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00250213-5/2023-26651
文号
西民建〔2023〕6号
公布日期
2023-05-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民政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8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3-05-19 21:23
浏览次数:
李慧芬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家园建设的建议》(第48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委宣传部、区卫健局、区教育局、区委老干部局、区住建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文广旅体局、团区委及各镇街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契合老年群体的需求,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指导意义。
一、关于增设老年人交往空间。目前属于我区范围内建成41个民生综合体、145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8家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以及室外公园和绿地,这些场所均设有休息座椅和娱乐空间,以满足老年人休息、交往等需求。若在现有绿化带内设置遮阳棚、雨棚,涉及占用城市绿地,须经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审批许可后才可实施。在之后的建设方案中,将建议建设单位工程方案设计阶段设置带有顶棚的休息坐凳,以供老年人在绿地内有更多更长的交流空间和停留时间。
二、关于增设老年人活动场所及相关社团机构。2022年新增7家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辖区老年人免费提供文体活动场地,配备歌唱、舞蹈、书画、棋牌等活动的相关器材,为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交流沟通提供了充足的场地设备支持。区级层面共组织举办了柔力球、广场舞、健身气功、快乐舞步健身操、兜球、木球等项目培训班6期,参加培训人员400余人次。同时辖区内各社区结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也分别成立了舞蹈队、编织队、柔力球队等各类文体团队,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活跃老年人生活氛围。
三、关于定期举行信息及资讯普及和交流活动。研发“一键养老”应用,在日常推广中不断细化、优化场景内容。目前,该应用注册用户约5.7万人、访问总次数23.8万人次,其中的“老有所为”“老有所学”模块重点关注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通过“线上学堂”“线下学堂”“云书房”“我帮人”等子模块,整合各类资源,满足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文化水平等需求。该应用的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年人像年轻人那样享受到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充分利用社区金秋驿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民生综合体、老年大学等阵地,协同公安、银行、“蓝马甲”志愿者、老干部等力量,举行智能手机培训班、网络反诈案例学习班等活动。开设培训课,面对面交流学习,向老年人群及时普及和交流当下资讯、电子化产品的使用、数字化媒介的使用等等,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快速跟上时代步伐。同时鼓励老人通过预约活动场地的方式组织开展社团活动。
四、关于鼓励代际互动,社会参与。社区组建以老人为主的社区“银龄互助”志愿者服务队伍,鼓励低龄活力老人参加辖区社区孤寡、困难、独居、高龄等老人的探访和慰问,宣传动员老人进行疫苗接种和帮助维护现场秩序,老人之间互帮互助、陪伴聊天、代买代办等志愿者服务。同时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组建“金秋志愿服务队”“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以社区青少年俱乐部、社区少工委为载体,开展“给红领巾讲故事”“我和我的父辈”等活动,为青少年分享人生经验,讲述革命故事,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五、关于媒体宣传。利用社区宣传栏、社区宣传大屏、社区微信公众号等社区宣传渠道,为辖区老年人传播正能量。积极组织开展各项老年活动,邀请媒体记者参与报道,做到有活动,就有稿件、照片(视频),在浙江老年报、潮新闻、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省市级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给更多老年人群露面的机会。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关注老年人精神生活家园建设,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积极组织老年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心情舒畅地安度晚年。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林秋霞,联系电话:0571-89510464)
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
2023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