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亚运的故事③ |“95后”年轻艺术家,用传统剪纸助力亚运
发布时间:2023-06-08 09:40:01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点击率: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段时间的打磨,一种思想的碰撞,呈现出对艺术的想象和追求。当剪纸艺术和杭州亚运相碰撞,传统和现代,柔美和力量,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闪烁在当下亚运宣传中。

1.png

与剪纸艺术不期而遇

1999年生人的王介明,是杭州青年剪纸艺术家。最初他因为好奇和初中的美术老师学习剪纸,意外发现自己的才能,从此走上剪纸之路。又因真的喜爱,在2015年进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传承人才培训班,开始系统的学习剪纸文化。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的喜爱,王介明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剪纸梦想。数十年磨一“剪”,只为此刻放光芒。

“小的时候很顽皮,但学完剪纸之后,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可以静下心来完成一幅作品,变得更有耐心,更善于观察。”曾经这个顽皮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位稳重的剪纸老师。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杭州市袁浦中学开设了26门“X课程”,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王介明受学校之邀担任剪纸课程老师,每周二、五下午给三十余名学生上剪纸课。

担任剪纸老师已五个月,从最开始剪纸纹样的基础教学,到现在的围绕“亚运”的主题教学,在点滴中看着学生们成长。提及剪纸班的学生,王介明带着温馨笑容说道:“初中生活对于我而言很特殊,我也想为他们的初中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时光。让他们在减负的同时感受剪纸的有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png

亚运主题作品如期而至

青年剪纸艺术家王介明,自2015年杭州申请举办亚运会成功后,对于亚运会的事情就格外注意。早在2020年的4月份,他就开始搜集与杭州亚运相关的作品,开始创作亚运系列作品是在2022年的2月份。

从创作至今,亚运吉祥物系列作品已经完成,亚运运动场馆系列、亚运相关项目系列还在筹备中。王老师对自己的剪纸作品如数家珍,但还是挑出了一张最喜欢的。

谈及喜爱的作品,王老师嘴角上扬,眼里闪着光,开心地说道:“这幅剪纸是我第一次剪亚运元素的作品,从动作设计到内容填充再到剪纸纹样,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成型之后我还是很满意的。”剪纸纹样是用来美化剪纸作品的装饰纹样,这幅剪纸作品将云纹、锯齿纹、月牙纹、漩涡纹等融为一体,传统的剪纸手艺在亚运元素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亚运吉祥物宸宸举着火炬在奔跑,火苗向后飘动,单看剪纸都可以感受到有风略过宸宸的脸颊。火苗飘动以及潮涌的细节刻画体现了王老师对待作品的认真,一幅静态的剪纸也因为细节之处变得活灵活现。

“12岁接触剪纸到现在,一直从事这项事业。目前来说也算学有所成,就想着用自己的所学为亚运做宣传,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为亚运助力。”王介明谈及剪亚运作品的初衷时说。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