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00250200-4/2024-33506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11-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区支援合作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55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11-18 17:52
浏览次数:
俞晶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我区“一核两翼三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建议》(第155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科技局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你们提出的打造“一核”:构建以数字技术赋能为引擎的西湖区特色产业集群;壮大“两翼”:以数字创意业、人才赋能,实现产业融合双向突破;释放“三驱动”:提升金融供给、政策保障和数据要素效能等建议,我们会同各会办单位认真分析,结合目前西湖区的实际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构建以数字技术赋能为引擎的西湖区特色产业集群 方面
1、加强顶层设计规划。2023年,区发改经信局会同省工信研究院结合西湖区资源禀赋、空间布局和产业特征,研究形成西湖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并深入调研摸清全区数字经济底数,围绕数实融合、智能物联生态圈建设等课题,对我区集成电路、空天地海等数字经济相关重点产业赛道、重要平台分布、今后发展方向等进行系统性、前瞻性规划,明确今后工作重点方向,多维度推进数字经济产业能级跃升。同时,我区依托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等资源禀赋,着手布局人工智能发展蓝图,围绕“人工智能-AI赋能新型工业化”方向制定西湖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创建方案,成功入选省经信厅2024年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名单。
2、深化高校策源驱动。西湖区将以环大学创新圈建设作为“主抓手”,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以高校院所为创新源,规划布局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环小和山创新创业圈、环云栖创新生态圈、环之江文化创新圈、环老文教创新创业圈的“科创五环”,实现创新策源热力辐射扩散,“五圈共荣”蓄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再造新优势。我区全面升级区校战略合作,依托高校校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加快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西湖特色产业的培育,推动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持续放大创新效能,支持其承担国家战略科研任务和重点项目研发,催生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和战略产品,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力争成果项目在创新生态圈的转化落地。紫金港科技城依托浙江大学和西湖大学两大智源,谋划布局人工智能、数字医疗、云计算、区块链等未来产业,常态化举办科技生态节,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落地。
3、提升成果转化载体。西湖区持续深化“一链一院一基地”模式,即通过与浙大计算机学院、浙大电气工程学院等的合作,建立“一个产业链+一个二级学院+一个转化基地”的模式。支持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等新型产学研基地做精做强。加强与知名投资机构等合作,探索“知名投资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创新研究院”运营模式,打造科技、金融、产业一体的新型孵化空间;支持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西投绿城·云漫里,打造未来产业孵化载体。
4、培育专精特新梯队。西湖区聚焦“培大优强”,全力打造优质企业梯队,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9家。今年我局将对照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名单,排定区内潜力“小巨人”企业,建立小巨人种苗库,逐一对接指导,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诊断咨询服务,并依托工信部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省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及我区重点产业链打造等,积极引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此外,我区聚焦产业数字化,持续推进“未来工厂”项目、数字化改造“攻关”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产业数字化项目的建设。支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涂鸦智能,打造智能家居产业链,支持省级工业互联网创建平台—永创智能,打造智能包装行业产业链。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鼓励阿里云、海拍客等平台企业优化自身业务,加快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由消费型平台向生产型平台转变,与区内优质制造资源展开合作,发展“组织型制造”新模式,大力构建数字化产业链体系。杭州涂鸦入选2024年度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带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5、完善数字人才培训。区人社局持续优化“工匠学堂-新就业群体学习专区”,立足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加快引进、培育优质数字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发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数据库运行管理等线上数字技能特色培训课程,促进数字领域人才供给量质双升。指导支付宝、腾讯魔乐等企业持续优化数据库运行管理员等3项数字工种人才测试题库,推广区块链应用操作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一试双证”,加速推进数字技能类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进一步畅通数字职业工种认定渠道,培育具备本领域专业素质又掌握数字技能的复合型“数字工匠”。
二、以数字创意业、人才赋能,实现产业融合双向突破方面
