)强抓严管,持续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一是稳医疗,继续抓好常态化诊疗服务。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工作要求,持续强化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强化人员培训,规范预检分诊、发热筛查、重点人员处置等工作流程,加强对辖区民营医疗机构的网格化监督管理,督促落实医疗感染防控各项措施,持续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市区两级联动工作机制,畅通传染病确诊或疑似病例的转运路径。二是固网底,持续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巩固中医药服务网底建设,在机构设置、人才培养、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方面积极提升基层中医药工作水平,加快“基层中医化,中医基层化”步伐。以国医馆总馆分馆为阵地,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基层中医药重点专科培育,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助推中医药治未病建设工作。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充分发挥国医馆宣传阵地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持续营造中医药文化宣传氛围。三是提水平,坚持紧抓医疗质控不放松。继续完善区级医疗质量控制网络,根据全区实际需求,补充扩增医疗质控小组数量,优化调整医疗质控小组人员构成。优化医疗质控管理手段,依托综合监管平台,做好质控工作过程性资料的归集和分析,评价分析医疗质控指标,做到质控管理有手段、整改有成效、质量有提升。完善中医药质控管理体系,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四是强监管,持续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完善西湖区医疗机构综合监管平台功能,探索对医疗机构信息、医务人员信息和电子病历的实时监控,及时进行预警并组织卫生执法力量,利用信息系统提高监管效率。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强化对互联网诊疗机构的全流程监管,持续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同时,持续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规范行政处罚程序;扩大监督检测范围,及时公布检测及处罚信息。五是重合作,不断深化城市医联体合作。在“区院合作办医”项目支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城市医联体”建设,积极承接省市下沉的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深化与杭州市中医院、西溪医院的“城市医联体”合作,持续优化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六是强引领,切实抓好名医带动效应。以打造区级名医为抓手,持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知名度和患者认可度。每个专业打造一定数量的区级名医,分批评选更新,通过各种媒介和宣传方式进行推广介绍。七是保亚运,全力做好医疗保障工作。完善公共场所急救网络,积极做好公共场所AED配置工作。按照杭州市统一规划布局,结合西湖区实际,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做到应配尽配。在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广规范双语标识,根据市卫健委统一指令,协助做好亚运会医疗卫生各项保障工作。八是解矛盾,完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充实西湖区医疗纠纷调处专家库,从专业角度有效介入调解矛盾纠纷,进一步理顺各单位相互协作、专业技术及时介入、调处流程清晰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

(六)加强协调,逐步改善基层机构硬件设施。一是有效协调推进西湖区转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西湖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监督推动各项工作按照即定计划推进。二是督促推进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装修工程竣工结算相关工作,完成各项工作并投入使用。三是督促推进双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装修工程竣工结算相关工作,早日完成各项工作,投入使用。四是协调推进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用房的加固修复工程,力争早日完工、早日启用。五是有序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改扩建工程。督促各建设单位按照基本建设相关要求实施各项工作,要求项目确定后及时启动,按规范流程做到早启动、早完工、早结算、早投入使用。通过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能力达标建设,改善居民就医环境。六是积极向区财政争取基本建设资金,有效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硬件条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七)突出新意,积极推动卫健领域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健康大脑+智慧医疗”落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贴心诊疗覆盖率达20%以上;智慧随访覆盖率达20%以上,电子健康档案开放率达60%以上。一是打造“健康大脑+”应用场景。积极推广智慧医疗应用。围绕知健康、享健康、保健康,推动“智慧健康站”、老年“健康宝”等数字健康管理应用落地未来社区,推动更多智慧健康应用惠及全体居民。二是实现慢病“一网通办、闭环管理”。集成医疗和公共卫生系统数据,建立两慢病筛查、评估、管理和数据联通,医患互动的医防融合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慢病一体化门诊的自助医疗设备、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人工智能随访反馈系统,结合上门随访定位数据和随访信息采集等技术,实现慢病全流程的闭环管理。三是推进数字化改革应用落地生效。着力推进医疗机构检验检查互认共享、电子化医疗票据、智慧医保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等数字化改革应用落地。

