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49-3/2024-31652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5-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住建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3号提案的复函


 

宋海东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领衔提出的《关于探索老城区有机更新模式、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建议》(113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9年杭州市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作,经排摸全区老旧小区共有389个,其中169个小区整体环境较好(有部分已实施过美丽家园整治),其余220个项目在有序推进旧改,工作进度以市下发年度工作任务为准。至2023年12月底,我区已完成114个小区的改造工作,剩余106个项目也全部开工,计划在2024年底全部完成。

今年4月,市旧改办下发《关于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暂不改造项目“回头看”验收工作的通知》(杭旧改【2024】4号),要求各街道组织对之前未实施旧改的169个老旧小区进行“回头看”,对个别“基础设施差、改造愿望迫切、居民意见统一”的小区上报市专班纳入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所做工作

一是鼓励社区参与和共建。

我区积极探索“民呼我为”一领三环九步工作法,“一领”即党建统领,“三环”是指“呼”、“应”、“为”三个环节,“九步”是指线上呼、线下呼、全程呼,及时应、精准应、联动应和贴心为、大家为、高效为等9个步骤,扎实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基层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前,通过网格化管理、红色议事厅、楼道长等基层组织充分听取百姓意见,并通过公示—反馈—修改—再公示的方式寻求居民共同点,赢得最大同心圆支持。如在2023年推进10个镇街56个小区约3.5万户旧改中,第一次征求意见同意率为85.1%,在及时回应诉求后,第二次征求意见同意率提高至87.5%。

二是探索自主更新等多种模式

在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根据省厅关于自主更新的相关要求,我区认真排摸全区老旧小区现状,积极探索自主更新的试点可能。通过前期两轮排摸,有翠苑二区北、花园北村等多个小区居民提出自主更新的意愿。随即我局邀请省建院专家及街道社区一起和居民召开碰头讨论会,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和居民诉求探索进行自主更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方法。后续我区将对符合条件的小区进行指导帮扶,积极推动老旧小区自主更新,同时还将推动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多种模式,多点开花提升老旧小区业主的居住环境。

三是优化设计,整体提升居住环境

老旧小区改造在方案设计阶段,要求属地街道和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环境保护等因素,确保改造工作与城市整体规划相衔接。特别强调注重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技术的应用,提高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此外,还必须注重公共设施的完善和优化,如增设停车位、充电桩、垃圾分类设施等,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同时加强小区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是保护历史,做到“新”“旧”统一

我区充分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中深入挖掘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加强修复历史建筑、保留传统风貌予以保留,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构筑物在拆建的同时做好“新”“旧”统一融合。

同时,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老城区的文化软实力。

五是优化绿化与公共空间

绿化和公共空间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通过增加绿化面积、优化植物配置,提高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布局,增加休闲、娱乐、健身等设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六是提升基础设施

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薄弱,在改造过程中我区重点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包括改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完善排水、排污等环保设施,改善小区环境质量;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在旧改过程中还增加了信息化建设,推动智慧小区建设。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小区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七是金融支持与政策激励

根据现行政策,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同时积极鼓励居民出资参与旧改。随着全省城市更新工作的逐步推广,省级金融机构也在探索试行对老旧小区改造、特别是自主更新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政策。

八是注重产业引入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更是城市功能的优化和升级。因此我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注重产业的引入和发展。一方面对原有小区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增加“一早一菜、一铺一店”等公共服务内设施,提升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感,另一方面通过“大物业管理”“品牌连锁经营”等方式,引入大型优质的服务内产业单位,提升小区整体品质和居民生活的获得感。

九是加强过程监管与长效化管理

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我区注重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把关,通过监理单位监管和政府机构监督,压实参建单位的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做出合格工程、良心工程、品牌工程。建成后引入优质大型物业公司做好小区的长效化管理,将旧改的丰硕成果演化成百姓的日常生活,提升居住品质。同时通过浙里办进行居民满意率调查,一方面强化参建单位和物业单位的管理,另一方面为后续管理和改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祝峻    联系电话: 0571-85183061

杭州市西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5月20日

 

