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54-9/2024-30874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4-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三墩镇 统一编号:
 
 
三墩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下一步计划


 

一、三墩镇2023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进势头更加强劲

1.经济运行向稳向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向内挖潜、向外拓源,重要考核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亿元,增长17.52%;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4亿元,增长89.2%;数字经济增加值完成6.2亿元,增长33.9%;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4.75亿元,增长33.34%;建筑业产值完成131.94亿元,增速36.3%。成功打造亿元楼宇2幢、千万元楼宇15幢。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6726元,增长8.02%。

2.重大项目提质提效。坚持招大引强“项目为王”不动摇,全年赴北、上、深等地开展招商8次,与赤焰研磨等优质企业洽谈,落地5家。全年招引全重生物等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9个,十亿元固投服务业项目1个。持续加大投资项目攻坚力度,推动三墩北市安居中心共有产权房、中竟高端科技产业园、亿虹置业等省市区重点项目启动,新增入库项目12个,总投资超70亿元。

3.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人工智能高端赋能。通过华为赋能中心加速推动云深处四足机器人进化,成功入围浙江省首台(套)名录。生命健康专精突破。持续助力浙大鑫药创制园发展壮大,全年落地金赛道、康莲等高端生命健康项目10余个,凯莱谱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数字经济集群发展。围绕阿里云深耕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引入安泉、元贺、新凯迪等产业链企业20余家,带动数字经济增量近2亿元。文化创意特色引领。引入准独企业“十三余”“种地吧”等代表性文创项目6个,落地东巢文创园,进一步鲜明三墩“东设计、西影视”的产业格局。

(二)乘势而上抓机遇,高能级创新的支撑动能更加澎湃

1.创新能级显著跃升。提升成果转化能级。去年7月正式投入启用“1897科创谷”,以“一谷两园多平台”为抓手,打通创新策源“最初一公里”,打造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最优地样板。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深入推进一亿中流、浙大校友会、时代强鹰等科创孵化平台建设,累计接洽双创项目135个,成功招引高校经济优质项目12个,产学研项目9个,引进普华系领军企业8家,落地创新型科技企业20余家。

2.创新主体显著提级。狠抓企业梯次培育。完成省科小企业122家、国家高新企业36家,申报省专精特新企业7家,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纵深推进“凤凰行动”,新增4家拟上市企业,“315”科技创新体系指标居全区前列。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全年引进海内外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33人;新增市D类以上高层次人才7个;“西湖英才”项目申报12个、落地3个;新增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个。

3.创新生态显著优化。坚持以“四千精神”服务企业,深化6个经济网格管理,制定“双千双百”行动计划,全年累计走访企业1891次,收集困难诉求356个,解决问题346个,问题解决率超97%,迁入迁出企业家数顺差排名全区第一、税收顺差排名全区第三。开展浙大上市校友企业论坛、“兰里精英荟”、全国生物医药产业交流会等系列活动55次,双创氛围进一步浓厚。

(三)不遗余力精治理,高水平开放的源头活力更加充盈

1.亚运保障营造新形象。认真践行“主场、主责、主力”使命,累计完成景观节点打造15处、特色墙绘9处、立面整治26万平方米、绿化提升10.5万平方米,设置外卖小哥驿站,完成“两横两纵”景观大道建设,浙大紫金港校区东入口区域提升改造项目获区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赛时成立亚运工作专班,累计出动各类执法力量4000余人次、各级养护2900余人次、志愿者1500余人次、各类作业车辆290余车次,保障赛事圆满完成。政苑小区在全区最美家园小区赛马中获得第一;贝家桥港在全区最美城乡河道赛马中获得第一;三墩镇获评市“红色领杭·奉献亚运”先进集体、市“两路两侧‘三平一化’”整治工作先进集体。