(八)坚持创新,努力打造老龄健康服务品牌。一是持续推进数字医康养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体适能评估、失智症社区筛查干预、老年心理关爱筛查干预等体系建设项目与康复护理、长期照护等幸福康养数据整合,深化西湖区医康养一体化平台,持续探索数字医康养服务体系建设,形成由镇街牵头,基层医疗机构、专业医疗机构、为老服务组织等分级管理闭环助老服务圈。二是实施智慧助老行动。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探索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广泛开展如何使用智能技术设备培训。紧紧围绕老年人实际需求,提供适老化智能科技产品和服务,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切实有效地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开展智慧助老服务,让老年人在数字信息高速发展阶段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是积极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围绕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提升为老就医服务水平、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为老服务科技化水平以及管理保障等内容,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和专项培训等活动,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创建申报工作。在符合条件的综合医疗机构内积极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围绕老年友善文化、友善服务、友善管理、友善环境等四方面内容,提高为老服务能力,培育更多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九)加强供给,全力满足妇幼保健服务需求。一是稳步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增加普惠性机构的供给,鼓励幼儿园开设托班,将部分优质民营机构通过财政补助转为普惠性机构,形成多元化办托模式。选拔优质育儿、医养专家,组建专家库,强化专业及服务技能。加强镇街、部门协作配合,强化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二是全面推进妇女健康管理重点工作。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有效运行危重孕产妇救治三级网络,提高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将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7/10万以下。建立更年期保健档案,提升更年期保健服务能力和水平,争取再创建1家以上更年期保健规范化专科门诊。加强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防治。确保孕早期检测率,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继续保持在100%、治疗率达到98%以上。三是大力推进0-3岁儿童发育筛查工作。加强0-3岁儿童发育监测与评估,积极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婴幼儿关键年龄段标准化的发育筛查;开展16-30月龄儿童M-CHAT孤独症筛查,及早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对筛查异常或可疑的儿童,及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干预指导,对确诊为孤独症的儿童配合上级专科医院进行全面的医疗帮助和家庭康复指导。

(十)项目优先,推进人口家庭转型发展。一是增强政策保障新动力。依法全面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做好生育登记服务,落实好“一证通办”和婚育户“一件事”联办;通过完善信息化应用,深入运用系统内外信息互通共享,落实人口监测统计调查制度。通过发挥双岗联系人作用,落实特殊家庭优先享受医疗和健康服务,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关怀体系。推进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关怀制度信息化应用,加强政策性风险评估和防控。二是提升管理服务软实力。促进相关惠民举措与生育政策有效衔接,精准做好各项管理服务。通过不断推进公共场所母婴室标准化建设,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科学有效衔接,完善生育支持体系,持续提升计生服务管理水平。按杭州市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的《规范》加强对亚运场馆母婴设施建设的业务指导,确保亚运场馆的母婴设施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三是打响生育促进服务品牌。讲好生育故事,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深化生育家庭特色指导,针对不同家庭成员,开办新婚夫妇、年轻父母、智慧祖辈养育课堂,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完善生育关怀保险保障机制,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点单式”精准帮扶,拓展暖心行动广度与深度。打造青春健康教育品牌,推广“你好,青春期”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提升青春健康教育基地服务能力,扎实生育力保护基础。扩大暖心家园“健康茶会”品牌知名度,探索流动人口“健康来敲门”服务模式,推动品牌迭代升级。

(十一)加强统筹,推进卫健事业发展步调一致。一是保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及时掌握辖区内实验室及相关单位底数动态变化并加强管理对接,亚运会期间实行卫健、公安、科技等多部门联动管理。加强生物安全检查及风险评估,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参与应急演练,确保全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二是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有序开展。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预约管理和团体无偿献血网上预约管理。推行献血者及亲属临床用血费用在就诊医疗机构“一站式”减免。推进献血点(屋)布点与建设。加大无偿献血公益宣传。三是统筹做好系统其他综合工作。继续深化对口支持和健康扶贫,持续强化控烟、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综合治理、垃圾分类、文明指数测评、美丽单位创建等工作,继续做好健康宣教、干部保健等工作,不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二)夯基强管,确保卫健系统安全形势稳中有进。重点抓好八项工作,一是抓智慧应用。全力推进辖区医疗机构智慧“三件套”安装工作,实现医疗机构智慧“三件套”安装全覆盖,运用好消防“蓝码”平台,加强对辖区医疗卫生(检验)机构人员的培训效果监测。二是抓责任落实。建立黑名单和诚信管理制度,加大培训演练力度,实现法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持证全覆盖。按照《西湖区卫生健康系统各级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清单》要求,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落实。三是抓日常监管。做到各种隐患和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研究、早处理,实现本行业、本单位消防安全的常态化监督管理全覆盖。四是抓闭环管理。开展隐患问题销号专项行动,加大网格化督查力度,真正实现隐患问题的“排查、抄告、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五是抓专业检查。开展辖区医疗卫生(检验)机构第三方检测服务单位全覆盖检查,鼓励有条件的民营医院自主选择专业机构进行建筑消防、建筑电器、食堂燃气等定期检测,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指导或联合检查。六是抓应急处置。严格落实应急值守、领导带班和事故报告制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方案,强化力量配置,开展日常巡视,组织应急演练。七是抓执法震慑。有效发挥辖区监督执法队伍作用,加大综合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形成打击违反《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高压态势。八是抓经费投入。科学谋划,合理安排,加大投入。用好用足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隐患整改预算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