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00250249-3/2023-27225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6-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住建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7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3-06-26 16:59
浏览次数:
民盟西湖区基层委员会并张敏霞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推动未来社区建设的建议》(第27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未来社区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以“一统三化九场景”为创建目标,完善社区建设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优化治理机制,推动可持续运营的人民社区。目前我区共有3大类22个省市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包括已建成3个),分别是旧改类20个(2023年启动11个项目)、新建类1个、全域类1个。其中,吉鸿、府苑和求智已通过省市未来社区验收、上保和翠苑已申报参加今年首批省市验收、东山弄和嘉绿苑正在开展工程招标、杨家牌楼3个项目已完成扩初联审。今年启动的项目中6个已通过省市方案评审,其余项目都在进行方案编制。
一、关于多元参与合力创建方面的建议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统筹各方权利义务。我区在未来社区创建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工程启动时成立建设指挥部临时党委(支部),下设工程建设、质量监管、设计、施工等6个临时党支部(小组)实体运行,把项目建设过程作为落实“民呼我为”的具体实践。二是挖掘吸引热心社区事务的优秀党员、支部书记、“两代表一委员”和有行政管理、财务审计等专业人士参与创建、清零等工作。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楼组长”作用,以党建带自治、以自治促创建,化解创建中的业主利益平衡和居民矛盾。三是鼓励市场主体、社区居民参与建设运营,在有条件的社区通过整合让渡社区服务运营空间、引进社会资本等,引导市场主体和居民以部分出资、捐赠、人力资源置换等参与未来社区建设与运营,提高居民参与度,打造具备较好长效运营能力的未来社区。
二、关于需求导向与同步提升方面的建议
我区在各个未来社区项目的场景配置和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将居民需求放在首位。一是申报阶段,开展两轮以上居民需求调研和意见征集,确保居民的创建意愿得到充分尊重。根据人群特点与人群结构形成社区居民画像,做好居民需求调研的分析归纳。二是方案阶段,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视角放在社区事、居民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综合前期调研情况和项目优劣势,着重做好“补短板”和“强特色”。三是立足社区文化与人群特点,结合项目创建类型和居民需求反馈设置场景,从实用出发布局场景空间,着力解决居民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不搞生搬硬套,因地制宜建设主题鲜明、群众欢迎、辨识度高、文化意涵丰富的五大标配和选配场景。四是验收阶段,先请居民打分,坚持问效于民、问绩于民,将居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创建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已完成西湖区全域未来社区统建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区平台统一与省未来社区在线开展重大应用贯通对接,并已将统建平台接口开发、资源开放,吸引外界资源,上架优质的应用程序,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同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从居民视角和实际运营出发,把体验前置,将数字化建设重心放在居民端的落地和试错,从需求和迭代角度思考运营问题,自下而上的逐渐融入运营端整体规划方案的思想和方向;梳理输出-反馈-复盘-迭代的运营思路,实现流量变现和流量改观。通过倡导运营、宣传、“烟火气”“人情味”、服务民生等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关于运营机制和服务水平方面的建议
我区作为杭州市主城区之一,老旧小区多,区内可利用的配套用房少,可提供“造血”的房产资源缺乏,可持续运营难度大。因此,我们当前主要是通过改善硬件、提升软件的方法途径来提高社区的可持续运营能力。
改善硬件。一是充分挖潜。通过与周边党建共建单位、企业等进行资源共享和补充,提高社区运营“造血”能力和长效运营能力。在原社区经营性空间不足或者不满足生活圈功能的条件下,通过利用废弃空间和整合提升,集约复合高效的重塑空间功能等方法形成具备活力可持续运营的商业氛围,打造网红打卡点,引聚人流带动活力,赋能社区长效自平衡运营。二是联动创建。制定联动城市更新和旧改工作计划,突破小区边界,通过将毗邻老旧小区重新组合、连片创建未来社区,打造跨行政社区的未来社区,综合利用空间资源和社会资源,努力实现社区运营收支平衡。
提升软件。一是倡导“运营前置”理念,做好规划。在项目需求调研和方案编制阶段引进专业运营单位,以可持续为目标,结合居民需求和社区实情,在运营阶段提出短期运营工作,策划中长期目标,通过“补短板”和“强特色”,有序落实未来社区运营内容输出,打造居民满意、特色鲜明的未来社区示范样板。二是规范物联网环境,把视角放在社区事、居民事。应用聚焦民生,强调社区自身需求导向的小程序和资源统筹,从实用出发,以社区居民的视角评判小程序的实用价值。在招商过程中立足建立基本有效的社区专属物联网,串联跨社区资源,吸引优质资源为社区长效运营保驾护航。三是立足社区文化与人群特点,开展特色运营。通过倾听民意、因需运营,充分立足人群特点与人群结构,形成社区居民画像,并借此精准匹配社团联盟,推送相应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串联,激发社区文化活力和链接邻里,围绕社区公共生活主线开展特色运营工作。四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做好运营宣传。通过线下线上宣传,打造展示平台,在对外输出运营内容及运营理念,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进一步推动建成社区的可持续运营。
针对旧改类未来社区为主的现状,主要是通过积极探索“大街道”统筹,推动“大物业”治理,实现“大协同”运转。当前我区通过翠苑一区未来社区建设,创新了“3341”大物业统管模式(即:物业运营“三位一体”、物业管理“三个转变”、物业服务“四个增效”、物业收支“一个平衡”),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绿化保洁等责任主体统一,整合医疗、养老、教育、电商、公益服务等优质资源,融合辖区民生综合体空间,探索物业基础运营、民生综合体空间运营、数字生态运营三位一体模式,创新走出一条老旧小区标准化服务和运营的西湖样板之路。
后续,我区将继续以建设百姓幸福美好家园为目标,始终贯彻未来社区建设的党建统领原则,坚持民生导向、聚焦民生需求,关注“一老一小”,加载数智元素、融入西湖特色,突出“浙、邻、享”系列,加快推动全区未来社区增点扩面、全面铺开,努力将我区的未来社区打造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基本单元和示范性工程。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祝峻 联系电话:0571-85183061
杭州市西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 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