2.平安建设标注新高度。深入开展矛盾化解攻坚行动,成功化解国家、省、市和“十大领域”矛盾积案7件,化解重大涉稳事件6件,圆满完成亚运期间维稳工作。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核实基层基础大排查数据8.9万条、开展走企入户8.6万次,火灾数同比下降20.7%,安全风险管控力指数连续排名全区第一,荣获市政府“除险保安”集体行政奖励,获评市平安创建成绩突出集体、市护航亚运先进单位。聚焦亚运场馆周边病媒生物防制,增补技防设施3000余套,圆满处置登革热疫情3起,完成13家区级健康单位、25家市级健康单位创建,成功创建省乡镇(街道)五星级食安办。

3.文旅产业焕发新光彩。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模式,与蓝天下集团合作打造《种地吧》节目并成功举办“麦田相约”感恩音乐会,节目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和赞誉,多次登陆爱奇艺、抖音、猫眼综艺榜第一并蝉联20周微博综艺影响力榜第一。兰里研学大本营完成扩容改造,三墩镇民俗文化陈列馆、印糕版当代艺术馆获评“杭州市乡村博物馆”,三墩镇获评市农村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市文物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四)坚持不懈优功能,高颜值城乡的承载空间更加富足

1.城市品质向美。拓空间。抢抓杭州城市开发边界控规调整契机,以双桥云谷单元为重点,高质量保障全镇土地开发。全年拆迁交地任务9宗已全部完成,出让地块9宗224亩,收储待出让地块9宗449亩。抓项目。加快推进西湖大学三期及其关联项目、“百亩方”二期、云谷人才客厅、地铁4号线三期工程、老宣杭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圆满扫尾湖杭铁路、良祥路等基础设施工程。顺利竣工云涛北路、苏嘉路、镇中路等示范道路。成功修缮西行桥70号、陈宅、朱宅等历史建筑。精整治。全年拆除违建1.2万平方米、完成雨污分流改造项目11个、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项目10个、河道“水环境治理年度计划”54条。申报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8个,重点打造政苑、圣苑、冠苑等3个住宅小区垃圾分类示范点。成功组织西湖区“污水零直排”建设现场观摩会并获得市治水办高度评价,获评省治违控违示范乡镇、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市“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二十佳镇街,国家卫生镇创建通过省级评审。

2.旧城改造向新。敢啃“硬骨头”。靶向化解精华科技合同纠纷及申华防水厂房补偿、余杭高架项目养老保险、西大环路项目养老保险等遗留问题,助力三墩、双桥单元做地出地。喜圆“新居梦”。全年回迁安置山联、绕城、大港桥、厨房斗、厚诚桥、南阳坝、荡王头、双桥、塘河、五幸等10个村社共2841户9750人,安置房源4737套53万方,完成安置房转移登记1000套,实现在外过渡5年以上拆迁户全面清零。做实“微改造”。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结算审计及财务决算圆满收官,新世纪花园项目成功入选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典型案例。完成加装电梯38台,总量排名全区第一,政苑小区38幢2单元加梯项目获评市“最美加梯项目”。

3.村社建设向优。加快推进同仁家园、政苑、双桥、山联未来社区建设,计划2024年一季度全部完工。华联村建成农耕馆并成功创建省级未来乡村,绕城村获评省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政苑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获评省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社区、省市两级现代社区;庙前街社区紫蝶苑小区中旅物业获评省级“红色物业”;吉鸿社区获评市现代社区;五幸社区获评市撤村建居示范社区;墩西社区紫金西苑获评市“美好家园”住宅示范小区;德泽社区获评市儿童友好社区;吉鸿家园、五幸家园、金地自在城东苑等6家物业成功创建“西湖特色精品物业”。

(五)用心用力惠民生,高品质生活的共富底色更加靓丽

1.“察民情”为幸福增温。新建并投入使用绕城、华联2家村级民生综合体,累计建成8家,实现村社全覆盖目标。助推杭师大物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杭师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落地镇民生综合体。开展“幸福荟”活动180余场,惠及居民1万余人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残联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吕世明,市委副书记马小秋,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委主任委员章根明等省内外各级领导先后调研镇民生综合体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三墩镇民生综合体作为全省唯一镇街单位获评全国首批三星级无障碍环境认证,入选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全国5类50项无障碍环境建设精品案例,成功打造国家级无障碍样板工程。