1、政校行企联合共育青年人才。区人社局迭代更新西湖区大学生双创“启明星”计划,发挥西湖区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区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作用,联动镇街平台与辖区高校加强合作,多种形式开展数字经济领域、文创艺术领域青年人才交流活动;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无偿资助、创业经营场所房租补贴等政策支持数字经济等领域大创项目发展,对特别优秀的数字经济领域创业人才推荐纳入杭州市大学生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涵养数字经济青年人才底蕴。
2、强链补链擦亮文创产业名片。西湖区聚焦数字文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和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这两大国家级基地作用,开展产业链条精准招商行动,结合文化数字化发展趋势,以强链补链为方向进行分析,锚定影视、动漫、游戏、设计、元宇宙5大赛道,网络影视、游戏、动漫、虚拟影像科技、直播电商、建筑设计、数字文旅等方面,进一步叠加各类空间要素、政策资源,营造产业集聚发展优良环境,招引培育一批富有创造力的数字文化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高地”。艺创小镇落地全国首家网络影视艺术指导中心,前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亲自为中心揭牌,集聚国家、省、市三级视听行业权威机构,为小镇视听企业提供权威的事先审查指导服务。
3、重点平台完善为企服务机制。我区艺创小镇专门成立“为企服务中心”,建立网格化助企成长机制,系统梳理数字文创企业名单并进行分类管理,积极修订小镇政策,提升对数字文创和产学研转化的扶持力度,精准提供政策解读、人才招引等多元产业服务,以“C艺O下午茶”为载体,打通企业人力、项目等资源对接渠道,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今年以来,艺创小镇累计走访企业1400家次、为企解决问题120个,网络影视艺术指导中心累计组织专题研讨、培训、沙龙等活动58次,惠及视听企业300余家,积极为企业兑现艺创小镇产业政策和视听政策,惠及126家企业超1700万元,为数字创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提升金融供给、政策保障和数据要素效能方面
1、落实政策保障。西湖区近两年来加强顶层设计,出台《西湖区关于打造元宇宙产业高地的扶持意见》、《西湖区关于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意见》、《西湖区关于促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意见》三大产业政策,围绕集成电路、区块链、元宇宙等符合区内数字经济行业阶段、具有一定引领作用的领域,对企业营收突破、研发投入等给予政策支持。2023年11月,以“打造智算高地”为目标,出台《西湖区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发送算力券支持企业使用智算算力,为企业创新减负赋能。
2、强化金融生态。2023年以来,区商务局抢抓北交所“深改19条”新政和全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政策窗口,高站位协调统筹推进全区资本市场建设,联合部门、金融顾问和交易所专家走访对接各类拟上市企业50家,开具合规证明协调函154份,协调解决实际问题6个,为12家企业兑付“凤凰行动”补助2130万元,相关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区科创投致力于为科创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赋能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空天信息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集群。截至2023年末,区科创投已审批投资数字经济产业企业24家,投资总额1.68亿元,带动社会融资15.69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杠杆达9.34倍。其中,已培育独角兽(准独角兽)9家。未来,区科创投将以产业基金为重要抓手,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强力推动数字化产业培育,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丰富专业化数字经济投融生态。西溪谷释放“以商招商”的乘法效应,激发瑞谷拜特、纯白矩阵、北大燕园等运营公司、金融机构、招商伙伴的“急先锋”“桥头堡”功能;云栖小镇引入区中科系、富浙系、银杏谷等社会资金,形成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项目投资有效接续;紫金港科技城谋划与杭州资本、杭金投基金等的合作机会,借助资本力量撬动资源集聚,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隐形冠军”、总部型企业。
3、提升数据支撑。近年来西湖区数据资源管理局持续推进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基础数据支撑能力,为深化数据要素改革提供支撑。依托“西湖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数据探查工具,开展常态化公共数据归集治理,通过数据探查模块,将数据归集由各部门被动推送变为主动抓取,确保公共数据按期更新。以需求为导向,加快国家、省公共数据的回流共享,进一步夯实区一体化平台数据底座。2023年,西湖区已完成581个区级目录归集并上架,公共数据目录总数达2813个,新增数据归集量8.3亿条,公共数据总量突破20亿条,构建了行业数据智能平台底座。2023年,区数据资源局会同各单位联合研究探讨《西湖区2023年度拟开放数据目录清单》确立可开放数据目录共178个,对可开放数据目录依托“西湖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进行数据转换、数据脱敏,确保数据安全,统一开放至“杭州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截止2023年底,西湖区新增完成开放数据目录110个,新增数据总量达1076.8万条,开放数据目录总量达350条,数据总量达1.26亿。计划2024年新增完全开放数据目录50条,全区开放目录总数达400条,新增数据容量达3000万条。2024年初,区数据资源局为加快推动《“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组织展开“数据要素X”交流会,聚焦《行动计划》明确的12个行业领域,征集优秀典型案例,邀请企业对已建成优秀场景展开交流。截至目前已有5家企业上报的7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场景预案,西湖区数据资源局将会同专家深度沟通公共数据与企业上报预案场景融合的可行性,并对现阶段各地开展的一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典型案例进行了逐一分析,全力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推广。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魏佳婕 联系电话:89510548
区发改经信局
2024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