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16-X/2023-26808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5-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号建议的复函


 

吴晓飞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兴趣提升的建议》(第3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区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西湖区紧紧围绕“全域优质、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五育并举”育人机制,不断加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强化课程课时、设施设备、师资资源保障力度,坚持以学校为教育主阵地,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统筹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适性成长,让西湖的每个孩子都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

一、加强顶层设计,以制度为保障推进素质教育

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2年以来,西湖区注重顶层设计,以制度为保障,在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的基础上,坚持以“三全”理念和“五育融合”为导向,结合区域实际,拟定印发了《关于西湖区中小学引入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西湖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实施办法》《西湖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办法》《西湖区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实施意见和办法细化工作目标和要求,引导全区学校和老师重视素质教育,通过课程、活动、竞赛等方式落实五育并举,在减负的同时提升中小学生在科学、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强化监督管理,规范非学科培训机构行业管理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西湖区多措并举,对非科学培训机构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行业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为学生的成长护航。一是严格评审资质,定期遴选课后服务培训机构“白名单”。形成西湖区“白名单”机构的评审机制,每年由文广旅体局和科技局审核资质、由教育局和市场监管局协助审查,产生新一年度白名单机构。2022年组织2轮白名单遴选,目前全区有325家文化艺术体育类白名单机构。二是联动各部门,规范非学科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与区“双减”工作专班各部门加强联动,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点对点监管指导常态化。在双休日、五一、国庆、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借助区综合执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等执法力量,进行全覆盖检查,进一步压实培训机构主体责任,规范办学行为。

三、优化课程建设,提升校内课后服务品质

西湖区积极深入推进课程建设,在学校原有基础性和拓展性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主导、多方参与的模式实行“1+X”课后服务。做到全区所有学校、所有学段、所有有托管需要的学生参与全覆盖。进一步优化升级“西湖区课后服务一点通”平台,实现课程报名、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收退费等平台功能一体化操作。同时,以政策保障、机制保障、安全保障为出发点建章立制,出台了《关于西湖区中小学引入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的实施意见》,主动作为,系统推进,打通学校和校外机构的联系,明确引入校外培训机构类型、规范及相关管理标准,充分调动校外教育单位的人力、课程和资源,助力课后服务,共同推进校内素质教育发展。据统计,2023年春季全区参与课后服务的校内教师7214名,通过非学科机构、服务型机构以及专业个人师资审核,引入校外教师1926名,共开设涵盖美育素养、体育竞技、科创思维、德育通识、劳动实践等拓展类课程9382个,参与拓展类课程学生64345人,为全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体验,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构建五育并举育人生态

西湖区始终以“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教育、保障全程生长”的“三全”理念为指导,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立足核心素养、以生为本和以校为本,深入探索中小学综合评价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评价体系。一是建设并优化区域“西湖区智汇生长”平台。推动应用场景落地,做到全区中小学五好学生评比全覆盖。二是纵深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加大综合评价研究,在全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三个“全面优化”、两个“纵深推进”和两个“大力培育”等具体举措,持续深化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三是深化非纸笔测评和表现性评价研究。组建区域研究小组针对评价量规、表现性任务、非纸笔测评开展研究,形成区域标准和模板范式,营造“五育并举”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挖掘校外教育潜能,开拓素质教育资源

资源导向,整合社会资源助推素质教育。一是挖掘校外教育潜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校外教育场地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区少年宫“三宫一中心”集团化办宫,深化“棒伢儿”品牌建设。基于时代需求及时更新基础设施,2022年创新建设和运营区中小学创新实践中心,发挥综合育人效应,全年共接待全区40所中小学25108人次。二是加强与其他单位合作,开拓素质教育资源。整合市、区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等校外单位资源,引入艺术、科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实践项目,衔接校内外教育,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截止目前已有全国湿地学校2个、馆校共建学校6个,2022年新认定区少年宫“棒伢儿”分团62个、区级劳动实践教室12个。三是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加入育人主体。2022年经区教育局和区文广旅体局评选,新增区级研学基地、营地5个,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探索构建学生校外研学活动体系和模式,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人财物投入,加强与各部门联动,整合资源,保障课程、师资、场所等素质教育要求,加快构建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虞小东,联系电话:87965057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2023年5月30日


 

