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3年,蒋村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印发西湖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西依法办〔2023〕2号)的相关内容,按照《浙江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要求,紧紧围绕“美丽蒋村”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了法治政府建设。现将街道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特色亮点
(一)树立法治思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街道成立了蒋村街道依法治街道委员会,由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副组长,做到责任明确、工作落实。二是强化监督保障。今年以来,签订街道、基层党组织“两级责任清单” 62份,运用“第一种形态”提醒谈话2人、批评教育2人,处置问题线索14件,立案11件,党内警告6人,留党察看2人,政务警告2人,开除党籍1人。开展各类工作督查111次,发现问题57个,提出意见建议12条并督促整改。三是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街道确定专人负责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法律宣传活动,组织法律服务。街道今年新招录法制专员1名,负责大综改相关工作。目前,街道共有法学本科及以上在编人员3名,且均从事法治建设相关工作。
(二)加强制度保障,做好合法审查
一是健全审查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街道完善审查目录,以清单方式明确依法行政审查范围,主要包括街道政策文件、街道合同、政府信息公开、复议案件答复等。今年以来共审查49项合同,排查2010年以来的办事处发文980件,清理出拟废止文件5份。街道积极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今年以来,街道区政府信息公开网址平台共主动公开信息25条,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2件、行政诉讼4件。二是健全组织架构,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今年以来共化解网上信访案件405件,化解信访积案数4件。三是助企纾困。街道积极为各个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依托蒋村物业联盟,多次为辖区企业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体检。
(三)加强依法行政,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人防技防,城市管理更精准。街道通过矛调中心监控智慧平台监控巡查+语音喊话,实现人机联动,提高巡查管控效率和质量。今年以来蒋村中队重点查处无证经营一般案件已达173起,为全区首位。经中队持续打击,流动于辖区长期从事夜间无证经营者从90余摊降至约30余摊。二是优化营商,柔性执法显温度。建立前置帮扶机制,主动协助新建园区楼宇、综合体、商铺,对店招牌、户外广告、户外促销等审批事项精准对接,贴心指导,加速审批流程,助力企业发展。全面推行行政处罚文书的电子送达,通过电子送达,当事人在手机上便可完成线上签收文书、缴款,真正实现了为执法提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蒋村中队已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发送各类法律文书300余份。三是勠力综改,基层治理开新篇。通过探索具有蒋村样本的渣土管控“蒋村技战法”、枫桥式矛盾化解机制、零接触执法办案模式等,逐步提升基层中队的应急处突功能、信访化解能力、执法办案效能,努力提高蒋村辖区基层治理水平。蒋村执法中队获评“2022年度浙江省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获得“2022年度杭州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工作集体嘉奖”。
(四)积累实践经验,探索法治品牌
一是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创新完善“六个一”工作法,不断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助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托“一套健全的机制、一个贯通的平台、一张360的圆桌、一个阳光议事厅、一群专业普法员、一批专业的组织”一体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拓展法治文化阵地的空间维度,实现干群零距离、无障碍沟通和我的社区我做主,进一步促进营商环境法治建设专业化,最终实现提升营商环境基层法治水平。二是数字赋能综合行政执法,助推非现场柔性智治办案。依靠“监控”+“喊话”技术手段,实现违法行为管理的远程发现、前置管理。凭借“零接触”+“零口供”形式,实现违法行为查处的非现场智治办案。利用“监控采集+人脸比对”场景,持续建立动态执法信息共享机制。蒋村街道在“六个一”工作法和数字综合行政执法的探索上持续发力,在提升基层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执法效率的基础上正向着品牌打造逐步迈进,争取积累更多实践案例,以崭新的姿态为法治政府建设注入更强动力。
(五)发挥律师作用,推广法律服务
一是街道加强专业支撑,与北京大成(杭州)律师事务所签订了法律顾问合同,为街道的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有力支撑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深化法治社区建设,推进律师进网格、进物业。围绕街道教育机构暴雷、信访化解等重点工作开展法律服务。安排社区律师在街道矛盾调解中心轮流值班,接受预约及法律咨询,今年以来8名值班律师坐班接受咨询100余次。三是开展送法为民服务。组织律师、专家为辖区居民、企业职工等开展金融反诈、劳动保障等相关普法主题宣传活动。街道联合蒋村司法所全年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余场,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极大提升了群众法治意识和依法保障自身权益的能力。
(六)扩大法治宣传,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八进”活动,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组织发动社区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开展“送法进万家”、学雷锋日等专题普法活动,向居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电信诈骗》等宣传折页。今年以来共上报普法类新闻4篇。二是积极开展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提升宣传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单、微信公众号推送、视频号推送等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累计覆盖1.5万余人次。三是努力打造网络普法基地。街道建成网络普法基地,组织开展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场,受益群众3000余人次,向群众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宣传典型案例,打通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普法覆盖面和渗透力。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短板
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法治建设流程有待优化。街道重要文件及重大合同审核签批流程、制定、发布和清理流程应更加优化,合法性审查小组和法律顾问发挥作用需进一步提升,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提升合法性审查的效率,规范审核流程。
二是依法履职培训有待增加。街道部分法治工作者在具体依法履职过程中存在对于政策法规理解领会不到位,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升的情况,街道执法人员全员培训的频率有待加强。
三是法治宣传渠道有待拓展。普法宣传活动目前停留在发放宣传单页和微信群转发,形式较为单一,法制宣传广度和深度有待扩大。街道法治宣传活动线上、线下宣传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各宣传渠道之间联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宣传形式需要更加丰富。
三、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一是优化法治建设相关流程。坚持做到文件、合同内容合法、程序规范,进一步厘清各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流程,将合法性审查小组审查、把关和法律顾问审核作为文件和合同签批的前置条件,确保重要文件、决策行为和重大合同审批合法合规。
二是增加依法履职培训频次。积极开展依法履职培训,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开展法治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牢固树立依法履职思想,强化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履职能力。
三是拓宽法治宣传各项渠道。继续扎实推进线下接触式的宣传模式,积极拓宽线上宣传渠道,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多种传播工具,把法治宣传推向纵深发展,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