2.“暖民心”为幸福加码。社会保障到位。关爱特困家庭,发放特扶金、重大疾病补助、救助资金1119万余元。落实惠老优待政策,发放补贴898万元。做好扶残帮困工作,发放补贴750万元。落实计生优惠扶助,发放补助310万元。提升拥军待遇,发放抚恤金750万元。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发放补贴2524.6万元。开展企退人员慰问,发放慰问金5839.2万元。文化供给到边。构建省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个及区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6个,村社覆盖率100%。举办第四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篮球联赛等系列迎亚运文体赛事450场,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23片,面积1.03万平方米。

3.“解民忧”为幸福护航。做实公共服务。为全镇80岁以上独居、孤寡和空巢老人安装紧急呼叫设备285户,新增养老床位97张。新增婴幼儿托位38个,建成示范型成长驿站1家、基础型成长驿站2家。配备AED设备181台。镇老人公寓和残疾人之家搬迁新址。镇残疾人之家成功创建五星级残疾人之家,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获评省级康养联合体,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获评市5A级社会组织,镇便民服务中心及35个村社便民服务站成功创建五星级便民服务中心(站)。做强就业服务。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次,推出岗位6000个,完成技能培训1560人,培养技能人才500人,虾龙圩社区获评市高质量就业社区。开展在建项目无欠薪“六项制度”检查,协调处置劳资纠纷4475件。

(六)数字赋能谋创新,高效能改革的实体根基更加牢固

1.基层智治再增效。持续优化镇街“141”体系架构,累计处置辖区西湖码、110联动、自处置、三件套报警等上报事件9万余件,处置率、办理率、回访率达100%。“民呼我为”西湖码综合应用平台处置事件7346件,处置总量全区第一,满意率96.20%。基层治理工作获得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强等领导的高度肯定,三墩镇在全省“141”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2.综合执法再发力。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工作,开展联合执法550次,解决各类协同件221件,立案查处案件1406件,办案总量全区首位。不断优化人员配备,12个平安综合站配齐应急、消防、矛调等专职人员160名,事件处置平均到达时间从9.61分钟缩短至6.12分钟,现场处结率从88.83%提升至97.92%,总化解率从57.98%上升至95.35%,重复报警率从33.41%降低至11.31%。

3.制度改革再破局。健全“一岗多职”机制。创新实行“逢新必培、逢警必培、逢处必培、逢灾必培”四大培训机制,强化综治队员练就“一岗多职、一专多能”技术,熟悉掌握公安、交警、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的管理工作内容,破解条线各自为阵的困局。拓宽“一码多用”机制。升级“平安码”应用,对工地、楼宇、商铺等八大类重点场所进行覆盖;融合“企业码”应用,建立“问题搜集-协调处置-闭环反馈”的企业沟通机制,实现企业不用跑、问题随时提、服务送上门。

过去的一年,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扎实开展了一批专项整治,实施了一批民生项目,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充分展现了政府的担当作为。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政务公开,主动公开政府文件688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舆论监督,圆满办理人大建议24件、政协提案15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严格规范审查机制,会同律师审查政策合同43份。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建设“清廉三墩”,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与此同时,镇政府始终关心支持工青妇、老干部、老龄、关工委等工作,努力做好征兵、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档案等工作。市、区属驻镇的各部门、各单位也在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镇党委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勠力同心、奋勇争先的结果,是镇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协商和社会各界共同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三墩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老干部、老同志,向驻镇单位,向商会、新乡贤等统战组织,向奋斗在三墩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三墩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往皆为序章,征程不容懈怠。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有不少问题和挑战:总部经济依旧承压,区域经济带动能力不强。城市建设尚有短板,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社会治理仍需加强,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不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直面问题、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三墩镇高质量打造“北强三墩”的奋进之年。根据中共杭州市三墩镇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精神,2024年镇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十大攀登行动”、区委“六六行动”,在“永立首善志、勇攀新高峰”的征程中争当“排头兵”、勇当“领跑者”、敢当“弄潮儿”,融入大战略,提升首位度,奋力谱写“北强三墩”共同富裕先行镇新篇章,为西湖区高质量打造“两高两区”品牌贡献三墩力量。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4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确保完成财政总收入16.21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1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建筑业总产值增速5%,社零销售、货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保持稳中有进。打造亿元楼宇2幢、千万元楼宇16幢。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融入一大战略”上迈出更大步伐。紧扣“北强”目标定位,要跳出三墩看三墩,与紫金港科技城在管理上互通、空间上互融、产业上互惠,在理念上、机制上、方法上坚定融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首”战略部署,提升北强首位度。必须在“服务好两所大学”上迈出更大步伐。把握“双校”智源优势,要近水楼台先得月,为浙江大学和西湖大学做好人才服务、转化服务、治理服务,科学统筹人才、项目、产业三大布局,打造高校成果转化首选地,擦亮三墩高校经济发展新名片。必须在“高质量建设三墩”上迈出更大步伐。坚持以“六六行动”为抓手,要重现繁华小上海,处理好保护和发展、城和乡、古和今三重关系,高质量抓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努力把各项工作抓得更紧、做得更实、干得更好。

