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翠苑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发展目标,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亚(残)运会举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翠苑一区20周年为重要契机,全面落实“六六行动”,对照“城区首位、工作首创、群众首肯”的标准,坚持原创性改革、深化特色性抓手、打造标志性成果,扛起新征程使命担当、争做现代化实践范例,打好亚运攻坚仗和经济翻身仗,持续推进翠苑各项工作整体跃升。 2023年主要工作回顾 这一年,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民呼我为”底色更浓。标志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国务委员谌贻琴,省委书记易炼红、省长王浩先后赴翠苑一区调研指导工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市委书记刘捷带领市四套班子“循迹溯源”考察一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期读书班,同时,在学习时报撰文阐释“民呼我为”及其实践路径,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总结凝练“民呼我为”实践经验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的六大经验之一。开展“民呼我为”20周年系列活动,特别是召开“民呼我为”基层善治现场推进会,成立省“八八战略”实践基地与市委党校共同富裕观察点,总结提炼《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翠苑实践》一书,将相关工作经验系统化、理论化推广;中央省市各级媒体进行了深度宣传和报道,登上央媒113次,扩大“民呼我为”品牌知名度。党建更强。深化“民情三谈”制度,组建村社405人的志愿队、385人的后备队和259人的突击队“三支队伍”,在护航亚运、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持续深化“支部建在网格上”组织机制、党建联建机制、“党建统领三方协同”议事协商机制,推行“网格议事日”制度,培育“翠情夜话亭”等一批议事品牌,解决翠苑四区未来社区改造121个问题等;吸纳46家企事业单位,组建党建联建资源库,推动社会资源进社入网,赋能项目改造、服务养老、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翠苑街道成功入选为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街道,翠苑一区入选“红色根脉”强基示范社区。 这一年,我们坚持先发布局,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特色更明。街区形象展新颜。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全新亮相,地铁施工顺利完成、文二路文三路在18年后终于恢复双向通行,翻开了历史新篇章;数字拓峰、烟火万塘精彩蝶变,烟火气更浓;颐高围绕街区打造规划启动业态调整,完成德邦、顺丰快递点腾退,并定位AI玩街实施改造;1个地铁上盖物业和2个拆复建建成,再添全新招商空间。产业彰显标识度。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共计招引落地雪爪文化等优质企业18家,元宇宙产业集聚发展,产业标识度持续增强,成为街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商业业态再重塑。网易梦幻西游、洲明科技云梦山海经、尼康数字体验中心等未来体验场景项目精彩亮相,全新的沉浸式商业业态持续刺激消费动能的释放。抢抓亚运契机,打造亚运经济文三街数字样板,联合市委宣传部、杭报集团在街区共同举办“爱上亚运 AI上西湖”第七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吸引科威特、泰国、印度尼西亚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和留学生前来打卡,带动超10万人次前来消费。街区获《人民日报》、央视频等主流媒体曝光量达3亿次以上,荣获省数字生活新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省市示范智慧商圈等称号。 这一年,我们依托优势再造,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全年街道实现财政总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4.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7亿元,同比增长10.95%。项目招引取得新成效。