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10-0/2023-26224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4-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 统一编号:
 
 
2023年西湖区农业农村局重点工作思路


1、全力以赴打造未来乡村。一是高点谋划推进,巩固成功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成果,明确“村村见未来、户户奔共富、人人向往地”的目标愿景,坚持产业兴村、改革强村、数智治村,突出生态建设为基、“三茶融合”为媒、公共配套为主、乡村文明为魂,力争我区在2023年全省开展的“千万工程”20周年“五个20个”系列成果展示活动中有一席之地。二是抓点精心打磨,在成功创建长埭村、桑园地村、绕城村、桐坞村、华联村5个省市未来乡村的基础上,突出运动、休闲、拍摄等元素的植入,强链、补链、延链,拉长茶产业链,发展新产业。三是亮点特色培育,建立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投入清单、项目清单、需求清单制,融入红色文化基因、铜鉴湖文化、农学研文化,推进外桐坞村、下杨村、华联村3个2022年度省级未来乡村项目建设,培育新业态。四是串点连片发展,争取区级财政资金保障,强化资源统筹和集约发展,以“龙井飘香”未来乡村共富引领带、沿山沿湖共富带建设为突破口,撬动共富体建设,打造展示西湖辨识度龙坞茶镇“八仙过海”、灵山风情小镇“五朵金花”,创建“生态、休闲、数智、宜居、宜业、宜游”的都市型未来乡村。(责任科室:乡村发展科(协调联络科))

2、千方百计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全面提升西湖龙井茶品牌价值。以品质保护为根本,开展西湖龙井茶种质资源普查,实施全域无人机植保飞防、菜籽饼有机肥普惠,构建“天-地-人”保护体系,进一步确保茶叶品质,不断提升西湖龙井品牌生命力。以数字化应用为抓手,配合完成修订《西湖龙井茶防伪溯源防伪溯源专用标识管理办法》,试点推广西湖龙井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应用,建立西湖龙井专营商城,强化西湖龙井茶品牌保护,不断提高西湖龙井品牌公信力。以品牌宣传为重点,举办炒茶王大赛,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年轻炒茶工集训,传承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为龙井茶产业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和形式,如通过制作短视频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传播,不断提升西湖龙井品牌影响力。二是全方位发展九曲红梅产业。强管理,扩大九曲红梅产区范围,成立行业协会,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申报,将“九曲红梅”证明商标升级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抓提升,统一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标准,提高九曲红梅茶标准化水平。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力争将“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宣传,打造九曲红梅展示馆,传承九曲红梅红茶制作非遗技艺。依托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利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全民饮茶日、中华茶奥会等各类茶事活动,加大“九曲红梅”品牌宣传推介。三是全力申创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计划在双浦镇灵山片区申报创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规模20平方公里(含村庄),核心区面积3000亩以上,新增投资5000万元以上,形成多功能、多业态的发展新模式。同时,全面完成省市级“农业双强”项目的审定和建设。预计年产值将达3亿元以上,年利润约1亿元,可带动当地新增就业岗位1000人以上。积极配合做好蓝天下节目拍摄。(责任科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积极稳妥推动乡村治理。一是开展强村富民暨撤村建居社区发展提升行动。研究出台《西湖区股社分离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人员、资产、财务以及职责分离的具体举措,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分步实施转塘街道、三墩镇股社分离改革工作,探索试点先行,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二是开展“三资”管理水平提升行动。梳理制定《加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管理提升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领导体系、健全监管体系、强化数字赋能,探索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第三方运营和负责人退休(退出)机制,规范村级股份合作社管理,助推乡村振兴健康发展。(责任科室:经营管理科)

4、不遗余力加强林业保护。一是确保林地占补平衡。继续挖潜林地补充库空间,保障各项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完成新一轮区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根据建设项目需占用林地量,参考其他区县做法,建议向区外购买林地指标。二是确保国际湿地城市创建成功。完成编制近三年湿地面积和湿地保护率监测报告、打造不小于10个的小微湿地示范点、提供近10年区县湿地保护相关资金投入证明材料、建设湿地自然教育或宣教场不少于2个等17项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任务。三是确保“林火智治”市级试点创建成功。充分利用中国铁塔杭州市分公司的铁塔资源及服务平台的优势,以及林业资源信息、高空监控预警预测数据、卡口监控数据、无人机巡林数据和平台、社会经济数据等,整合资源,统一集成,实现森林防火监测全覆盖,森林防火程序化、规范化、效能化、数智化,全面构筑森林防火安全屏障。(责任科室:林业科)

