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00-4/2024-33500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11-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区支援合作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复函


 

黄桂悦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工业园提升改造,促进制造业迭代升级的建议》(第59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西湖规资分局,区住建局,区投促局,双浦镇,转塘街道,留下街道,云栖小镇管委会,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西湖城投集团,西湖投资集团,西湖云创集团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业功能区现状

西湖区现有工业功能区2个,片区面积8430亩。其中,西科园片区面积3180亩,工业用地78宗1967亩。共有工业企业2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家。云栖小镇片区面积5250亩,工业用地45宗1686.4亩。共有工业企业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

(一)加速提升改造,推动厂房有机更新。一是西科园板块。自2017年起,紫金港科技城启动西科园板块提升改造工作。制定下发《紫金港科技城(西科园区块)提升改造若干意见》,明确西科园区块58个工业地块项目列入提升改造名录。截至2023年底,拆除重建后西科园板块产业空间从存量56万方提升到134万方。二是云栖小镇板块。自 2011 年起,云栖小镇深度践行“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发展理念,先后对润丰、鹏辉、新辰云谷、澹海金座、金龙矿粉厂等小镇内15个老旧园区进行改造,腾转产业空间300余万方。

(二)制定建设标准,保障工业上楼条件。一是制定上楼标准。制定《西湖区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要求工业用地建设项目建筑平均层高不低于5m,且5m以上层高的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50%。鼓励“工业上楼” 建筑适当提升层高以提升厂房通用性。每个标准层应配置符合工业产业定位的一定荷载的货梯。建筑首层地面荷载不应低于1000kg/㎡,2-3层楼面载荷不应低于 800kg/㎡,4层及以上楼面荷载不应低于500kg/㎡。二是严把项目准入。制定项目准入评价体系,严格按照产业论证相关要求,将工业项目“上楼”作为论证的重要部分,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对应产业“上楼”标准。同时,开展项目评审制度,邀请技术专家、风投专家对项目可行性、成长性进行专业评审,对项目的“上楼”生产及产出效益进行把关。

(三)统筹资源利用,保障企业过渡空间。一是新建标准厂房。目前已由区属国企牵头打造云联、云中2宗工业标准厂房。总投资约19亿元,共计102.86亩,建成后将提供约25万方产业空间用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二是打造现有园区。由西湖云创集团牵头,重点选取信创产业园、浙财大金融科创园、谷尚智能、云创镓谷等4个园区,引进专业化第三方团队,学习相对成熟的园区运营模式和经营,打造信创、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特色产业标杆园区,为区内存量企业和新招引企业提供过渡空间。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落实政策保障服务。一是按照《杭州市工业功能区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以西科园、云栖小镇2大工业功能区为核心,制定《西湖区工业功能区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排定三年更新计划。二是按照《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工业上楼”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西湖区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文件,加强设计指导,落实审批保障服务工作,加快低效工业厂房改造提升。

(二)落实空间保障服务。一是进一步梳理全区现有工业厂房层高、承重以及产业承载力,建立产业空间资源图。按产业类型精准配对产业空间,量质并举,清退高耗低效企业,引育新质生产力企业。二是由区属国有企业牵头探索国有产业空间产业招引、租金降低减免等优惠政策,引领带动同区域社会化项目同步降低。同时,由云栖小镇、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出台企业招引优惠政策,对专精特新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企业予以租金减免和空间保障。

(三)创新一园一主业。厘清满足制造业企业过渡生产需求的楼宇空间,引导企业过渡与楼宇招商形成联动,达到稳企留企、提升活力、推动改造的良性循环;借力第三方机构资源深化渠道招商,布局海内外招商网络,组建招商、产业、服务全方位的“招商伙伴”阵容;围绕楼宇资源,细分产业引导,招引高端装备产业,依托入驻的浙江大学、浙江省各类平台,充分挖掘数字经济领域细分赛道招引项目,实现延链、补链。

(四)落实园区配套服务。开展园区主要道路综合改造、交通优化、开放空间升级等整治工作,更新公建配套设施功能,与建成园区的改造升级形成联动效应,符合城市更新风貌;完善产业配套,大力支持15%非生产性配套落地,围绕上下游产业人群和 产业业态,定制商业、休闲等服务配套功能,积极推动产业社区转型,提升园区的综合活力;依托省市区低效用地再开发新政,鼓励企业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厂房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补齐园区职住平衡短板。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吴之杭  联系电话:89510551

杭州市西湖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

2024年5月31日

 