索引号

00250249-3/2024-31652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5-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住建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3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05-29 13:49

浏览次数:

宋海东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领衔提出的《关于探索老城区有机更新模式、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建议》(113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9年杭州市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作,经排摸全区老旧小区共有389个,其中169个小区整体环境较好(有部分已实施过美丽家园整治),其余220个项目在有序推进旧改,工作进度以市下发年度工作任务为准。至2023年12月底,我区已完成114个小区的改造工作,剩余106个项目也全部开工,计划在2024年底全部完成。

今年4月,市旧改办下发《关于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暂不改造项目“回头看”验收工作的通知》(杭旧改【2024】4号),要求各街道组织对之前未实施旧改的169个老旧小区进行“回头看”,对个别“基础设施差、改造愿望迫切、居民意见统一”的小区上报市专班纳入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所做工作

一是鼓励社区参与和共建。

我区积极探索“民呼我为”一领三环九步工作法,“一领”即党建统领,“三环”是指“呼”、“应”、“为”三个环节,“九步”是指线上呼、线下呼、全程呼,及时应、精准应、联动应和贴心为、大家为、高效为等9个步骤,扎实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基层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前,通过网格化管理、红色议事厅、楼道长等基层组织充分听取百姓意见,并通过公示—反馈—修改—再公示的方式寻求居民共同点,赢得最大同心圆支持。如在2023年推进10个镇街56个小区约3.5万户旧改中,第一次征求意见同意率为85.1%,在及时回应诉求后,第二次征求意见同意率提高至87.5%。

二是探索自主更新等多种模式

在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根据省厅关于自主更新的相关要求,我区认真排摸全区老旧小区现状,积极探索自主更新的试点可能。通过前期两轮排摸,有翠苑二区北、花园北村等多个小区居民提出自主更新的意愿。随即我局邀请省建院专家及街道社区一起和居民召开碰头讨论会,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和居民诉求探索进行自主更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方法。后续我区将对符合条件的小区进行指导帮扶,积极推动老旧小区自主更新,同时还将推动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多种模式,多点开花提升老旧小区业主的居住环境。

三是优化设计,整体提升居住环境

老旧小区改造在方案设计阶段,要求属地街道和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环境保护等因素,确保改造工作与城市整体规划相衔接。特别强调注重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技术的应用,提高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此外,还必须注重公共设施的完善和优化,如增设停车位、充电桩、垃圾分类设施等,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同时加强小区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是保护历史,做到“新”“旧”统一

我区充分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中深入挖掘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加强修复历史建筑、保留传统风貌予以保留,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构筑物在拆建的同时做好“新”“旧”统一融合。

同时,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老城区的文化软实力。

五是优化绿化与公共空间

绿化和公共空间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通过增加绿化面积、优化植物配置,提高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布局,增加休闲、娱乐、健身等设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六是提升基础设施

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薄弱,在改造过程中我区重点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包括改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完善排水、排污等环保设施,改善小区环境质量;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在旧改过程中还增加了信息化建设,推动智慧小区建设。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小区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七是金融支持与政策激励

根据现行政策,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同时积极鼓励居民出资参与旧改。随着全省城市更新工作的逐步推广,省级金融机构也在探索试行对老旧小区改造、特别是自主更新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政策。

八是注重产业引入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更是城市功能的优化和升级。因此我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注重产业的引入和发展。一方面对原有小区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增加“一早一菜、一铺一店”等公共服务内设施,提升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感,另一方面通过“大物业管理”“品牌连锁经营”等方式,引入大型优质的服务内产业单位,提升小区整体品质和居民生活的获得感。

九是加强过程监管与长效化管理

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我区注重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把关,通过监理单位监管和政府机构监督,压实参建单位的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做出合格工程、良心工程、品牌工程。建成后引入优质大型物业公司做好小区的长效化管理,将旧改的丰硕成果演化成百姓的日常生活,提升居住品质。同时通过浙里办进行居民满意率调查,一方面强化参建单位和物业单位的管理,另一方面为后续管理和改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祝峻    联系电话: 0571-85183061

杭州市西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