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00250220-7/2024-33742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11-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司法局(区行政复议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人大十六届三次会议代表闭会第5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11-29 10:30
浏览次数:
刘恩代表:
您在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律师事务所深度参与共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促进“两个健康”的建议》(闭5)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关于律师事务所深度参与共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促进“两个健康”的建议》聚焦律师事务所深度参与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和深化“千所联千会”机制,在强化区域协同、精准对接需求、强化法治保障、推进数字化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
二、关于“强化区域协同,深化‘千所联千会’机制”的建议
(一)加强联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西湖区工商联落实区法院与区工商联签订的《关于建立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合作机制的框架协议》,执行联席会议机制,会同区法院以及入驻律所召开市场化解纷联席会议,针对市场化解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共同推动市场化解纷机制的完善与实施。发挥辖区律所作用,11家律所与11家商会签订协议,参与商会调解6场。在万物生长·西湖独角兽创新生态大会上,杭州市律师协会西湖分会签订专项企业服务计划,全方位提供精准定制服务,助力律师行业主动融入全区经济发展大局。
(二)统筹谋划协调,协同服务企业。深化“千所联千会”活动,引导党代表工作室、青年志愿法律服务团等进园区、商圈、企业,建立常态化律企沟通机制,防范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常态化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搭建律企协作平台,推动律师服务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170余名村社法律顾问主动融入“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开展法治体检1305次,参与纠纷调解300余次,培训村社法律明白人700余人次,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2场次,服务各镇街企业120余家,为“枫桥经验”生动实践提供法治保障。
三、关于“精准对接需求,提升服务质效”的建议
(一)建立需求反馈机制。通过走访企业、法律服务平台企业诉求分析等方式,梳理出企业普法宣传、纠纷化解、合规辅导、涉外法律资源支持等法律需求,发挥法律资源优势,打造“线上直播+线下学堂”的惠企普法矩阵,组建涉外法治人才库,为辖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涉外法律咨询服务。培育“法韵西湖”“智仁说法”“法小翠”等直播品牌,开展“法雨春风 法企同行”专题普法直播,依托“西湖企业大讲堂”“西湖非公学堂”等平台,为初创企业、成长型企业及互联网企业“量身定制”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税务合规等主题的法治培训课程。截至目前,开展相关培训26场次,覆盖企业600余家,惠及5200余人,提供涉外法律服务2000余件次。
(二)优化为企服务模式。组织律师为企业提供“菜单式”释法服务、“远程式”在线服务、“会诊式”专家服务。创新构建“3+N”(区司法局+区法院+区工商联)解纷模式,成立西湖区商会调解中心,探索以律师调解组织及民办非企业调解组织为主的市场化解纷机制。依托商会调解中心,与2家入驻律所联络站共同开展法律服务进商会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法律服务进商会活动4期,发放宣传资料9200多份,覆盖近200家企业。引入西湖调解平台系统,通过专网专线确保商事调解的高效与安全,两家律所的调解员在调解中心轮流值班开展调解工作,为企业提供及时、专业的纠纷化解服务,有效促进了商事纠纷的快速解决。
四、关于“强化法治保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加强法治宣传。一是加强法治保障,主动靠前服务。依托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拓展站点以及12348线上服务平台、普法直播平台,开展助企普法宣传。推进“云端普法”进园入企行动,成立“云端普法”进园入企工作小组,构建市、区、园、企四级“微信普法矩阵”,组建由5名青年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为凤凰创意大厦实时提供9项法律服务和4项增值式法治服务,覆盖150家企业1500人。区司法局联合区审管办开展多场“为企办实事”“行走的办事大厅”百场助企活动暨政务服务“六办六进”服务活动20余场,惠及企业百余家。二是畅通政企沟通,拓宽交流渠道。举办法治增值服务进商会活动,邀请互联网产业合规中心成员北京植德(杭州)律师事务所、区政府法律顾问就平台企业个人信息保护、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展合规培训。三是完善合规体系,把关指导企业。出台《互联网平台企业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指引》,为企业梳理规则、划出红线、明确底线,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税务合规”等主题合规培训,累计参训企业90余家。编制《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合规指引》,激发企业合规内生动力。编印《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单行本、解读手册,在法律援助窗口、增值化服务法治专区放置。今年以来,共开展法治合规体检活动21场次,指导90余家企业开展预防性合规自查。