索引号

00250200-4/2024-33500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11-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区支援合作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11-18 17:39

浏览次数:

黄桂悦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工业园提升改造,促进制造业迭代升级的建议》(第59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西湖规资分局,区住建局,区投促局,双浦镇,转塘街道,留下街道,云栖小镇管委会,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西湖城投集团,西湖投资集团,西湖云创集团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业功能区现状

西湖区现有工业功能区2个,片区面积8430亩。其中,西科园片区面积3180亩,工业用地78宗1967亩。共有工业企业2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家。云栖小镇片区面积5250亩,工业用地45宗1686.4亩。共有工业企业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

(一)加速提升改造,推动厂房有机更新。一是西科园板块。自2017年起,紫金港科技城启动西科园板块提升改造工作。制定下发《紫金港科技城(西科园区块)提升改造若干意见》,明确西科园区块58个工业地块项目列入提升改造名录。截至2023年底,拆除重建后西科园板块产业空间从存量56万方提升到134万方。二是云栖小镇板块。自 2011 年起,云栖小镇深度践行“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发展理念,先后对润丰、鹏辉、新辰云谷、澹海金座、金龙矿粉厂等小镇内15个老旧园区进行改造,腾转产业空间300余万方。

(二)制定建设标准,保障工业上楼条件。一是制定上楼标准。制定《西湖区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要求工业用地建设项目建筑平均层高不低于5m,且5m以上层高的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50%。鼓励“工业上楼” 建筑适当提升层高以提升厂房通用性。每个标准层应配置符合工业产业定位的一定荷载的货梯。建筑首层地面荷载不应低于1000kg/㎡,2-3层楼面载荷不应低于 800kg/㎡,4层及以上楼面荷载不应低于500kg/㎡。二是严把项目准入。制定项目准入评价体系,严格按照产业论证相关要求,将工业项目“上楼”作为论证的重要部分,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对应产业“上楼”标准。同时,开展项目评审制度,邀请技术专家、风投专家对项目可行性、成长性进行专业评审,对项目的“上楼”生产及产出效益进行把关。

(三)统筹资源利用,保障企业过渡空间。一是新建标准厂房。目前已由区属国企牵头打造云联、云中2宗工业标准厂房。总投资约19亿元,共计102.86亩,建成后将提供约25万方产业空间用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二是打造现有园区。由西湖云创集团牵头,重点选取信创产业园、浙财大金融科创园、谷尚智能、云创镓谷等4个园区,引进专业化第三方团队,学习相对成熟的园区运营模式和经营,打造信创、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特色产业标杆园区,为区内存量企业和新招引企业提供过渡空间。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落实政策保障服务。一是按照《杭州市工业功能区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以西科园、云栖小镇2大工业功能区为核心,制定《西湖区工业功能区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排定三年更新计划。二是按照《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工业上楼”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西湖区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文件,加强设计指导,落实审批保障服务工作,加快低效工业厂房改造提升。

(二)落实空间保障服务。一是进一步梳理全区现有工业厂房层高、承重以及产业承载力,建立产业空间资源图。按产业类型精准配对产业空间,量质并举,清退高耗低效企业,引育新质生产力企业。二是由区属国有企业牵头探索国有产业空间产业招引、租金降低减免等优惠政策,引领带动同区域社会化项目同步降低。同时,由云栖小镇、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出台企业招引优惠政策,对专精特新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企业予以租金减免和空间保障。

(三)创新一园一主业。厘清满足制造业企业过渡生产需求的楼宇空间,引导企业过渡与楼宇招商形成联动,达到稳企留企、提升活力、推动改造的良性循环;借力第三方机构资源深化渠道招商,布局海内外招商网络,组建招商、产业、服务全方位的“招商伙伴”阵容;围绕楼宇资源,细分产业引导,招引高端装备产业,依托入驻的浙江大学、浙江省各类平台,充分挖掘数字经济领域细分赛道招引项目,实现延链、补链。

(四)落实园区配套服务。开展园区主要道路综合改造、交通优化、开放空间升级等整治工作,更新公建配套设施功能,与建成园区的改造升级形成联动效应,符合城市更新风貌;完善产业配套,大力支持15%非生产性配套落地,围绕上下游产业人群和 产业业态,定制商业、休闲等服务配套功能,积极推动产业社区转型,提升园区的综合活力;依托省市区低效用地再开发新政,鼓励企业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厂房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补齐园区职住平衡短板。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吴之杭  联系电话:89510551

杭州市西湖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