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13-5/2024-33723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11-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民政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闭6号建议的复函


 

虞欣幸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闭会期间提出的《关于构建我区老年食堂长效运营机制的建议》(闭6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商务局(金融办)、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拓展服务范围。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市春雨计划、《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推动社区食堂建设的指导意见》(杭民发〔2024〕15号)等有关要求,积极推动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升级。一是拓展服务人群。全区112家老年食堂中,已有93家面向全体市民开放,特别在双职工家庭、单身青年集聚的办公、生活区域,如天目里商圈、黄龙商圈、蒋村商务中心、东信和创园、天堂软件园等园区、街区以及古荡、文新、留下、蒋村、三墩等城中村区域配置面向全人群开放的社区(老年)食堂。二是拓展助餐时间段。通过增加餐次、延长营业时间,照顾不方便做饭的职工家庭等,如翠苑一区老年食堂等38家食堂提供一日三餐服务,51家食堂提供中餐和晚餐,20家食堂上线外卖平台提供送餐服务,部分食堂尝试共享厨房、夜宵、24小时营业等服务。三是拓展菜肴口味。考虑到中青年和老年人在吃饭口味上、习惯上存在差异,引导老年食堂丰富菜品,努力满足辖区市民的口味需求。如蒋村街道蝶园社区老年食堂、古荡街道金秋家园老年食堂等分时段保障老年人和年轻人用餐习惯。四是拓展优惠人群。目前87家老年食堂对新市民中的老年人实行与户籍老年人同样的“八七五”优惠折扣(60-79岁8折、80-89岁7折、90岁及以上5折)。27家老年食堂对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建筑工人等实行相应的就餐优惠,如古荡街道莲花社区老年食堂推出外卖小哥10元优惠套餐、灵隐街道夕阳红膳厅给予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低廉的菜价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老年助餐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要求,按计划完成20余家老年食堂新增任务,年底前基本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农村地区15分钟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同时继续发挥社区(老年)食堂的养老服务和为民服务的公益属性,在满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让全体社区居民得实惠。

二、关于多元资金保障。目前部分民营企业、集体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对我区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运营均有一定参与。全区112家老年食堂中,民营企业承担或部分承担房租、装修的比例已达63.6%,节约政府投入约1309万元;21家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担老年食堂建设;区老龄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和遐龄荟、新丰小吃等38家企业以及乡贤等爱心人士通过资助、让利等途径,在全区老年食堂开展“暖心一餐饭”活动,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提供“一碗长寿面”“一份团圆餐”等助餐慈善项目。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通过财政投一点、集体担一点、社会捐一点、家庭出一点等方式,进一步减少社区(老年)食堂对政府投入的依赖,提高社区(老年)食堂的可持续运营能力。

三、关于促进均衡发展。近年来,我区老年食堂运营呈现一定的连锁化、品牌化趋势,已有34家老年食堂由企业(社会组织)连锁运营,如大隐健康连锁运营了文新街道及周边8家老年食堂,绿城餐饮依托“大物业”机制运营了翠苑街道5家老年食堂;巾帼西丽(遐龄荟)运营了双浦镇三分之二(11家)的公建老年食堂,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助餐难题;友春配送、破界者餐饮等利用自有农副产品供应链,为西湖区20余家老年食堂提供优惠食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老年食堂连锁化运营和标准化建设,结合全省“爱心卡”工作,计划在全区老年食堂布局新一代智慧助餐平台,统一规范老年食堂名称为“西湖·幸福食堂”,统一“金勺子”形象标识,同时引导更多郊区、农村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努力让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在西湖区吃的更方便、吃的更实惠。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戴孟裕,联系电话:0571-89511031)

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

2024年11月25日

 

索引号

00250213-5/2024-33723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11-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民政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闭6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11-27 10:18

浏览次数:

虞欣幸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闭会期间提出的《关于构建我区老年食堂长效运营机制的建议》(闭6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商务局(金融办)、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拓展服务范围。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市春雨计划、《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推动社区食堂建设的指导意见》(杭民发〔2024〕15号)等有关要求,积极推动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升级。一是拓展服务人群。全区112家老年食堂中,已有93家面向全体市民开放,特别在双职工家庭、单身青年集聚的办公、生活区域,如天目里商圈、黄龙商圈、蒋村商务中心、东信和创园、天堂软件园等园区、街区以及古荡、文新、留下、蒋村、三墩等城中村区域配置面向全人群开放的社区(老年)食堂。二是拓展助餐时间段。通过增加餐次、延长营业时间,照顾不方便做饭的职工家庭等,如翠苑一区老年食堂等38家食堂提供一日三餐服务,51家食堂提供中餐和晚餐,20家食堂上线外卖平台提供送餐服务,部分食堂尝试共享厨房、夜宵、24小时营业等服务。三是拓展菜肴口味。考虑到中青年和老年人在吃饭口味上、习惯上存在差异,引导老年食堂丰富菜品,努力满足辖区市民的口味需求。如蒋村街道蝶园社区老年食堂、古荡街道金秋家园老年食堂等分时段保障老年人和年轻人用餐习惯。四是拓展优惠人群。目前87家老年食堂对新市民中的老年人实行与户籍老年人同样的“八七五”优惠折扣(60-79岁8折、80-89岁7折、90岁及以上5折)。27家老年食堂对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建筑工人等实行相应的就餐优惠,如古荡街道莲花社区老年食堂推出外卖小哥10元优惠套餐、灵隐街道夕阳红膳厅给予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低廉的菜价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老年助餐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要求,按计划完成20余家老年食堂新增任务,年底前基本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农村地区15分钟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同时继续发挥社区(老年)食堂的养老服务和为民服务的公益属性,在满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让全体社区居民得实惠。

二、关于多元资金保障。目前部分民营企业、集体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对我区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运营均有一定参与。全区112家老年食堂中,民营企业承担或部分承担房租、装修的比例已达63.6%,节约政府投入约1309万元;21家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担老年食堂建设;区老龄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和遐龄荟、新丰小吃等38家企业以及乡贤等爱心人士通过资助、让利等途径,在全区老年食堂开展“暖心一餐饭”活动,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提供“一碗长寿面”“一份团圆餐”等助餐慈善项目。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通过财政投一点、集体担一点、社会捐一点、家庭出一点等方式,进一步减少社区(老年)食堂对政府投入的依赖,提高社区(老年)食堂的可持续运营能力。

三、关于促进均衡发展。近年来,我区老年食堂运营呈现一定的连锁化、品牌化趋势,已有34家老年食堂由企业(社会组织)连锁运营,如大隐健康连锁运营了文新街道及周边8家老年食堂,绿城餐饮依托“大物业”机制运营了翠苑街道5家老年食堂;巾帼西丽(遐龄荟)运营了双浦镇三分之二(11家)的公建老年食堂,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助餐难题;友春配送、破界者餐饮等利用自有农副产品供应链,为西湖区20余家老年食堂提供优惠食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老年食堂连锁化运营和标准化建设,结合全省“爱心卡”工作,计划在全区老年食堂布局新一代智慧助餐平台,统一规范老年食堂名称为“西湖·幸福食堂”,统一“金勺子”形象标识,同时引导更多郊区、农村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努力让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在西湖区吃的更方便、吃的更实惠。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戴孟裕,联系电话:0571-89511031)

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

202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