索引号

00250216-X/2023-26808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5-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3-05-31 17:11

浏览次数:

吴晓飞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兴趣提升的建议》(第3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区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西湖区紧紧围绕“全域优质、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五育并举”育人机制,不断加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强化课程课时、设施设备、师资资源保障力度,坚持以学校为教育主阵地,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统筹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适性成长,让西湖的每个孩子都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

一、加强顶层设计,以制度为保障推进素质教育

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2年以来,西湖区注重顶层设计,以制度为保障,在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的基础上,坚持以“三全”理念和“五育融合”为导向,结合区域实际,拟定印发了《关于西湖区中小学引入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西湖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实施办法》《西湖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办法》《西湖区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实施意见和办法细化工作目标和要求,引导全区学校和老师重视素质教育,通过课程、活动、竞赛等方式落实五育并举,在减负的同时提升中小学生在科学、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强化监督管理,规范非学科培训机构行业管理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西湖区多措并举,对非科学培训机构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行业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为学生的成长护航。一是严格评审资质,定期遴选课后服务培训机构“白名单”。形成西湖区“白名单”机构的评审机制,每年由文广旅体局和科技局审核资质、由教育局和市场监管局协助审查,产生新一年度白名单机构。2022年组织2轮白名单遴选,目前全区有325家文化艺术体育类白名单机构。二是联动各部门,规范非学科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与区“双减”工作专班各部门加强联动,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点对点监管指导常态化。在双休日、五一、国庆、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借助区综合执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等执法力量,进行全覆盖检查,进一步压实培训机构主体责任,规范办学行为。

三、优化课程建设,提升校内课后服务品质

西湖区积极深入推进课程建设,在学校原有基础性和拓展性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主导、多方参与的模式实行“1+X”课后服务。做到全区所有学校、所有学段、所有有托管需要的学生参与全覆盖。进一步优化升级“西湖区课后服务一点通”平台,实现课程报名、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收退费等平台功能一体化操作。同时,以政策保障、机制保障、安全保障为出发点建章立制,出台了《关于西湖区中小学引入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的实施意见》,主动作为,系统推进,打通学校和校外机构的联系,明确引入校外培训机构类型、规范及相关管理标准,充分调动校外教育单位的人力、课程和资源,助力课后服务,共同推进校内素质教育发展。据统计,2023年春季全区参与课后服务的校内教师7214名,通过非学科机构、服务型机构以及专业个人师资审核,引入校外教师1926名,共开设涵盖美育素养、体育竞技、科创思维、德育通识、劳动实践等拓展类课程9382个,参与拓展类课程学生64345人,为全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体验,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构建五育并举育人生态

西湖区始终以“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教育、保障全程生长”的“三全”理念为指导,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立足核心素养、以生为本和以校为本,深入探索中小学综合评价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评价体系。一是建设并优化区域“西湖区智汇生长”平台。推动应用场景落地,做到全区中小学五好学生评比全覆盖。二是纵深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加大综合评价研究,在全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三个“全面优化”、两个“纵深推进”和两个“大力培育”等具体举措,持续深化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三是深化非纸笔测评和表现性评价研究。组建区域研究小组针对评价量规、表现性任务、非纸笔测评开展研究,形成区域标准和模板范式,营造“五育并举”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挖掘校外教育潜能,开拓素质教育资源

资源导向,整合社会资源助推素质教育。一是挖掘校外教育潜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校外教育场地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区少年宫“三宫一中心”集团化办宫,深化“棒伢儿”品牌建设。基于时代需求及时更新基础设施,2022年创新建设和运营区中小学创新实践中心,发挥综合育人效应,全年共接待全区40所中小学25108人次。二是加强与其他单位合作,开拓素质教育资源。整合市、区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等校外单位资源,引入艺术、科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实践项目,衔接校内外教育,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截止目前已有全国湿地学校2个、馆校共建学校6个,2022年新认定区少年宫“棒伢儿”分团62个、区级劳动实践教室12个。三是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加入育人主体。2022年经区教育局和区文广旅体局评选,新增区级研学基地、营地5个,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探索构建学生校外研学活动体系和模式,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人财物投入,加强与各部门联动,整合资源,保障课程、师资、场所等素质教育要求,加快构建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虞小东,联系电话:87965057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202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