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文广旅体工作围绕“服务亚运会、推动共同富裕、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数字化改革”四大任务,积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推动“精神富有、文化先行”,打造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善之区。 一、2022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文化惠民,推进公共服务现代化 一是优化阵地布局。完成18家图书室提升改造、2家城市书房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布局“区-镇(街)-村(社)”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形成以“图书馆+图书分馆+图书室+数字图书馆”为基点的书香网络、以“文化馆+文化站+文化礼堂”为基点的文艺网络,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服务圈”50个。二是丰富服务供给。出台《西湖区关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加快数字文化馆建设,建成“西湖群文一扫通”“西湖云学艺课”平台。推进图书服务“五化”大提升,全域实现图书通借通还,提升智能化阅读,完善自助借阅机、导读机器人、24小时自助还书机、电子阅读机等硬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西湖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实施方案》,培育20余支文化志愿者团队。组织文化下基层、文化三堂、三送三到等多样式服务,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0余场次。《茶香四溢》《稻子花开》等45个文艺作品获得全国、省市级奖项。三是弘扬传统文化。扎实做好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和总结展示工作,完成文化基因解码报告修改,《龙井问茶诗》《铜鉴湖基因解码》分获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短视频大赛一等奖、优秀奖。《西溪且留下》“宋韵迹忆”路线获评杭州市精品研学线路;上泗土烧、桂花龙井等5个非遗项目列入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丰富传统文化表达载体,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茶主题市集、“品宋韵 迎亚运”“非遗点单”等特色活动。 (二)聚焦稳进提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惠企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宋城、浙江中青旅列入2022年服务业重点行业规上企业“亩产效益”领跑者名单。游侠客旅行社评为浙江省五星级品质旅行社。秀空间入选宋韵杭式生活体验基地、体验点。华策影视获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验收。及时兑现旅游产业惠企政策资金399.64万元,惠及54家旅游企业,助力企业发展。二是推进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之江文化中心、杭州白金汉爵酒店、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等重大文旅项目,共完成投资20.9亿元,完成率98.6%。其中,杭州白金汉爵酒店被列入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库。精选宋城基建提升项目、兰里田园综合体旅馆项目等35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入库。浙大紫金科创小镇成功创建3A景区。三是提振文旅消费。举办钱江新城迎新年灯光秀,集中展现宋城、龙坞茶镇、兰里等西湖特色旅游品牌,在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线,曝光量超50万。借力国庆假期旅游需求高的契机,发放“自在西湖外 发现新天堂”文旅消费券100万元,带动消费800余万元。开展“寻找你不知道的西湖以西”摄影大赛,发布“南宋小百工、我是小茶农、在茶园探索自然、行拍茶田与艺术公社、杭城里的田野”等5条精品主题游线,在抖音平台发起“自在西湖外”话题,话题曝光量超过9500万。 (三)聚焦体育强区,推进全民健身惠及大众 一是高站位推进亚运筹办工作。先后安排区管干部3人、科室长4人,共12名干部脱产参与各专班工作,统筹推进竞赛技术运行、综合事务、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反兴奋剂等四个业务领域工作。筹划“宋韵亚运”和“全民健身迎亚运”两大主题活动,凸显亚运元素、西湖韵味。二是高标准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综合体育场馆辐射水平,加快之江文体中心、西湖体育馆建设,构建“一馆四中心”的公共体育场馆布局。制定《杭州市西湖区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140处,共7.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启动体育数字化改革项目“校园智慧健身一件事”2.0版建设,深化学校场馆开放一件事,开放16家学校室内体育场馆。今年3月,获省政府发文命名首批“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获评“2021年度现代化城市创建突出贡献单位”“2021年度数字体育建设突出贡献单位”。