(一)全力以赴抓好经济发展,奋力打造繁荣“灯彩墩”

1.着力发挥创新策源优势。积极融入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持续深化腾空间、搭平台工作,充分发挥浙大门前100米的区位优势,全力构建“1+3”高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机制新模式。一谷:1897科创谷集聚发力,打造距离浙大最近、效率最高的产学研孵化、加速、转化基地和首选平台。以紫金港校区东门外11栋写字楼为基础,打造1897创新里,新增10万平方米空间承载高校经济优质项目。运营好1897科创谷星光大道,做好第二批星光大道入选企业家征集、确定,打造科创文化新地标。三赋能:产研赋能。做深以浙江大学鑫药创制园为代表的“一院一链一基地”校地合作模式,深度对接浙大科研人才、研发成果,链接国内外优质校友资源,加速新型微生物药物与疗法项目等浙大成果就地转化,力争引进50个以上优质高校经济项目,促成高水平产学研合作项目9个,实现技术交易额1.9亿元以上。机制赋能。围绕区校合作发展关键环节、区域主导产业,聚焦成果研发、项目转化、人才引育等关键环节,联动浙大校友会、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合作伙伴资源优势,构建三墩经验的全链式全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引入“农药代谢物健康效应检测”“泊人形情感机器人”等高质量高校创新型科技项目,为2024年高校经济新成果孕育夯实基础。活动赋能。筹划紫金创享创业大讲堂、钱江潮科技论坛科技成果展示等高校经济活动,在品牌运营上持续发力,搭建辖区科创智源交流平台,吸引科技成果优质项目、高层次人才落地。全年力争引进海内外领军人才10人、高层次人才100人、创新创业团队12个。

2.着力强化招大引强。聚焦四大赛道。持续壮大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四大特色产业,扩展核心招商合作伙伴,计划赴北上广等重点城市开展精准招商,引进桃园科技、辛伯至生物等优质科技项目,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发挥地块招商及高校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环宇建科、五个女博士等总部项目落地,形成龙头引领、链群互动的产业集群格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力争完成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固投类项目亿元以上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奋力夺取“全年红”。聚焦空间经济。存量上,以现有35幢商务楼宇、近百万方面积为基础,结合区楼宇经济政策出台有力时机,鼓励楼宇开展“腾笼换鸟”攻坚,加速低小散企业更新力度,加大区外办公企业转化力度。重点以古墩路为主轴,辐射带动周边近20座楼宇串珠成链,打造特色楼宇产业集群,力争楼宇属地率超80%、空置率下降2.6%。增量上,加快通策存济、中竟大方等项目启动建设,其中通策医疗项目明年启用后将构筑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版块格局,预计达产后三年税收超2个亿。加快10%留用地五里塘社区33.90亩(XH010502-60地块)、杨家桥社区33.45亩(三墩单元XH010403-35地块)、六村111.90亩(双桥单元XH020202-06地块)、四村97.35亩(双桥单元XH020402-22地块)的出让进度,推进塘河双桥19.95亩、五幸大港桥32.10亩10%留用地的收储,做好与西投、科创投等单位对接,为产业招引提供更多空间载体。

