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16-X/2023-26815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5-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2号建议的复函


 

朱春叶、徐金代表:

你们在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上泗中学和之江新城两初中招生片区范围予以调整的的建议》(第72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西湖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西湖区紧紧围绕“全域优质、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目标,积极优化教育布局,进一步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推动初中强校提升工程,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初中教育。

一、目前所做工作

1.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政策保障。我局一直高度重视初中教育工作,也采取了一些举措。2019年,下发了《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关于印发西湖区“初中强校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西教发〔2019〕153号);2021年,下发《关于公布西湖区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西教发〔2021〕57号),确定了18所区级试点初中学校,上泗中学和之江一中均在其中;2023年,我局又起草了《西湖区公办初中“提质强校”工程行动方案》,从政策和机制上进行了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公办初中提质增效。

2.发挥集团化优势,实现共建共享。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之江板块的教育提升,在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推动。2019年,杭州市上泗中学和杭州市十五中教育集团西溪中学建立紧密型共同体;2020,杭州市上泗中学加入之江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目前,共有15名校级领导到之江板块轮岗任职,将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的校级领导调离原有岗位,选拔了9名年轻校级干部充实到之江板块。学校也借助集团化办学的机制优势,在校际间进行教师和教研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发扬主体作用,实现各美其美。目前,之江板块的初中主要包括了上泗中学、之江一中和之江实验中学,三所初中组成了之江实验中学教育集团。虽然建校时间有先后,学校性质、文化和办学特色有所不同。但近年来,都取得了非常瞩目的办学成果,也得到了之江板块老百姓的高度认可。在区教育局做好政策和机制的保障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之江一中尚无毕业生外,上泗中学和之江实验中学的中考成绩连年提升,各校的艺术、科技、体育等工作也硕果颇丰,这些成绩也带动了之江板块义务教育阶段整体向好发展。

二、具体问题说明

您在建议中提到关于上泗中学和之江实验中学招生范围的问题,我局也进行了认真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情况需要说明。

1.学区应尽可能保持稳定。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区划分调整和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学区在划定后需要保持相对稳定。杭州市小升初是按照中小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立的,上泗中学对应联系学军小学教育集团之江校区、转塘小学象山校区、转塘小学回龙校区、文三教育集团定山小学,自四所小学建成以来,对应关系一直保持稳定。学区内的小学毕业生除部分随迁子女被调剂到周边初中以外,绝大部分都能直升到上泗中学就读,从未发生过学区内户籍儿童调剂到其他初中就读的情况。虽然2023年小学毕业生人数比以往有所增长,但区教育局和学校已经就办学场地做了研究部署,确保户籍儿童不被调剂。

2.学区应符合建设规划。上泗中学、之江一中是公办配套学校,其班级规模是根据周边居住的住宅套数来规划和建设的。就现阶段来看,之江一中对应小学的毕业生尚未达到顶峰,但未来其学区内的基数是非常大的。上泗中学目前的老校址借用给转塘小学回龙校区使用,待其对应的初中建设好后,将回归到其规划的初中就读。随着上泗中学老校址回归初中办学,有利于解决镇南区域的小学毕业生就近就读初中的问题,从而缓解上泗中学的招生压力。

3.民转公学校尚在过渡期。之江实验中学是一所民转公学校,2022年转为公办,其招生方式仍按照全区报名、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目前民转公学校均尚在过渡期,2023年的招生方式和招生计划尚未确定,今后如何办学要等待省市统一部署后再明确。

三、后续推进工作

1.深化之江教育提升工程。聚焦之江板块的教育提升工程,将其作为西湖区教育局的重点课题予以落实。一是进一步推动学校建设,加快浮山中小学的新建和上泗中学老校址的改造工程。二是进一步助推初中提质增效,借助初中强校工程的东风,大力提升之江板块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从队伍建设、教学改进、评价考核、财政保障等方面做好支持和倾斜。三是进一步激发初中学校办学活力,学好用好新的中考政策,用好生态评价杠杆,让每一所学校都能取得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和进步。

2.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立足“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教育,保障全程生长”的育人理念,秉持“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初中”的教育信念,遵循“改革创新、示范引领、多方协同、综合施策”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每一所初中适性、科学、均衡发展。聚焦学生、聚焦教师、聚焦社会,通过家校社协同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和氛围。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陆  杰,联系电话:0571-87965088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2023年5月30日


 