三是高质量实施全民健身战略。落地省、市、区民生实事体育场地项目23个,发布《2022年西湖区体育赛事活动计划》,组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比赛、“喜迎二十大青春领跑打卡” “业余网球巡回赛”等赛事活动865余场次,服务覆盖老年人、幼儿、青少年、企事业单位员工等各类人群。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兑现《省扶持体育发展专项资金》和《西湖区促进体育产业和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资金145万元。四是高水平推进竞技体育发展。完成省青少年运动员信息审核220人,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系统信息录入240人,注册项目16项。深化“体教融合”模式,举办第四届中小学生击剑锦标赛(阳光杯选拔赛)、第五届跆拳道邀请赛等多项青少年体育赛事,直接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参加杭州市青少年运动会实现“四个第一”:人数第一、总分第一、奖牌总数第一、金牌数第一。男子1500米项目第一、第二名双双刷新市纪录。 (四)聚焦市场治理,推进服务监管双提升 一是意识形态强履职、主动抓。承办杭州市“无小耳朵社区”创建现场会,组织相关部门和镇街开展“非法地卫”联合整治,发放整改通知书36份,收缴非法接收设施54套。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共检查网络文化企业1339家次,网上巡查653家,处置网络直播、出版物等相关投诉45件。二是疫情防控常态抓、不松懈。严格落实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组织文旅行业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情况排摸,对A级景区、星级宾馆、网吧、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实行“限流”“严管”措施。完成全区隔离点储备建设和调度工作,有力保障全区疫情防控和异地隔离支援需求。三是审批监管优服务、严执法。针对双减政策落地后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培训机构数量大、诉求多的实际,成立审批监管攻关小组,优化路径,简化流程,细化服务,在全市颁发首张准入“证书”。截至目前,共审批转登392家,在全市走在前列。针对重大会议活动和节假日,一手抓行业消防业务培训,一手抓安全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检查15638人次,检查场所7819家次,行政处罚立案调查30件。依托旅游目的地监控系统,实施“全天候”“云监控”,共巡查星级宾馆及景区94家次,驱赶违停车430余辆。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大型场馆设施欠缺。综合来看,我区的大型公共文体场馆体育健身功能比较丰富,文化服务功能相对偏弱。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虽已将辖区部分高校、文化单位设施列入统计,但排名仍然靠后。区文化馆(2538m²)、图书馆(3200m²)面积远低于国家等级评定要求(6000m²),在主城区中排名落后。二是服务力量配备不充分。镇街和村社从事公共文体服务的人力紧缺,在编人员仅有1-2人,除完成赛事联络、信息录入、日常检查等基础工作之外,还要兼职其他条线工作,投入组织筹划文体活动、分析评估服务水平等方面精力不够。三是数字化服务滞后。虽然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智慧健身等数字化改革项目一直在推进。但当前公共文体服务大部分还是信息化技术能级,与智能化推送、数据自动归集、精准化服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西湖区文化旅游体育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省市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文旅融合、全民健身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保障亚运会,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西湖区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善之区贡献文旅体力量。 (一)以“四个全覆盖”为抓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新提升 “四个全覆盖”:一是“十五分钟品质文化圈”全覆盖。在今年建成50个的基础上,明年再建150个,以品质文化生活圈为载体,把名师授课,展演活动、艺术欣赏等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二是文化驿站全覆盖。建设“一镇街一驿站”,打造可静、可动、可分享的文化空间,做到各有特色,各美其美。三是西湖书房全覆盖。对现有镇街图书分馆的面积、服务规范、功能布局进行优化,实现每个镇街都有“西湖书房”级的核心阅读空间。四是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服务全覆盖。继续做好审核服务和事后监管工作,所有审核机构入驻平台,机构师资、教材内容、授课销课等内容全部纳入监管,打造繁荣规范的文化艺术类非学科培训市场。同时,统筹好区级层面大型文化展演活动和“文艺轻骑兵”等文化下基层活动,走深走实送文化、种文化、赛文化的均衡性、普惠性服务路径,做到每季有节赛、每月有展演、每周有活动,进一步丰富活跃群众公共文化生活。 (二)以“八个十”行动为载体,实现文旅融合新发展 “八个十”:一是十大美食(体验店),即全区遴选10道“浙江风味、西湖特色”的美食或代表性体验店;二是十大民宿,即高质量培育10家乡村风情等级民宿,突出“一个主题、一个主人、一个故事、一桌佳肴、一组活动、一种文化共鸣”的创意,形成独特的民宿符号;三是十大伴手礼,即推动文化标识、文化基因、文旅品牌等转化为旅游商品,鼓励行业协会利用我区特产资源,结合创意设计打造10件伴手礼。四是十大演艺(技艺),即培育10大主题鲜明的流动性、沉浸式演艺节目和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技艺展示;五是十大市集,即组织培育创意设计性主题市集、文化雅集活动、文旅商深度融合的消费集聚区等10场(个);六是十大人文体验点,即以一景、一地、一馆、一村等最具西湖特色的场景和元素为基础,推出有静有动、可观可学的十大经典人文体验;七是十大会奖旅游活动,即积极与云栖大会、2050大会、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草地音乐节等大型活动融合,配套文化雅集活动,植入优秀品牌宣传,穿插文旅活动推介,创新升级开茶节、文旅体嘉年华等主场活动,打造十大西湖专属的会奖旅游活动;八是十大主题线路,即综合串联西湖、西溪湿地、灵山铜鉴湖等高流量景点,搭配亚运场馆、文化场馆、山水景观、网红打卡点等元素,推出十大主题路线,全面丰富文旅市场和产品供给。我们将以项目化的思维和机制推进“八个十”行动,切实培育打造一批西湖元素鲜明、能融入大众生活、勾起乡情乡愁的文旅融合标志性产品,拓展“微品牌”、延长“产业链”、撬动“大消费”,以小切口促进多跨融合发展,带动人气、客流、消费三提升,实现文旅市场稳进提质。 (三)以创建省级赛事集聚区为牵引,开创全民健身新局面 硬件方面,全力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统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区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1平方米,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推进之江文体中心、西湖体育馆建成开放。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嵌入式体育场地,打造标志性全民健身设施,积极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新建3.3万平方米嵌入式体育场地。软件方面,全力打造品牌赛事集群。持续提升西山国际登山节、龙坞山地自行车赛等原有品牌赛事的集聚效应,创新打造“村BA”、大学生篮球联赛等草根赛事。联合总工会、机关党工委等单位,依托全区40余个专业体育协会,常态化组织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等专项比赛。做到每季有区级联赛,每月有品牌赛事,每周有全民健身活动。 (四)以服务监管并重为关键,构建安全发展新机制 一是抓好审批服务。精简办事流程,优化审批环节,深化推进“网上办”,节省群众办事时间。继续挖掘“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价值,寓服务与审批之中,争创最美窗口。二是抓好执法监管。用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成果,健全文旅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深化文旅市场执法规范化建设。护航重大节会,常态抓好文旅体市场秩序规范。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监管,开展新闻出版、互联网等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做好“扫黄打非”各项工作。三是抓好安全生产。树牢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抓好文旅体行业安全生产,开展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组织应急安全演练。加强旅游大数据分析,建立高峰期应急处置机制和景区游客承载量发布机制,落实疫情防控举措,保障市场平稳有序。 (五)以“三型组织建设”为目标,取得党建工作新成效 一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强化党组政治领导力、党支部组织力,每月固定党日学习雷打不动,切实坐下来、学进去。抓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带领班子成员和干部队伍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理论学习质量。发挥好“理论务虚会”“学习强国”“干部学习新干线”“西湖先锋”线上线下平台作用,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走心。二是建设创新型组织。在数字化文化改革项目上求创新,打造“智管家”等项目升级版,深入谋划文体服务型“小切口”创新应用场景。在优化工作体制机制上求创新,推进创新理念与工作实践向结合,破解力量不足与横向内卷的矛盾。三是建设实干型组织。加强党组自身建设,突出问题导向、实效导向、效率导向抓队伍管理建设,强化法纪意识和担当精神,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营造风清气正、务实干事的浓厚氛围。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落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三张责任清单”,班子成员带头履行“一岗双责”,带动党员领导干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职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