3.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当好安心暖心联络员。深化经济网格管理,常态化开展“双千双百”走访,做到“人人走到、企企走到、月月走到”。持续开展送蛋糕活动,主动协调企业人才认定、场地需求匹配等诉求,“借风扬帆”优化创新生态。力争新增国高企25家、省科小99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以上。当好助企扶企宣传员。畅通“绿色通道”,抢抓企服数智平台上线契机,全力落实辖区重点企业注册试用,提升申报惠及度,加快兑现各类惠企扶持资金,用“真金白银”为企业送上“及时雨”,“借梯登高”享受政策红利。当好优商亲商推销员。擦亮“兰里精英荟”“创智荟享 云聚兰里”等系列品牌活动,及时把企业的意见建议转化为精准的惠企利企措施。积极开展外出招商,组织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产业招商推介,提高我镇产业集聚影响力,协调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借船出海”提升订单指数。

(二)全力以赴抓好城市建设,奋力打造精致“水月墩”

1.聚焦涵养城市气质。留住老三墩念想。锚定五里塘历史街区改造两年计划,积极配合城投对街区现存房屋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排摸历史街区内房屋、户型、面积等底数,会同城投加快完善《关于五里塘历史风貌区提升改造方案》,强化规划引领,制定改造计划,明确建设时序,打造文化街区。打造网红化地标。统筹推进“东巢”园区改造,积极引进画廊、美术展览、实验剧场、艺术文创工作室、文化餐饮配套、非遗市集等文化艺术机构,将碾米厂旧址改造为“碾米厂当代艺术中心”,确保今年国庆前全面开园。做好历史建筑群范家湾1-6号、市级文保单位兴福桥修缮方案设计,力争完成雾龙桥、环龙桥两个文保点及陈家桥南街2号修缮工程。形成农文旅示范。深化与蓝天下集团合作,全力保障《种地吧》第二季录制,完善市政道路、水电设施、环境整治等方面配套,确保节目圆满收官。高标准打造“十个勤天·种地星球”标杆性项目,推出油菜花节、购物街、种地星球市集等产品,延长“兰里研学大本营”等项目链,与乡村旅游跨界融合。与节目组协力推出一系列有深度、有内容、有吸引力、有正能量的节目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三墩的享誉度和影响力。

2.聚焦跃升城市能级。腾出土地新空间。紧扣城西科创大走廊“东首”战略定位,对标“三区三线”高起点规划,有序推进全年做地项目50宗1871亩(含产业用地32宗1078亩、住宅用地10宗512亩、商业用地8宗281亩),把土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配合云创集团推进各环节征地手续,努力协调电力迁移、河道迁改、构筑物拆迁、停车场搬迁等遗留问题,全力加快涂鸦、徐诺、海正、千岛湖飞地等7个重点项目征地,真正实现“地等项目”。跑出项目加速度。积极推动华联村、绕城村两村征迁,与云创集团密切合作做好双桥高中及周边配套项目房屋搬迁工作,加快启动第一批搬迁动员,打响杭长高速北征迁第一炮。支持服务地铁四号线三期项目,做好红线内外配合保障,确保如期竣工通车。高效推动老宣杭铁路西湖段项目建设,优化地块开发建设方案,率先启动道路项目建设,尽早打通铁路两侧交通瓶颈。加快启动城西净水厂三期工程,完善前期调研,保障土地顺利征收。

3.聚焦扮靓城市颜值。纵深推进五水共治,实施秀月家园等雨污分流工程3个,完成慧仁家园北区、墩莳家园、吉鸿家园等24个小区的二次供水改造,持续推进内涝工程建设。长效巩固整治成果,用好“西湖道路卫士”等数智化监管手段,高标准提升城市五化水平,完成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小区验收18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和集置点设施提升10个,持续巩固“后亚运时代”环境整治成效。加速畅通市政道路,配合铁投公司做好对贝家街、周坪路、联鸿街南北打通工程的前期准备和后期配合工作,畅通区域交通路网。