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深化“六张清单”,用好链式招商、以商引商、以投代引等招商新模式,通过名人名企、文三事业合伙人、招商顾问等介绍一批,高校产业基地孵化一批,外出招商引进一批,楼宇和中介自主招引一批的策略,共赴上海、成都等地招商8次,招引落地项目48个,其中成功引进杭州天穹流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亿元以上项目7个、10亿元项目1个、杭州小饭柜科技有限公司总部项目等2个。培育一批“品质楼宇、特色楼宇、绩效楼宇”,不断提升楼宇坪效,实现税收亿元楼6幢,税收千万元楼宇39幢。为企服务赢得新收获。对55个重点园区分8个网格管理,在配备楼宇网格专管员基础上,由区管领导带队中层干部、经济线专员和市场监管所专员,做好为企服务、安商稳商、协税护税等相关工作,发挥1+1>2的财富倍数效应。全年共走访企业1936家,收集企业的各类困难诉求186个;转入异地纳税企业700家,其中重点企业51家;挽留外迁企业316家,挽留税收3771万元;为小微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科技企业兑现政策奖励1800余万元。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以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建设为契机,智能电气技术创新基地、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心(杭州)产业创新基地全面投入运营,入驻蓝显集团、酷铂科技等企业近50家;构建创新主体金字塔矩阵,新增国家高新企业27家、省科小企业93家,技术交易额近5亿元;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5家、集成电路专项企业1家、创新型企业40家;4家企业被市级认定总部企业,4家企业列为总部企业培育对象。 这一年,我们围绕内外兼修,城市品质亮色更显。以“改”换“新”。实施老旧改和支路改,5个旧改、1个城中村改造、1个未来社区和6条道路整治项目同步推进,总投资约2亿元。翠苑二区、九莲、花园、黄姑山、塘苗等11个老旧小区和古荡湾新村城中村约37万方改造项目9月全面开工,所有项目完成立面整治,春节前基本恢复小区正常通行;影业路、塘苗路、海关路、庆隆路等4条道路全面完成整治,曲荷巷、黄姑山小路等2条道路完成方案设计,沿路强弱电上改下提前实施。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翠苑一区未来社区4月通过省市验收,获评全国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省首批现代社区、杭州市旧改最佳案例等多项荣誉,被列为省委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相关经验做法登上人民网、央视焦点访谈等央媒;翠苑四区未来社区项目春节前全面收尾。以“整”换“序”。深入推进“迎亚运三大提升”攻坚行动,共自查自纠环境问题6.8万余个、清理卫生死角108个、修补道路139处1510平方米、立面破损16处400余平方米,清理楼道杂物5100余处、河道垃圾杂物800余车、补种绿化2300余平方米、拆除违亭(棚)11处、拆除违规走字屏和一店多招6处。重点解决万塘汇、文三路黄龙万科、黄姑山路0101PARK等周边非机动车无序停放问题。投资14万元在天苑花园实施垃圾房、垃圾分类宣传设施改造,打造西湖区高品质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投资600万元实施古荡湾河泵站工程和古荡湾河(文二路至文三路)段排口工程,水质明显改善,达到四类及四类以上。对翠苑一区池塘水质和环境继续予以提升,获评杭州市十佳小微水体;街道被亚运区城市环境提升和交通指挥工作组(环境提升和交通指挥专班)授予最优“赛马”奖;文三路被评为浙江省高品质示范街区;文三路(教工路-古翠路)被评为浙江省街容示范街;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翠苑片区被评为浙江省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设置样板区。以“治”换“质”。深化大物业改革,逐步开展提费、提质、提效三大专项行动,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在质价相符的原则基础上,促进收支平衡。小区自给能力明显提高,物业企业运营收入增加至1140万元/年,增收190.2万元/年,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统筹调配大物业资源,提质增效。“3341”大物业统管模式入选浙江城市更新创新案例,并作为长效管理创新机制入选“第八批全国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这一年,我们致力人民至上,民生服务暖色更重。民生设施建设全面落地。完成北片(三区、宋江苑)、九莲、五区3个民生综合体建设,改造提升1家老年食堂、3家日间照料中心,新增1家自建型老年食堂,至此全街道范围构建“全龄友好”的普惠服务生活圈和“15分钟幸福生活服务圈”。有序推进翠苑一区、三区、四区、保亭4个社区民生综合体运营工作,开展文化艺术班、义诊、体育比赛等活动共计700余场,受益人群近2万人。