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00-4/2024-33504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11-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区支援合作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39号提案的复函


 

邵文峰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探索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生态的建议》(第139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西湖云创集团、云栖小镇管委会、区科创投、区投促局、区科技局、区委人才办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现实基础

西湖区拥有浙江省最早布局空天信息的特色产业平台,即云栖小镇。近几年西湖区在云栖小镇先后培育了阿里云、数梦工场、政采云、新华智云等一大批本土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实现国家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智元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715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电金信等大平台大载体先后落地,形成了央地融合协同创新的新局面。截至目前,小镇已经集聚涉及空天信息产业生态企业200余家,培育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正在全力打造全省首条百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链。

(一)特色产业优势鲜明。西湖区按照“集群化、高端化、融合化”的发展思路,以西湖大学云栖校区和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的“双翼驱动”,通过落实“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推动空天信息与军民融合、智能制造产业互为促进,融合发展,构造一体化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二)产业培育取得突破。西湖区通过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集团等央企的紧密合作,大力发展空天信息、智能制造等新产业链条,构建起了“空天地海、数据融合”的产业生态。通过引进和培育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了空天信息产业链,涵盖了从卫星制造、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等多个环节,在空天信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三)高端平台加快落地。西湖区坚持培育和招引双轮驱动,持续建设高端科技平台,已建设“117N”实验室体系,围绕乾元、智元、航天五院杭州中心、西湖实验室、国科大杭高院等高能级平台,制定平台“轮值主席”制度,搭建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源的互通桥梁,共同探索“创新策源+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成果转化路径,积极争取国家级、省市级试点工程。

(四)高端人才加速汇集。西湖区以西湖英才引智工程为引领,实施国家、省市各级重大人才工程。集聚了孙家栋、王坚、施一公、王建宇等国内外院士25人(柔性引进),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61人、省级“海外引才”计划91人,市级“海外引才”44人,杭州市高层次人才1200余人,创新能级不断提升,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平台和人才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高能级创新平台联动

加强与国家实验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国家战略创新力量联动。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商业航天领域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鼓励申报国家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对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产业基地、华宇航天等已落地项目,深化项目落地服务的同时联动对接更多航天“国家队”,促进航天尖端技术成果向商业航天领域的转移转化。

(二)培育民营商业航天力量

支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专精特新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形成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加快培育和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联动国科大,培育打造商业航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高校和企业联动参与专利转化,每年推动企业受让高校专利不少于15件,进一步畅通技术要素流转渠道,实现量质并举、能级跃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化兼并重组、提高产能,强化上市辅导,加快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商业航天领域上市企业。

通过市场化方式,积极开展商业航天相关产业用地做地开发、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积极招引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西湖落地,与已落地航天单位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的发展格局,打造西湖商业航天特色园区。

(三)组建资金池助推产业融资

争取联合中国兵装集团南方德茂资本组建空天信息基金,赋能区内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推动商业航空企业在区内聚集,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精准、高效、便捷开展融资对接,帮助企业对接债权、股权等多样化融资方案。用好20亿元JMRH专项基金,在航天国防领域给予融资支持。

梳理适合航空航天企业申报的科技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持续投入并增长显著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对新认定的研发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聚焦新经济新技术领域,对符合条件的高成长性企业实施“飞天计划”政策扶持,给予三年最高3000万元研发补助和820万元房租补助。

(四)建设人才队伍引培后备力量

深化“西湖英才计划”提能升级,完善遴选机制、扩大支持规模、优化支持结构,与西湖区“飞天计划”“高校经济新政”“招商合作伙伴计划”等政策叠加发力,支持航天产业人才项目加快发展。加强航天领域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创业团队来浙江发展,在相关人才表彰、奖励中予以优先支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快航天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强化与航天系国企、央企对接,引进体系内的专业技术人才、商业运营人才。

(五)推动高水平科创智谷建设

为促进产业发展在空间上集聚,西湖区计划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动能强劲的空天信息科创谷,打造“一区三地”,即全省空天信息发展先导区、全国商业航天核心单机部组件研制生产基地、太空人工智能首发地、太空云计算国际组织策源地。4年内共计筹集不少于2亿的资金用于空天信息科创谷内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人才服务以及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集聚全省资源,链接全球资源成立并运转国际太空云计算联盟,在谷内常设秘书处,聚焦“天脑”领域,促进国际前沿交流,延伸对外交流触角。积极承接国家航天日活动,办好云栖大会、空天信息大会等品牌盛会,培育商业航天产业的创新氛围。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邵琛君,联系电话:89510550)

区发改经信局

2024年5月8 日

 

