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49-3/2024-31661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5-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住建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93号提案的复函


 

郑建南、斯巨浪两位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老旧社区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第193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发改、民政、西湖规资分局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复函如下:

一、关于“怎么选”的建议

一是试点数量争取。根据杭政办函[2024]11号《杭州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建设目标,到2025年,杭州市区将遴选80个社区开展试点,建设范围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富阳区、临安区和杭州风景名胜区。虽然建设范围较广,试点数量有限,但西湖区会扛起主城核心区的责任担当,积极争取更多的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二是试点选取与分配。根据发改社会[2024]100号《关于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先行先试社区应当具备项目建设(重点推广和优先建设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综合体)条件,项目建成后能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优先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基础好、“一老一小”服务需求集中的社区纳入试点范围。同等条件下,纳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具有嵌入式服务设施综合体拟建设项目的社区优先纳入先行先试范围。根据杭政办函[2024]11号《杭州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点申报工作具体将由发改部门牵头,我区发改在征求各部门意见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进度、立项审批、申报中央资金条件、分配数量等因素,已于3月21日向杭州市发改委发函申报了北山街道金祝社区、西溪街道白荡海社区、古荡街道华星社区、文新街道竞舟社区、翠苑街道翠苑二区社区等5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二、关于“怎么建”的建议

一是加强布局规划。根据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聚焦“养老托育”等七大领域,科学测算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种类和规模,合理优化设施规划布局,加强“15分钟公共服务圈”设施规划保障。新建试点社区按照每百户居民建筑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标准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其中民生幸福共同体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既有试点社区按照每百户居民建筑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标准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其中民生幸福共同体面积不小于600平方米。二是坚持需求导向。结合未来(完整)社区建设,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诉求,支持社区居民、社会组织、运营主体等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前期工作。根据居民需求,区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原则,科学选配服务功能,坚持“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功能效率最优化”,优先保障“一老一小”等人群的急需紧缺服务需求,因地制宜补齐家政便民等服务短板。三是完善支撑体系。坚持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不同服务场景综合设置、复合利用和错时使用。建成后,试点社区具备七大类服务功能,民生幸福共同体服务功能不少于3项(至少包括养老服务、社区助餐、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服务功能中的2项)。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提升改造满足全托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与婴幼儿成长驿站资源共享,功能融合;结合“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毗邻建设,深化医养结合;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建设老少皆宜的游乐健身设施场地(场馆);开展体卫融合试点,加强要素保障。

同时,西湖区高度重视为青服务体系建设,结合骆家庄未来社区建设,扩大文新街道骆家庄青荷驿站试点影响,持续通过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及其他存量可用房源转化为主要筹集渠道,开展新市民驿站(“青荷驿站”)建设,打造“青年来杭第一站”,向来杭就业创业的新市民提供免费短期住宿和就业创业服务,降低新市民青年生活成本,为青年人才推出暖心就业行动。

三、关于“怎么维”的建议

一是完善运营机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构建统分结合的运营体系,制定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配套政策,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运营持续、资金平衡、管理闭环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长效运营机制。搭建服务供需对接平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社区服务设施运营商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运营,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服务体系。坚持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有机结合,提高运营主体的资金平衡能力。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委托经营等方式,支持物业、家政等行业发挥自身优势,跨界提供普惠服务。

二是分摊运营成本。鼓励闲置资源的产权人免费或低价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提供场地空间,降低服务主体的运营成本,吸引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多方参与,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运营模式,推动便捷可及、优质普惠的服务资源下沉社区。建立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的督查激励机制。将基本公共服务运营补贴与绩效考核挂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激发运营主体的市场活力。根据居民需求和运营情况,动态调整服务需求少、绩效考核差的功能设置。

再次衷心感谢您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祝峻    联系电话: 0571-85183061

杭州市西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5月20日

 

索引号

00250249-3/2024-31661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5-29

公开方式

发布单位

区住建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93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05-29 14:12

浏览次数:

郑建南、斯巨浪两位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老旧社区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第193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发改、民政、西湖规资分局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复函如下:

一、关于“怎么选”的建议

一是试点数量争取。根据杭政办函[2024]11号《杭州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建设目标,到2025年,杭州市区将遴选80个社区开展试点,建设范围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富阳区、临安区和杭州风景名胜区。虽然建设范围较广,试点数量有限,但西湖区会扛起主城核心区的责任担当,积极争取更多的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二是试点选取与分配。根据发改社会[2024]100号《关于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先行先试社区应当具备项目建设(重点推广和优先建设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综合体)条件,项目建成后能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优先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基础好、“一老一小”服务需求集中的社区纳入试点范围。同等条件下,纳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具有嵌入式服务设施综合体拟建设项目的社区优先纳入先行先试范围。根据杭政办函[2024]11号《杭州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点申报工作具体将由发改部门牵头,我区发改在征求各部门意见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进度、立项审批、申报中央资金条件、分配数量等因素,已于3月21日向杭州市发改委发函申报了北山街道金祝社区、西溪街道白荡海社区、古荡街道华星社区、文新街道竞舟社区、翠苑街道翠苑二区社区等5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二、关于“怎么建”的建议

一是加强布局规划。根据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聚焦“养老托育”等七大领域,科学测算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种类和规模,合理优化设施规划布局,加强“15分钟公共服务圈”设施规划保障。新建试点社区按照每百户居民建筑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标准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其中民生幸福共同体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既有试点社区按照每百户居民建筑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标准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其中民生幸福共同体面积不小于600平方米。二是坚持需求导向。结合未来(完整)社区建设,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诉求,支持社区居民、社会组织、运营主体等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前期工作。根据居民需求,区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原则,科学选配服务功能,坚持“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功能效率最优化”,优先保障“一老一小”等人群的急需紧缺服务需求,因地制宜补齐家政便民等服务短板。三是完善支撑体系。坚持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不同服务场景综合设置、复合利用和错时使用。建成后,试点社区具备七大类服务功能,民生幸福共同体服务功能不少于3项(至少包括养老服务、社区助餐、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服务功能中的2项)。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提升改造满足全托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与婴幼儿成长驿站资源共享,功能融合;结合“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毗邻建设,深化医养结合;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建设老少皆宜的游乐健身设施场地(场馆);开展体卫融合试点,加强要素保障。

同时,西湖区高度重视为青服务体系建设,结合骆家庄未来社区建设,扩大文新街道骆家庄青荷驿站试点影响,持续通过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及其他存量可用房源转化为主要筹集渠道,开展新市民驿站(“青荷驿站”)建设,打造“青年来杭第一站”,向来杭就业创业的新市民提供免费短期住宿和就业创业服务,降低新市民青年生活成本,为青年人才推出暖心就业行动。

三、关于“怎么维”的建议

一是完善运营机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构建统分结合的运营体系,制定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配套政策,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运营持续、资金平衡、管理闭环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长效运营机制。搭建服务供需对接平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社区服务设施运营商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运营,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服务体系。坚持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有机结合,提高运营主体的资金平衡能力。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委托经营等方式,支持物业、家政等行业发挥自身优势,跨界提供普惠服务。

二是分摊运营成本。鼓励闲置资源的产权人免费或低价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提供场地空间,降低服务主体的运营成本,吸引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多方参与,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运营模式,推动便捷可及、优质普惠的服务资源下沉社区。建立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的督查激励机制。将基本公共服务运营补贴与绩效考核挂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激发运营主体的市场活力。根据居民需求和运营情况,动态调整服务需求少、绩效考核差的功能设置。

再次衷心感谢您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祝峻    联系电话: 0571-85183061

杭州市西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