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00-4/2023-26888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6-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区支援合作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185号提案的复函


 

吕群芳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集聚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建议》(第185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商务局等单位会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力度。汇聚国家、省、市各级资源,打出政策“组合拳”。西湖区于2022年11月出台《西湖区关于促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意见(试行)》,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省级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政策分档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奖励力度在全市居于前列。

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根据西湖区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建立完善促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政策,重点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利转化运用、保护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质押金融、维权援助等工作的扶持力度。

三是推进多链融合高能级平台建设,形成产业集聚。积极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聚焦重点方向和主导产业,加强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统筹,推动紫金港加快布局一批高能级平台,开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取得一批领跑、并跑的硬核成果,形成标志性产业链和创新链。同时引导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给予企业联合创新、产业链融通等支持,让更多“小巨人”长成“参天树”。

四是构建引才体系,助力企业集聚发展。推动区域集群、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组建人才基地联合体,构建以云栖空天系、西溪谷蚂蚁系、艺创小镇文创系、紫金港浙大系、西湖大学城生命健康系、灵隐人工智能系等为代表的“1+6+N”引才基地链体系,推动“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良性循环加速形成。以“西湖英才”引智工程为引领,实施国家、省市各级重大人才工程。聚焦“以才荐才”,发挥“栖西引智大使”作用,构建以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参与的“以才荐才”“以企引才”模式。

二、加快建立企业培育体系

一是发掘优质企业,大力抓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截至目前,西湖区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9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家、隐形冠军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家。各梯次专精特新企业涉及包装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行业。在今年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期间,我区举办申报解读活动2场,精准邀请潜力企业参加辅导会,讲解申报条件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电话、微信、钉钉等方式对企业开展线上指导,全力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顺利完成申报。经企业自愿申报、我局初审材料,已向市经信局推荐18家企业申报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二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壮大主体培育规模。西湖区根据梯度培育计划,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及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培育机制,从而带动培育和集聚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三是加大贯标企业培育。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国家标准,重点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全类别、全领域、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贯标清零,小巨人贯标评价出绩效,保证企业贯彻落实。

三、努力做好靠前精准服务

一是深化三级走访服务体系。西湖区通过区领导“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双千”联企干部“一周一联系、一月一走访”机制,以及镇街、平台网格员定期走楼访企三级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诉求,由属地提交企业需求,企服中心汇总梳理后通过区委督察室和西湖“双千”系统对企业需求进行督办、流转,督促相关部门主动协调解决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闭环。落实一企一专员机制。为每家专精特新企业配备1名服务专员。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涉企诉求受理、惠企政策速递、助企资源对接、护企权益保障等各项服务。强化申报辅导。

二是大力开展政策宣传。2022年以来,西湖区企服中心举办“双千”品牌活动84场,其中政策解读与宣传活动23场,共惠及区内企业500余家,辅导企业政策细则、申报流程等内容。制作《西湖区经济政策汇编》,向联企干部和“双千”企业进行发放宣传;编制《稳经济助企政策汇编》电子书,涵盖国家、省、市、区四级52个方面的36条惠企政策,实现多途径宣传。

三是健全管理和服务体系。发挥知识产权红盟服务队作用,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五进活动。开办《西知论坛》,建立常态化培训交流机制。为重点“小巨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精准切合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培育和金融服务支持。推进“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发挥区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的引领、协调、促进作用,加强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合作,有效对接政策要点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关注点。发挥区工商联金融驻点指导员作用,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融资辅导、融资项目对接等服务,力争多渠道多方面为企业的融资问题出谋划策。

四、强化企业融资服务及上市培育体系

一是深入推进“银税互动”,为企业开辟融资新渠道。通过税务、银行信息互通,推动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让企业以“信”换“贷”,盘活守信企业的信用资产,帮助解决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2年我区通过“银税互动”发放信用贷款49.5亿元。

二是加强后备企业梯队挖掘。完善《西湖区上市后备企业认定暂行办法》,通过财务指标、中介聘用、投资估值等内容,为摸排工作提供专业指引;充分发挥我区四大产业特色鲜明、中小企业众多、创新动能强劲的特点,与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服务“硬科技”、创业创新、“专精特新”企业的错位发展战略充分结合,不断健全企业上市梯队准入机制。

三是建设专精特新培育基地。用足用好北交所浙江基地和专精特新板规范培育中小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金融要素集聚等优势,打造我区未来五至十年上市后备力量倍增器。探索“专板对多层”模式,联合浙股交探索建立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转入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的“绿色通道”,通过优先审查安排、简化流程、压缩时限等形式,实现基地内挂牌企业与新三板优先连接。借助基地物理空间,实现金融顾问工作室实体化运营,发挥金融顾问专业优势和行业资源,助力更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

四是扩展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渠道。依托白沙泉、蚂蚁小镇、紫金港科技城等各大特色园区,联合区内招商部门和属地镇街,结合各招商政策,积极引导银行、证券、基金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等入驻,针对园区内专精特新企业实际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做深做细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区科创投历来重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掘和培育,已投企业中牧星科技、天宽科技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亚通焊材荣获浙江省专精特新“小巨人”。后续,区科创投将会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并为企业对接各大银行和国内一线投资机构,提供多样化融资支持。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赵如月          联系电话:89510548

西湖区发改经信局

2023年5月29日

 