索引号

00250200-4/2024-33504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11-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区支援合作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39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11-18 17:49

浏览次数:

邵文峰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探索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生态的建议》(第139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西湖云创集团、云栖小镇管委会、区科创投、区投促局、区科技局、区委人才办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现实基础

西湖区拥有浙江省最早布局空天信息的特色产业平台,即云栖小镇。近几年西湖区在云栖小镇先后培育了阿里云、数梦工场、政采云、新华智云等一大批本土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实现国家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智元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715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电金信等大平台大载体先后落地,形成了央地融合协同创新的新局面。截至目前,小镇已经集聚涉及空天信息产业生态企业200余家,培育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正在全力打造全省首条百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链。

(一)特色产业优势鲜明。西湖区按照“集群化、高端化、融合化”的发展思路,以西湖大学云栖校区和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的“双翼驱动”,通过落实“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推动空天信息与军民融合、智能制造产业互为促进,融合发展,构造一体化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二)产业培育取得突破。西湖区通过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集团等央企的紧密合作,大力发展空天信息、智能制造等新产业链条,构建起了“空天地海、数据融合”的产业生态。通过引进和培育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了空天信息产业链,涵盖了从卫星制造、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等多个环节,在空天信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三)高端平台加快落地。西湖区坚持培育和招引双轮驱动,持续建设高端科技平台,已建设“117N”实验室体系,围绕乾元、智元、航天五院杭州中心、西湖实验室、国科大杭高院等高能级平台,制定平台“轮值主席”制度,搭建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源的互通桥梁,共同探索“创新策源+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成果转化路径,积极争取国家级、省市级试点工程。

(四)高端人才加速汇集。西湖区以西湖英才引智工程为引领,实施国家、省市各级重大人才工程。集聚了孙家栋、王坚、施一公、王建宇等国内外院士25人(柔性引进),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61人、省级“海外引才”计划91人,市级“海外引才”44人,杭州市高层次人才1200余人,创新能级不断提升,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平台和人才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高能级创新平台联动

加强与国家实验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国家战略创新力量联动。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商业航天领域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鼓励申报国家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对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产业基地、华宇航天等已落地项目,深化项目落地服务的同时联动对接更多航天“国家队”,促进航天尖端技术成果向商业航天领域的转移转化。

(二)培育民营商业航天力量

支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专精特新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形成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加快培育和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联动国科大,培育打造商业航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高校和企业联动参与专利转化,每年推动企业受让高校专利不少于15件,进一步畅通技术要素流转渠道,实现量质并举、能级跃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化兼并重组、提高产能,强化上市辅导,加快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商业航天领域上市企业。

通过市场化方式,积极开展商业航天相关产业用地做地开发、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积极招引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西湖落地,与已落地航天单位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的发展格局,打造西湖商业航天特色园区。

(三)组建资金池助推产业融资

争取联合中国兵装集团南方德茂资本组建空天信息基金,赋能区内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推动商业航空企业在区内聚集,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精准、高效、便捷开展融资对接,帮助企业对接债权、股权等多样化融资方案。用好20亿元JMRH专项基金,在航天国防领域给予融资支持。

梳理适合航空航天企业申报的科技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持续投入并增长显著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对新认定的研发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聚焦新经济新技术领域,对符合条件的高成长性企业实施“飞天计划”政策扶持,给予三年最高3000万元研发补助和820万元房租补助。

(四)建设人才队伍引培后备力量

深化“西湖英才计划”提能升级,完善遴选机制、扩大支持规模、优化支持结构,与西湖区“飞天计划”“高校经济新政”“招商合作伙伴计划”等政策叠加发力,支持航天产业人才项目加快发展。加强航天领域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创业团队来浙江发展,在相关人才表彰、奖励中予以优先支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快航天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强化与航天系国企、央企对接,引进体系内的专业技术人才、商业运营人才。

(五)推动高水平科创智谷建设

为促进产业发展在空间上集聚,西湖区计划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动能强劲的空天信息科创谷,打造“一区三地”,即全省空天信息发展先导区、全国商业航天核心单机部组件研制生产基地、太空人工智能首发地、太空云计算国际组织策源地。4年内共计筹集不少于2亿的资金用于空天信息科创谷内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人才服务以及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集聚全省资源,链接全球资源成立并运转国际太空云计算联盟,在谷内常设秘书处,聚焦“天脑”领域,促进国际前沿交流,延伸对外交流触角。积极承接国家航天日活动,办好云栖大会、空天信息大会等品牌盛会,培育商业航天产业的创新氛围。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邵琛君,联系电话:89510550)

区发改经信局

2024年5月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