(二)完善法律服务资源库。在西湖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增值服务法治板块,统筹相关部门和社会侧单位,梳理形成涉企法治服务事项清单18大类77项,其中政府侧服务41条,市场侧服务36条。创新“政府搭台、三侧协同、企业自主”的法治增值服务新模式,通过全省首个AI助企平台(西湖企服平台),实时智能解答、拆解企业诉求,融合浙里办APP公共法律服务专区,实现企业诉求“接诉即办、限时速办、全量通办”。建立由专业律师、人民调解员、普法联络员、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企业法律明白人、AI西小服助企专员等组成的助企法律服务队。
五、关于“推进数字化建设,提升服务便捷性”的建议
(一)完善线上服务平台。优化“西湖企服”平台,法治服务事项全量上线平台,AI西小服提供智能问答超3.5万条。推广浙里办APP公共法律服务专区,融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体检等功能,今年以来,为企业提供各类涉法服务5400余件次。
(二)推广远程法律服务。区司法局在全区11个镇街、西湖区看守所、西溪谷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点、省老年大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增值服务法治专区配备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机共17台。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打造“1+3+N+1”(1个12348平台、3级实体平台、N个服务场所、1个AI助企服务平台)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网络,整合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服务资源,开展远程法律服务,构建全时空、全领域、全业务、全融合、全闭环“五全”(5A)服务机制。
六、关于“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的建议
(一)强化律师队伍建设。加强青年律师培养,成立西湖区律师行业10个专门委员会和20个专业委员会,率先成立杭州唯一一个标志西湖区涉外法律服务能力的“青年(涉外)律师人才”专委会。联合团区委延续开展评优评先活动,遴选21名党性强、业务精、热心公益的优秀青年律师获评第三届西湖区“扬帆之星——公益新星、专业新星”。举办首届西湖区青年律师技能比武大赛,全面提升青年律师业务能力。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联合区人大、区委统战部、团区委等率先举办外语演讲比赛。成立西湖区青年(涉外)律师成长学院,发布西湖区涉外法治人才库,公布了西湖区涉外法治人才库涉外律师名单、涉外仲裁员名单、涉外调解员名单涉外律所名单。选送6名有涉外经验、通晓国际文化的青年律师赴英国伦敦大学研学涉外法治;选送6人参加涉东盟区域法律服务专题培训;选送5人参加涉外仲裁业务培训班学习;选送8家律所服务省商务厅国际法律服务联盟;选送3人参加2024年涉外法律服务同堂培训班;选送9名青年律师参加2024年全省青年律师政治素养提升培训班;选送12名优质青年律师参加2024年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聘请21名青年律师为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第六期青峰人才学院卓越法学班成长导师;选树7个基层党组织进入杭州市律师行业党建示范点培育名单;选送8名党员律师及2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律师行业“两优一先”。
(二)开展专题法律培训。举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理论与实践专题交流会等专业培训、业务交流活动;举办“公平竞争审查与监督机制建设”专题研讨会,为规范政府行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借鉴;举办涉外法治律企人才同堂联动培训暨律企同堂·法护营商活动,在服务新质生产力中输出法治智慧,助力企业安全“出海”;举办西湖区青年律师成长大会,通过“引领篇、专业篇、风采篇”等活动,展现青年律师的党性修养、专业技能及多才多艺,生动写照律师“公益故事”。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将继续围绕区域协调、需求对接、营商保障、数字建设、人才培养五个方向做好重点工作。一是统筹区域协调。与区工商联、市律协西湖分会加强沟通协助,将“千所联千会”机制与“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紧密结合,建设拓展点,整合律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协同推动作用,持续输出多元、便捷、高效法律服务。二是精准对接需求。持续优化法治增值服务实效,深化为企办实事,加强部门协调联动,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确保法治服务与企业需求的紧密契合。以合规指导、企业大讲堂、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园区和云端普法为载体,为企业提供多元增值法律服务。三是保障营商环境。在服务营商环境中输出法治动能,做好法治化增值服务事项,加大为企办实事工作力度,开展涉外法律服务专项活动,发挥“云端普法”直通直达优势,为企业提供多元增值法律服务。开展文明执法专项提升行动,指导相关单位动态调整“不罚”“轻罚”事项清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获得感。继续深入推进生产服务业发展,推荐律师参与行业建设、社会治理,担任政府机关法律顾问、“两代表一委员”等,建言献策,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四是完善数字建设。融合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和为企服务线上平台功能,有效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发挥公共法律服务智能自助机作用,开展远程法律服务,方便企业群众获取法律服务。突出在线法律服务特色,持续擦亮“法韵西湖”普法直播品牌,发挥微信普法矩阵功能,积极发送普法案例和普法课堂,提高普法宣传覆盖面。五是加强人才培养。继续搭建平台,通过举办西湖律师发展大会、律师职称培训、研讨等活动,加强律师人才的培养。依托西湖区律师行业各专委会力量,把律师的个体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讲好西湖律师故事,提高西湖区律师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王玲玲,联系电话:89511354)
杭州市西湖区司法局
202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