5、慎终如始抓好水利安全。一是科学谋划海塘安澜工程二期建设。扎实做好区专班各项工作,强化部门工作协同,全力推进海塘安澜工程一期5.5公里建设,加快二期工程项目报批。严格把控关键节点,倒排计划、挂图作战,2023年计划完成一期工程投资1.65亿元、二期工程完成报批并顺利开工。继续配合做好城西南排、北支江综合整治。二是不断提高之江地区防洪管控水平。进一步完善白龙潭溪综合整治方案,重点突出景观节点打造,确保与龙坞茶镇总体定位保持协调一致,积极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优化之江地区堤塘、泵闸站、山塘水库等水利工程控制运行方案,发挥之江地区智慧水利孪生系统科学指挥作用,保障之江地区防洪安全。三是护航亚运场馆水安全。持续发挥专项组牵头作用,对已完成的各项整改措施进行回头看,对短板问题查漏补缺。强化部门联动,完善应急措施,确保亚运期间场馆水安全。(责任科室:水利科)

6、规范有序推进执法建设。一是建好主阵地,争取区政府支持,配备三室一库场所,强化队伍管理,提升执法水平,全面启动全国农业行政执法示范窗口创建工作。二是打好组合拳,创新开展行政检查、监管、处罚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常态化管理机制,避免执法、监管“两张皮”现象,堵塞安全生产漏洞。三是守好生态线,开展毁林种茶“人+数智”“区+镇街+村社”的联动巡查机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打击触碰生态底线的违法行为。四是唱好茶品牌,加强西湖龙井茶的茶标发放、印刷、贴签管理,强化市场监管、公安等联动,促进西湖龙井茶保护、传承和改良落实落细。五是赋好镇街权,根据《关于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21〕51号)文件要求,目前全省有15个县市(含部分已赋权中心镇)宅基地执法事项尚未赋权至镇街,经前期区政府分管领导沟通,转塘街道有接手宅基地执法事项的意向,建议区政府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的“谁审批、谁监管、谁处罚”的原则,实现关口前移,明确赋权镇街,增强工作的灵敏性,便于执法和监管的有机衔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利于镇街综合执法队联合组织国土等专业力量查处,控制违法事态的发展,降低当事人的经济成本,促进建房行为规范管理。同时,我局也将对转塘、双浦、留下、三墩分片安排工作联系人,建立周会商制,应急情况下,镇街吹哨立即报道,共同研究执法和监管事项处置方案。(责任科室:西湖区农业行政执法队)

7、真情实意深化区县协作。一是加大协作交流。充分发挥主城区的优势,在产业共兴、生态共保、飞地共创、设施共建、民生共扶、人才共育、消费共促、文化共融、社会共帮、项目共引等方面加大协作力度,完善协作机制、协作方式与协作措施,进一步提高协作绩效。二是深化镇街村社协作。通过活动助推、现场走访等形式,推动“三百帮促”从规定动作向自选动作延伸,持续打造党建联建、产业共谋、产品供销、项目共建、公益共帮等多维度深度合作的协作工作机制。三是牵头联乡结村。允分调动市第13帮扶集团成员单位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工作。持续提升帮扶实效,精细化帮扶低收入农户,进行理念升级,以项目带动促发展,增加“造血”功能,花心血用真情帮扶,早日结出“联乡结村”帮扶硕果。四是探索两山转化试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进一步拓宽生态价值转化通道,探索推进与淳安县林地指标交易和公益林指标置换两项工作。按照林地占补平衡要求,开展林权调查摸底,做好异地补充申报工作,共同争取省林业部门支持。五是开展战略合作。在省级结对帮扶团组带领下,与淳安县签订“千岛农品”宣传推广暨“千岛湖茶”基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发挥西湖区市场、电商、物流等优势,宣传、推广、销售淳安优质农产品,为杭城市民提供优质“千岛农品”。发挥西湖区“西湖龙井”茶产业优势,协助淳安“千岛湖茶”生态有机化、智能数字化基地建设,助力淳安共富发展。(责任科室:区乡村振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