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灵隐街道2024年重点工作 | 三季度完成情况 | 责任科室 |
1 | 深化全域党建 | 党建引领,用好“后亚运”机遇,依托老牌商圈现代服务业集聚态势,深化“红色先锋岗”“十进黄龙”活动,助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月光经济做强做大。用好浙大资源,做深校地党建联建,加强“一带三园”人才引育、项目转化,推动高校经济。 | 新增“一楼一企”党建示范点,在和谐健康、省招标投标党支部进行升级改造。在辖区楼宇内率先试行“和谐楼宇”善治模式试点,13幢楼宇内组建由企业代表、物业、职能部门等力量组成的“一长五员”队伍,累计人数约80余人。依托浙大校地合作,助力“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启动仪式。助力西湖区“和谐楼宇 增值助力”主题活动,打造楼宇善治示范点,全域13幢楼宇推行善治模式。开展42场品牌活动,包括支部互学互看、商圈楼宇资源推介会、楼宇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座谈、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宣推会、企业家交流沙龙、与商圈楼宇、企业联办活动等,激活商圈经济发展动能。共计刊登活动宣传报道22篇,其中省级8篇、市级3篇、区级平台11篇。 | 党建群团办公室(人大工作办公室) |
2 | 营商环境 | 做好区级各类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及房租补贴等扶持政策的申报和兑现。 | 已完成申报“专精特新”企业4家(杭州熹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十九楼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融至兴科技有限公司);申报2023年杭州市文旅专项资金1家(杭州月光宝盒旅行设计有限公司的马戏市集);2022年度第三批“两老改造”项目的扶持资金。 | 区域发展服务中心 |
3 | 楼宇产业 | 充分利用好西溪金谷、西溪谷新经济产业园等留用地项目的楼宇资源,着力招引数字经济、文化创意、金融科技等初创型企业 加快推进兰家湾留用地项目建设。 | 玉泉兰家湾项目:项目进入规划验收阶段的工程收尾阶段并开始推进规划“三测合一”的现场测绘工作。积极谋划楼宇物业招商激励政策,鼓励楼宇业主主动参与招商。着力推进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项目建设,同步推动人工智能领域项目的筛选与入驻。 | 区域发展服务中心 |
4 | 城市建设 | 完成求是曙光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积极打造省、市样板工程。 | 完成一体化方案市级评审,完成方案联审和规建例会,完成方案、扩初图、概算,待清单编制完成上财审。 | 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 |
5 | 城市管理工作 | 发挥“西湖道路卫士”等数智化监管手段,高标准提升城市五化水平,深入推进后亚运时期“美丽杭州”环境品质长效管理工作,完成环境整治、行走杭州、数字城管、西湖码等数智化监管平台事件流转处置。 | 数字城管案卷期限内结案,完成费用审计结算;环境整治限期内结案,完成费用审计结算。 | 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 |
6 | 平安建设工作 | 迭代“141”基层治理体系,优化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健全各方参与的网格治理机制,推动网格、综治、矛调三支队伍入格,探索推广房东网格。 | 街道迭代升级“协同处置二次闭环”机制,根据工作机制,发送交办单跟进调解。目前已完成协同事件90余件,达到处理、处置、处结、回访跟踪的闭环管理。截至目前灵隐街道警网协同共接收警情1300余件,签收、反馈率均达100%,辖区职能站所、社区反馈情况良好。 优化灵隐街道基层智治综合应用,截至目前,智治平台共收到事件2203件,同比去年7371件下降约70%,“警务协同”平台处置各类纠纷警情430余件,警情内容主要集中在劳资纠纷、家庭纠纷等方面,司法调解介入纠纷化解,警情结案率100%,调解成功率97%,发挥街道“小脑+手脚”队伍效用。 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深入优化1+3+N网格体系建设,结合网格、综治、矛调三支队伍力量,统一调度街道、社区、执法中队、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推动综合治理,对司法所、社区矛调室等司法力量进行整合,保证矛盾纠纷调解处置力量。 | 平安法治办公室(应急消防管理站) |
7 | 民生服务场所赋能增效 | 优化完善1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个民生综合体、“蜗牛之翼”就业支持服务站、善粮公社等民生服务场所运行机制,通过实施公益创投项目,联动业务条线,全年开展服务活动不少于300场。 | 1、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并于6月底开始试运营,浙大求是、曙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环境提升改造规划中。 2、各民生服务场所联动业务条线,累计开展活动510余场,服务11500余人次。 | 社会事务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