保亭社区照料中心无感智能终端、养老中心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和独居老人安装安居守护设备3个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接受省、市督查组实地巡查获得肯定。为老服务做深做透。链接辖区医院和养老服务机构资源,通过成立一个联盟、组建一支队伍、提升一批设施,对健康老人、轻度失能、重度失能老人实施分类管理,打造以“颐养”、“颐乐”、“颐居”为主题的“翠颐年”康养一体化服务品牌,为老人开展上门医疗、专家预约、陪诊就医、生活照料服务,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完成新增家庭养老床位22张、新增认知症照护专区床位30张、自建老年食堂配置智慧助餐设备6家+1家助餐点,并接入全城通平台,所有老人均可享受全城通优惠政策。街道获评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市五星级复评,运营方福寿康获评第四届杭州市敬老文明号。为小服务做精做细。加快加大“一小”场景建设,新建普惠型托育机构1家、示范型婴幼儿成长驿站4家、五星级母婴室1个、儿童游乐场所2个,极大改善辖区婴幼儿照护资源短缺现状,提升婴幼儿照护水平。社会治理效率提升。积极探索五社联动,开展“推进‘五社联动’ 关爱‘一小一老’翠苑生动实践”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以成果展、公益市集等形式开展宣传。做好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提档强基”计划,共孵化培育18家社会组织,在2023年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两家社会组织获4A级,五家社会组织获3A级,占全区39%。保障就业促进稳定。组织各类招聘活动10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专项能力培训93人、新增技能人才230人,30名失业人员参加网络创业培训并取得证书。完成创业贷款发放2790万元,办理享受各项优惠政策6962人次,发放各类补助1230万余元;为571单位家次办理就业政策补贴共计857万余元。处理各类欠薪案件1922件,结案率达97%;群体性案子25起,追回金额1400万余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获评省级首批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民生兜底坚实有力。将“民呼我为”理念贯穿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入开展“‘民呼我为’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累计走访26590户44772人次,收集问题1570个,95%解决完成;持续推进20台电梯加装、迭代数智治理等,解决了一批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街道助联体服务站成立后,服务辖区419户困难家庭和46户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体。同时街道联合滴水公益成立润翠专项基金,共募集资金51万元。全年发放低保金、困难家庭慰问品金额等共计224.4万元。对48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为13名听力残疾人提供手语翻译服务人员。翠苑一区获得浙江省无障碍社区荣誉,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浙江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 这一年,我们严守安全底线,平安稳定基色更深。食品安全监管稳定向好。落实食品分级包保,对2081家食品安全包保单位落实每季度上门检查一次,发现安全问题2208余处,立查立改,确保辖区“舌尖上”的食品安全,万劢德农贸市场被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认定为2023年度省放心农贸市场。安全生产稳定良好局面持续巩固。建成应急消防管理站1个、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3个、避灾安置场所1个;省市挂牌、不放心单位、较大安全隐患8家单位全部整改闭环;累计开展宣教活动260余场,受教4.6万余人;组织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消防灭火演练280余场,参与企业和居民1.6万余人次。全年街道火灾发生量同比下降15.15%。信访工作稳中有进。全年共受理市、区长12345电话1955个,群众信件14封,网上信访962件,来访81件,接待群众个访85批160人次,均按期办结。累计化解信访积案3项,销号重点人1名。杭州亚(残)运会期间,强化管控,未发生人员漏管、失控、越级进京上访等事件,确保了社会面平稳有序。社会稳定根基全面夯实。“大综改”走深走实,综合巡一次队伍管理机制体制全面调整,共计开展联合执法44次,查处一般程序案件753件、简易程序712件,罚款125.6万余元。