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互派”深化校地合作 共促成果转化首选地建设
发布时间:2024-04-23 10:29:53
来源:办公室 点击率:

如何做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课题上,近年来,杭州市西湖区不断投石问路,深化校地合作,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区域实践新路子。

3月15日上午,西湖区校地党建联建推进会暨小和山科学城“链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现场会顺利举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嫔珺,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蔡袁强,浙江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赵东福,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飞,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其军等高校负责人出席。区委书记董毓民发表讲话。区相关领导及省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留下街道小和山科学城“链式”党建重点单位代表参加本次活动。在本次活动中,西湖区与属地高校、科研院所干部开启了“双向互派”工作,进一步开拓校地合作、加强青年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近年来,西湖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积极深化创新强区人才强区首位战略,充分发挥辖区高校院所智源优势,全面构建区校合作新机制新模式,打造“高校经济”2.0版,启动打造成果转化首选地,规划布局五个环大学创新圈,将实现创新策源热力辐射扩散,“五圈共荣”蓄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再造新优势。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坐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两所全省顶尖高校作为核心策源,聚力发展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产业,已被列入省级创新深化改革试点项目,将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典型样板向全省输出;环小和山创新创业圈以浙工大、浙江科技学院为创新策源核心,杭州天道量子研究院、浙工大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浙江省工业设计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已落地见效;环云栖创新生态圈以国科大杭高院、西湖高等研究院、航天五院为核心,发展实验室经济;环之江文化创新圈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艺术教育、人才资源,高品质推进美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高标准建设“艺术村长”项目;环老文教创新圈坐落于西湖区文教发展的最初热土,围绕杭电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浙财大金融科创园、浙师大科技园、浙商大创业园等核心园区,以“老校换新颜”模式激发“文教基因”,推动产业发展。

为持续推动校地紧密互动,西湖区政府单位在5大创新圈内的9所高校院所建立了干部“互派”制度,双方选优、选强干部,实现“双向奔赴”,加快推动成果项目从书架到货架的成功转化。

一、共享圈内高校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创新圈。以环大学创新圈为单位,围绕大学圈内重点高校、核心院系、优势学科,开展产学研平台共建、科研成果共享,促进高校、科研院所成果更好、更快地在西湖区落地转化。

二、共通成果转化需求信息,打通产学研合作堵点。高校端派出专业人员进入政府部门,打破高校、企业、政府三方沟通藩篱,让高校院所全面了解西湖区发展情况和产业需求,加强横向课题交流,构建更加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三、共育高校科研成果,合力突破成果转化痛点。地方单位选派高层次人才及科技业务骨干深入实验室和科研一线,为成果转化提供政策、资金、空间全要素保障服务,有效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和区校合作质效,合力跨越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此外,活动中,“且留下”——小和山科学城“链式”党建品牌现场发布;小和山科学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4个功能性党支部授牌成立,以党建引领为科学城发展集聚红色动能;浙工大校友产业园项目、浙科大中德科创中心项目、浙外小和山科学城跨境电商产业园、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和迈享”就业创业基地项目、小和山医教融合康养协同创新基地项目等5个项目进行了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