(三)全力以赴抓好民生保障,奋力打造幸福“文星墩”

1.锚定基层治理精准度。打响三墩治理品牌。迭代“141”基层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小脑+手脚”基层治理机制及警网协同机制,提升综治队伍“一专多能”水平,确保赋权实施率超60%,力争2024年底率先完成省“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工作验收。创新高校周边社会治理服务体系,通过数字化数据和模型分析,建立校园专属人群画像,针对性保障好学校红线范围外区域。筑牢平安稳定防线。聚焦诉讼、信访、110报警三大矛盾纠纷聚集地,形成“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治理模式,深入推进诉源、访源、警源的“三源融合”治理, 传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推进镇、村社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实现“涉法涉诉”重点领域信访量同比下降10%,类型化纠纷实质化解率达80%以上。完善“共享法庭”建设,全面做好八五普法工作,争创省级民主法治村社2家。深化“西湖无欠薪”行动,巩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劳资纠纷专项治理成果,确保国务院欠薪线索处置动态清零。夯实安全工作基础。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大基础性投入,配强应急救援力量,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推动形成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及时处置的闭环管理,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依托政务中台及141平台,聚焦12个重点领域,全面完成35067家单位的应急消防四大类风险排查任务,实现镇本级及西科园100%排查全覆盖,改造1个高层住宅小区、建成1个消防体验馆。

2.锚定公共服务优享度。构建“五社联动”服务矩阵。提升民生综合体服务效能,开展“幸福荟·惠民生”活动60场,重点围绕“一米之家公益平台”和“杭漂驿站”两大X项目,引入定向资助项目、属地慈善资源、高校智库团队,打造“五社联动”三墩品牌。托起“一老一小”稳稳幸福。积极探索“六床联动”服务模式,打造“全链式”医康养服务体系,新建老年食堂2家,全面构建起适度普惠、服务精准、多元供给、充满活力的养老服务新格局。新建塘河、双桥、山联等托育机构3家,政苑、塘河、山联社区和同仁家园等成长驿站4个,五星级的母婴室1家。提升改造三鼎、紫萱等农贸市场,办好“一菜一早”关键小事。落实“重点群体”优先政策。实施“就创服务提升”工程,培养持证数字高技能人才70人,开发见习岗位110个。推行“养老保险扩面”计划,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800人。深耕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困难家庭居住空间5户,完成家庭无障碍改造9户,提供安居服务30人。持续提升退役军人服务水平,创建省级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1家。

3.锚定品质民生满意度。擦亮宜居幸福底色。完成回迁安置项目1个,兑现山联、双桥等社区居民期房1338套,早日实现拆迁群众的“安居梦”。纵深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完成未来社区创建4个,政苑、双桥争创省级第七批引领型未来社区,同仁争创省级第七批普惠型未来社区,山联争创市级第七批普惠型未来社区。完成秀月家园、政苑小区等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2台,帮助小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残疾人早日实现“加梯梦”。深化城乡危房整治,做好老集镇范围内的74户D级危房的动态监测和鉴定工作。扎实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筑牢防灾减灾救灾基础。持续深化大物业改革,重点加强和安居、吉鸿家园、三坝雅苑公寓等14个回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指导,让安置房成为自己的美丽家园。浓厚活力文化氛围。督促绕城高速口三墩城市体育公园工程项目加快建设运营,创建省级“好社区”智慧运动健康中心1个,提升海悦中心文化驿站1个,新建嵌入式体育场地5片,打造好百姓身边的文体生活空间。全力提高文化供给质量,广泛开展富有三墩特色的文体活动,举办好第五届“听见西湖音诗会”、三墩话配音大赛、三墩好声音、中国象棋、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比赛项目。持续办好“兰里人文大讲堂”,进一步提升三墩文化氛围,打造三墩文化名片。强化与浙大校地联动,整合优质文化资源,积极打造西湖有礼示范点1个、场景10个,举办文化送礼活动6场、文艺赋美活动240场,探索人文联动率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