省市区领导多次赴翠苑考察改革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大数改”持续深化,成为全区首个“镇街级数仓”试点单位,搭建了“三脑互通、多脚互动”的联动处置机制,并开发了“警务联动”模块,初步实现派出所接警、派发警情、社区物业先行处置的警务联动模式。“小脑+手脚”迭代升级,优化“135N”指挥体系,实行“1358”工作机制,全年发现、协同处置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事件1.2万件,受理率100%,满意率98.9%。 这一年,我们加强自身建设,干部队伍本色更纯。调结构、强效能。对综合执法队伍等进行优化,常态化开展效能检查,定期开展例会研究、现场会协调,不断提升行政效能。能干事,增本领。通过老旧改、未来社区建设、城中村整治、民生综合体建设等重点民生工程工作历练,结合“六比六看”护航亚运月度大比武活动的开展,带动网格对标竞跑、比学赶超,注重挖掘和选树先进典型,锻造了一支能力过硬、责任担当的干部队伍。修内功,严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组织170余名年轻干部观看教育片,加强警示学习和纪法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巩固街道干部清正的政治生态。 这一年,街道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还不够快;辖区部分区域城市配套还不够完善;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仍有差距;街道干部在专业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为此,我们将直面问题、正视短板,切实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街道将围绕打造“活力城区、数字街区、品质社区”,以做优翠苑一区全国“民呼我为”第一社区和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全国数字生活第一街两个“第一”为目标,扎实推进区委“六六行动”,努力为西湖区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贡献翠苑力量、展现翠苑担当。 一、把“民呼我为”作为第一底色,变盆景为风景 1.范围再拓展。全面完成街道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和支小路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百姓获得感。在2023年完成11个小区30万方老旧改项目的基础上,2024年计划实施20个小区32万方老旧改项目,完成2个社区民生综合体建设、拓展民生服务,并重点围绕“一菜一早”“一老一小”做好为民服务文章,全面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参照翠苑一区标准,打造翠苑二区、花园北村、翠苑五区等老旧改标志性成果。同时,推进翠苑四区、翠苑三区、宋江苑社区、翠苑二区、保亭社区的未来社区建设,打造文一路未来社区建设示范带,实现翠苑一区点状盆景向面上风景蝶变。 2.改革再创新。做深做实做透大物改工作,持续开展大物业提质提费提效三大专项行动。学习借鉴成都物业改革模式和路径,充分运用考核引领、改革创新等方式,在服务好居民需求的前提下,激发物业自主探索增值服务的积极性,增强居民幸福感,真正实现政府抓统筹、百姓享服务、企业增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3.影响再扩大。深化“民呼我为”“139”工作法,通过正式出版《“民呼我为”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翠苑实践》、每年定期举办“民呼我为”基层善治现场推进会,依托刚成立的浙江省“八八战略”研究院实践基地、杭州市委党校共同富裕研究中心跟踪观察点等形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推进电梯加装、民生服务、数智治理、物业管理等工作,让翠苑一区成为“民呼我为”基层善治的全国样板,把“民呼我为”指导思想、实现路径、工作方法凝练推广成为全省社区干部的操作指南,持续擦亮首善之区“民呼我为”金字招牌,提供更多鲜活的实践范例。 二、把“数字生活”作为第一追求,从传承到蝶变 1.产业集聚。发挥数字经济策源地优势,激发创新和发展动能。在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深入开展“元起文三”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并依托微链独角兽服务评选力量,持续放大平台经济规模优势和元宇宙产业先行乘数效应,推动元宇宙企业在文三街落地生根,实现元宇宙等高成长性产业快速集聚发展。 2.项目为王。进一步发挥颐高集团在电子信息产业深耕多年的资源优势和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蚂蚁鲸探等元宇宙企业集聚优势,利用文三路与学院路交叉口地铁上盖、东方通信拆复建等新增物业空间,全力招引头部项目及知名电子品牌的全国首店,打造数字藏品、新产品发布和体验中心。同时,重点关注儿童这个目标群体,开展儿童友好街区建设,提供适合儿童培训、体验和游玩的产品和内容,计划将颐高D座打造成为儿童沉浸式体验园区,与山海经、梦幻西游等游学项目互为补充,增强粘性,提升人气。 