索引号

00250216-X/2023-26815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5-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2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3-05-31 17:25

浏览次数:

朱春叶、徐金代表:

你们在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上泗中学和之江新城两初中招生片区范围予以调整的的建议》(第72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西湖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西湖区紧紧围绕“全域优质、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目标,积极优化教育布局,进一步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推动初中强校提升工程,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初中教育。

一、目前所做工作

1.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政策保障。我局一直高度重视初中教育工作,也采取了一些举措。2019年,下发了《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关于印发西湖区“初中强校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西教发〔2019〕153号);2021年,下发《关于公布西湖区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西教发〔2021〕57号),确定了18所区级试点初中学校,上泗中学和之江一中均在其中;2023年,我局又起草了《西湖区公办初中“提质强校”工程行动方案》,从政策和机制上进行了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公办初中提质增效。

2.发挥集团化优势,实现共建共享。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之江板块的教育提升,在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推动。2019年,杭州市上泗中学和杭州市十五中教育集团西溪中学建立紧密型共同体;2020,杭州市上泗中学加入之江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目前,共有15名校级领导到之江板块轮岗任职,将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的校级领导调离原有岗位,选拔了9名年轻校级干部充实到之江板块。学校也借助集团化办学的机制优势,在校际间进行教师和教研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发扬主体作用,实现各美其美。目前,之江板块的初中主要包括了上泗中学、之江一中和之江实验中学,三所初中组成了之江实验中学教育集团。虽然建校时间有先后,学校性质、文化和办学特色有所不同。但近年来,都取得了非常瞩目的办学成果,也得到了之江板块老百姓的高度认可。在区教育局做好政策和机制的保障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之江一中尚无毕业生外,上泗中学和之江实验中学的中考成绩连年提升,各校的艺术、科技、体育等工作也硕果颇丰,这些成绩也带动了之江板块义务教育阶段整体向好发展。

二、具体问题说明

您在建议中提到关于上泗中学和之江实验中学招生范围的问题,我局也进行了认真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情况需要说明。

1.学区应尽可能保持稳定。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区划分调整和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学区在划定后需要保持相对稳定。杭州市小升初是按照中小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立的,上泗中学对应联系学军小学教育集团之江校区、转塘小学象山校区、转塘小学回龙校区、文三教育集团定山小学,自四所小学建成以来,对应关系一直保持稳定。学区内的小学毕业生除部分随迁子女被调剂到周边初中以外,绝大部分都能直升到上泗中学就读,从未发生过学区内户籍儿童调剂到其他初中就读的情况。虽然2023年小学毕业生人数比以往有所增长,但区教育局和学校已经就办学场地做了研究部署,确保户籍儿童不被调剂。

2.学区应符合建设规划。上泗中学、之江一中是公办配套学校,其班级规模是根据周边居住的住宅套数来规划和建设的。就现阶段来看,之江一中对应小学的毕业生尚未达到顶峰,但未来其学区内的基数是非常大的。上泗中学目前的老校址借用给转塘小学回龙校区使用,待其对应的初中建设好后,将回归到其规划的初中就读。随着上泗中学老校址回归初中办学,有利于解决镇南区域的小学毕业生就近就读初中的问题,从而缓解上泗中学的招生压力。

3.民转公学校尚在过渡期。之江实验中学是一所民转公学校,2022年转为公办,其招生方式仍按照全区报名、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目前民转公学校均尚在过渡期,2023年的招生方式和招生计划尚未确定,今后如何办学要等待省市统一部署后再明确。

三、后续推进工作

1.深化之江教育提升工程。聚焦之江板块的教育提升工程,将其作为西湖区教育局的重点课题予以落实。一是进一步推动学校建设,加快浮山中小学的新建和上泗中学老校址的改造工程。二是进一步助推初中提质增效,借助初中强校工程的东风,大力提升之江板块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从队伍建设、教学改进、评价考核、财政保障等方面做好支持和倾斜。三是进一步激发初中学校办学活力,学好用好新的中考政策,用好生态评价杠杆,让每一所学校都能取得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和进步。

2.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立足“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教育,保障全程生长”的育人理念,秉持“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初中”的教育信念,遵循“改革创新、示范引领、多方协同、综合施策”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每一所初中适性、科学、均衡发展。聚焦学生、聚焦教师、聚焦社会,通过家校社协同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和氛围。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陆  杰,联系电话:0571-87965088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202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