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体制优化调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西湖区、余杭区相互密切配合、市林水局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西溪湿地理顺“一局一中心一博物馆一公司及四派驻部门”等“五位一体”协调机制,统筹做好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四篇文章,构建一体化保护管理新格局,作为“合理利用湿地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成功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本”的正面典型入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湿地保护法执行情况报告案例,《光明日报》头版刊发《西溪启示录》深刻阐述宣传西溪模式和西溪经验。 一、精耕细作,写好“四篇文章”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是治生态、重系统,做好湿地保护文章。制定西溪湿地一体化保护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编制西溪湿地水质水量保障措施方案、西溪湿地生态预警监测机制等,完成西溪湿地水环境治理项目(一期),有序实施湿地河塘清淤轮疏,加大对福寿螺、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物种整治力度,启动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建设。通过一系列举措,今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年监测结果显示,西溪湿地市控断面1-12月水质均达地表Ⅲ类水标准,核心区域水质达到Ⅱ类水标准,西溪湿地莲花滩区域新发现鸟类13种。 二是提颜值、抓品质,做好湿地管理文章。实施建筑景观风貌提升、供水管网及供配电设施改造、标识系统改造提升、交通旅游动线优化等一系列工程项目,让湿地公园既有“好底子”又有“新面子”。完成湿地公园物业管理一体化,划分管理网格,加强监督巡查,实现一个湿地公园一个物业标准。结合湿地文化及生态特色,做好园区出入口迎亚运氛围布置,推出“12218”无障碍设施提升计划,服务保障亚运会、亚残运会。 三是谋规划、树品牌,做好湿地经营文章。高标准谋划西溪业态布局,编制环西溪文旅产业带规划、西溪湿地业态引导规划,加大优质资源整合。举办2023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西溪湿地综保工程二十周年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源地研讨会等,引领全国湿地保护。西溪国际龙舟文化节、西溪火柿节、西溪干塘节等六大节庆活动成为杭城热点。媒体报道700余次,央媒报道超150条,西溪龙舟节还受到美联社等300余家外媒报道。 四是抓数治、强科普,做好湿地研究文章。实施杭州西溪湿地智治中心项目,获批国家林草局“中国国际重要湿地数字化项目试点”,完成数字孪生平台四大体系框架搭建和重点应用落地,形成1朵信创云、1个数字孪生底座、4大业务模块、28个应用场景等,有效实现西溪湿地整体智治闭环管理,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做好园区5个文保点位监测保护,完成8个门类的人文历史风貌资源保护名录调查,建立由涵盖生态治理、文化研究、景观风貌、数字化改革等各方面的42位专家组成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研究专家库。举办第七届浙江省中小学生自然笔记大赛,进一步宣传西溪湿地作为全国湿地保护利用示范典型案例。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西溪湿地+融合。牢牢突出西溪湿地政治性,突出西溪湿地党工委统筹领导作用,完整准确落实新修改颁布的西溪湿地保护管理条例和新一轮总体规划实施。进一步加强对西溪湿地跨区域一体化保护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构建统一的西溪湿地区域社会事务管理协调机制和保护管理体系。 二是西溪湿地+内容。做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非遗文化挖掘、西溪文化研究、戏剧演艺文化展现,做好自然生态文化创新转化,在有限空间范围内无限放大文化故事影响力。持续推进业态经营优化,按照业态引导规划要求做好内优外展,在严控商业化比例基础上提升业态品质。 三是西溪湿地+品牌。总结提炼西溪经验,突出西溪湿地作为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和5A级景区的品牌价值、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样本的理念价值、毗邻城市中心带动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运营价值,凝练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西溪模式和西溪方案。 四是西溪湿地+智治。全力推进西溪湿地智治中心建设,依托专家智库更新迭代系统功能,不断在数据积累和具体应用中实现智能治理,用制度、数据、标准回答好西溪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历史命题,力争率先实现湿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佳实践地,成为讲好中国湿地保护故事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