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亚运的故事① | “手语姐姐”用双手为亚运加油
发布时间:2023-06-08 09:27:23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点击率:

1.jpg

她是站在聚光灯下的手语主播

她是拥有18.4万粉丝的手语博主

她是竭尽所能帮助残疾人的“手语姐姐”

她叫毛董莱

是一位听力障碍者

也是一名手语主持、手语翻译

她用一双舞动的手

为听障者与世界搭起了“无障碍桥梁”

在杭州2022年亚运会和亚残运会

毛董莱将和她的“手语姐姐”团队

一起服务残疾人

来看毛董莱和她的亚运故事

历经磨砺 成为被社会需要的人

2.jpeg

“一手五指微曲,掌心贴两下太阳穴,这是杭州。”

眼前这位正站在镜头前教学“亚运手语”的,正是“手语姐姐”毛董莱。现在的她,站在镜头前泰然自若,像一颗珍珠一样,沉稳内敛又光彩夺目。

毛董莱出生在一个无声的世界,失去了声音就意味着失去了学习语言的能力,这份特殊让她在适应社会时比正常人更为艰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正是这份“特殊待遇”让毛董莱以不屈的毅力,成长为一名被社会需要的人。一直以来,毛董莱爱舞蹈、爱拍摄,从不因听力障碍而自卑,而是加倍努力地学习口语和手语。

聚光灯下 闪闪发光的手语翻译

3.jpeg

2007年开始,毛董莱苦练说话、读唇语、学手语。戴上助听器,对着镜子,经过反复的观察和揣摩,毛董莱一字一句地校准口型、咬准发音。现在,她已经能够顺畅地与人面对面交谈,她说话很慢,但很坚定也很有力。

而她的手语更是达到了国家级水准,曾作为手语主持,登上了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的舞台。

“当时参加这样重大的赛事,我的压力非常大。”回忆起11年前参加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手语主持的经历,毛董莱仍记忆犹新。

作为8名手语主持人中唯一的听障者,毛董莱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一边听主持人的现场解说一边同步打手语。不服输的她,硬是把3000多字的解说词一字不差地背熟,现场用手语同步翻译出来,顺利完成开幕式的手语主持工作。

4.jpeg

从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到杭州明珠手语新闻主播,再到杭州气象栏目手语主播。在工作之余,毛董莱积极服务社会,为听障者提供手语翻译的志愿服务。在聚光灯下,毛董莱闪闪发光,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服务亚运 是一群人的执着

正是这些经历,让毛董莱与杭州2022年亚运会结缘。

2010年,杭州市残联围绕毛董莱创立了形象IP“手语姐姐”。10多年过去,“手语姐姐”已经从一个人发展到一群人,从一对一线下手语到24小时远程线上服务……

为了更有效率地服务社会,2021年,通过毛董莱的坚持,在杭州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集聚社会化手语服务力量,为听障群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提供常态化的无障碍公共服务。

杭州2022年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残疾人既是东道主,也是参与者、观赛者。由20位志愿者组成的“手语姐姐”团队将在杭州亚运会期间,为听障者提供线上和线下的手语翻译服务。“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我们也会提供无障碍交流的服务,为听障者的无声世界搭起桥梁。”

5.jpeg

在杭州2022年亚运会的宣传和筹备阶段,“手语姐姐”团队也没有闲着,在整个杭州市,他们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迎亚运活动,手把手教市民“亚运手语”,并把亚运手语教学融入到中小学生的校内活动中,让更多人能关心关爱残障人士,传递亚运会的拼搏和大爱精神。

现在,在“手语姐姐”工作室,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忙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里有正在忙碌的听障烘焙师,有正在视频连线进行手语翻译的志愿者,他们聚在一起,用翻飞的手,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

“我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因为身边有这么多和我一样的听障者,大家抱团取暖,让我来代替他们‘发声’。”一位“手语姐姐”团队成员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