3.气质提级。在打造拓峰新天地数字工坊、网红园区,万塘汇美食烟火街区的基础上,重点对颐高D座、万塘小院两个点位提升改造,聚焦烟火气和数字味,进一步提升街区网红气质。同时结合省市国企战略调整的机遇,对接谋划好地块改造重建工作,提升街区品质感、国际味。 三、把“科教文创”作为第一标识,变过去时为进行时 1.唤起科教记忆。依托新引进的“小乐惠”等校友标识项目,筹建一批校友怀旧餐厅、打卡体验等场景,唤起创办于辖区的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师院等15所大中专院校校友记忆,云集并留住“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等人才。 2.深耕校友经济。进一步发挥文三街靠近浙大的地理优势和浙大等高校校友对文三街的感情优势,协同浙江大学智能电气技术创新基地和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心(杭州)产业创新基地,创建载体,常态化开展校友交流、项目路演等活动,集聚校友项目,打造校友地瓜经济。 3.聚焦成果转化。争取北高峰Scientists Club落地华星时代广场,发挥藕舫投资的浙大校友资源优势,进一步释放高校高人的发展动能,快速承接科研成果转化,打造真正的科技、艺术、人才兼具的城市会客厅。 四、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持续增长到再上台阶 1.贴心服务。继续实施“两包一首”工作机制,即区管干部包楼宇、包企业和首问责任制,进一步织密街道区管干部、楼宇社区和楼宇物业单位组成的为企服务网格。以“为企服务一件事”为载体,加强对楼宇企业精细化管理,增强企业归属感。同时,借助翠苑商会、翠商圆桌会、楼宇联谊会、工商联合会等品牌效应,构建企业发展良好产业生态。 2.连心协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谋划成立重点产业出海协会,精准护航小影科技等龙头企业组团“出海”,拓展海外增量市场,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广阔蓝海中寻求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级。 3.合心共进。发挥“六张清单”的招商渠道作用,利用好辖区名人名企、经合社楼宇、投资机构和银行等招商资源,做好以投引商、以商引商、楼宇招商的文章。 五、把“平安稳定”作为第一底线,既要守正又要创新 1.巩固成果。进一步总结亚运维稳安保、疫情防控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巩固经验和治理成果,常态化落实会商、调度、巡逻、应急处突、联合执法、网格管理等工作制度,深化“网格检察室”建设,推动形成“信息共享、内容共治、矛盾共化、工作共推”维稳安保体系,确保对辖区内风险隐患进行及时排查、重点整治,压实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闭环问题整改、提高执法效能、提升处置能力,群防群治,全面加强基层治理精准效能。 2.改革赋能。“大综改”要提质增效。把小区住房违章装修和违章建筑查处作为监管一件事的切入点,打造“闭环”监管和处置体系。“大数改”要实用管用。完善“小脑+手脚”基层治理体系,做强做深“三脑互通、三网融合”联动处置机制,推动物业队伍融入基层社区治理,提升协同和治理效能。“大网格”要分类施策。推进机关干部联系小区网格固定化,实现区管干部带领科室联系楼宇网格一体化,落实综合巡一次队伍巡查商铺网格常态化。 3.创新提质。基于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持续推进基层治理能力数字化改革。计划与钉钉团队合作,制定翠苑数字社工AI专属解决方案,建设翠苑街道基层治理典型数据案例库,打造一套具有翠苑街道特色的AI社工大模型,以科技创新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 六、把“效能建设”作为第一保障,强使命勇担当 1.厚植忠诚信念。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以贯之,不忘为民本心、站稳为民立场,走在前、作示范、树标杆。常态化开展“‘民呼我为’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坚持问需于民、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跟着“民声”走,答好“民生卷”,用心用情顺民意、解民忧、破难题、惠民生。 2.立足实干实战。牢固树立“不在上游就在下游,不争第一就是落后”的争先领先意识,以实干担当为导向,持续开展比武赛马、比拼晾晒工作,激励干部队伍躬身入局、担当作为的赤诚与活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确保街道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3.坚守廉洁底线。扎实推进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堵住违纪违法漏洞,推进清廉村社建设走深走实,持续擦亮清廉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