索引号

00250200-4/2023-26888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6-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区支援合作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185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3-06-06 15:13

浏览次数:

吕群芳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集聚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建议》(第185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商务局等单位会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力度。汇聚国家、省、市各级资源,打出政策“组合拳”。西湖区于2022年11月出台《西湖区关于促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意见(试行)》,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省级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政策分档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奖励力度在全市居于前列。

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根据西湖区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建立完善促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政策,重点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利转化运用、保护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质押金融、维权援助等工作的扶持力度。

三是推进多链融合高能级平台建设,形成产业集聚。积极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聚焦重点方向和主导产业,加强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统筹,推动紫金港加快布局一批高能级平台,开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取得一批领跑、并跑的硬核成果,形成标志性产业链和创新链。同时引导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给予企业联合创新、产业链融通等支持,让更多“小巨人”长成“参天树”。

四是构建引才体系,助力企业集聚发展。推动区域集群、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组建人才基地联合体,构建以云栖空天系、西溪谷蚂蚁系、艺创小镇文创系、紫金港浙大系、西湖大学城生命健康系、灵隐人工智能系等为代表的“1+6+N”引才基地链体系,推动“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良性循环加速形成。以“西湖英才”引智工程为引领,实施国家、省市各级重大人才工程。聚焦“以才荐才”,发挥“栖西引智大使”作用,构建以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参与的“以才荐才”“以企引才”模式。

二、加快建立企业培育体系

一是发掘优质企业,大力抓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截至目前,西湖区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9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家、隐形冠军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家。各梯次专精特新企业涉及包装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行业。在今年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期间,我区举办申报解读活动2场,精准邀请潜力企业参加辅导会,讲解申报条件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电话、微信、钉钉等方式对企业开展线上指导,全力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顺利完成申报。经企业自愿申报、我局初审材料,已向市经信局推荐18家企业申报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二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壮大主体培育规模。西湖区根据梯度培育计划,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及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培育机制,从而带动培育和集聚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三是加大贯标企业培育。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国家标准,重点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全类别、全领域、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贯标清零,小巨人贯标评价出绩效,保证企业贯彻落实。

三、努力做好靠前精准服务

一是深化三级走访服务体系。西湖区通过区领导“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双千”联企干部“一周一联系、一月一走访”机制,以及镇街、平台网格员定期走楼访企三级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诉求,由属地提交企业需求,企服中心汇总梳理后通过区委督察室和西湖“双千”系统对企业需求进行督办、流转,督促相关部门主动协调解决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闭环。落实一企一专员机制。为每家专精特新企业配备1名服务专员。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涉企诉求受理、惠企政策速递、助企资源对接、护企权益保障等各项服务。强化申报辅导。

二是大力开展政策宣传。2022年以来,西湖区企服中心举办“双千”品牌活动84场,其中政策解读与宣传活动23场,共惠及区内企业500余家,辅导企业政策细则、申报流程等内容。制作《西湖区经济政策汇编》,向联企干部和“双千”企业进行发放宣传;编制《稳经济助企政策汇编》电子书,涵盖国家、省、市、区四级52个方面的36条惠企政策,实现多途径宣传。

三是健全管理和服务体系。发挥知识产权红盟服务队作用,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五进活动。开办《西知论坛》,建立常态化培训交流机制。为重点“小巨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精准切合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培育和金融服务支持。推进“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发挥区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的引领、协调、促进作用,加强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合作,有效对接政策要点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关注点。发挥区工商联金融驻点指导员作用,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融资辅导、融资项目对接等服务,力争多渠道多方面为企业的融资问题出谋划策。

四、强化企业融资服务及上市培育体系

一是深入推进“银税互动”,为企业开辟融资新渠道。通过税务、银行信息互通,推动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让企业以“信”换“贷”,盘活守信企业的信用资产,帮助解决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2年我区通过“银税互动”发放信用贷款49.5亿元。

二是加强后备企业梯队挖掘。完善《西湖区上市后备企业认定暂行办法》,通过财务指标、中介聘用、投资估值等内容,为摸排工作提供专业指引;充分发挥我区四大产业特色鲜明、中小企业众多、创新动能强劲的特点,与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服务“硬科技”、创业创新、“专精特新”企业的错位发展战略充分结合,不断健全企业上市梯队准入机制。

三是建设专精特新培育基地。用足用好北交所浙江基地和专精特新板规范培育中小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金融要素集聚等优势,打造我区未来五至十年上市后备力量倍增器。探索“专板对多层”模式,联合浙股交探索建立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转入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的“绿色通道”,通过优先审查安排、简化流程、压缩时限等形式,实现基地内挂牌企业与新三板优先连接。借助基地物理空间,实现金融顾问工作室实体化运营,发挥金融顾问专业优势和行业资源,助力更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

四是扩展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渠道。依托白沙泉、蚂蚁小镇、紫金港科技城等各大特色园区,联合区内招商部门和属地镇街,结合各招商政策,积极引导银行、证券、基金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等入驻,针对园区内专精特新企业实际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做深做细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区科创投历来重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掘和培育,已投企业中牧星科技、天宽科技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亚通焊材荣获浙江省专精特新“小巨人”。后续,区科创投将会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并为企业对接各大银行和国内一线投资机构,提供多样化融资支持。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赵如月          联系电话:89510548

西湖区发改经信局

2023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