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18-6/2024-31904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6-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卫健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2号建议的复函


 

**代表:

你们在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拓展婴幼儿成长驿站功能及设施布局的建议》(第42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区卫健局主办,区民政局、区文广旅体局和各镇街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立足满足辖区群众多元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丰富服务内涵、延展服务边界。截至目前,辖区共有婴幼儿成长驿站40家,其中示范型驿站21家,提供临时托位的社区驿站12家,每个街道至少有1家示范型的婴幼儿成长驿站,是我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建议提升婴幼儿成长驿站的功能布局,拓展室外场地的答复

根据《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婴幼儿成长驿站管理与服务规范》文件精神,婴幼儿成长驿站是依托社区(村)既有的邻里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等设施资源建立,以专属或共享固定室内场地的方式,向3(周)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家庭提供育儿技能指导、亲子游戏陪伴、儿童健康管理等服务的服务场所。区卫健局严格按照标准推进,让婴幼儿成长驿站既填补了社区“0-3婴幼儿照护服务空白,也让成长驿站成为家庭、社区、机构三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桥梁与纽带。2024年我区将对辖区内40家成长驿站开展提档升级,配备标准玩教具。

各镇街婴幼儿成长驿站在室内场地按照标准针对不同月龄婴幼儿心理发育设有幼儿爬行、游戏活动、亲子阅读、辅食教具陈列等区域,服务于婴幼儿群体,普及0-3岁优生优育知识,辐射于周边居民需求。同时各镇街结合未来社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契机,通过增加口袋公园亲子游步道、平整场地、添置适幼化设施改造等方式,做好了户外活动空间的延伸拓展,添置了室外儿童游乐设施和活动区域,配备了适合0-6岁低年龄儿童使用的运动器材,为周边儿童提供了户外活动的好去处。区民政局在提升场地功能、保障优质公共服务方面,积极发挥城建部门和各镇街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收回经营性用房、场地置换、租借和整合等多元方式,来提升民生综合体的场地空间使用,对利用率不高、居民满意度低的场地适时进行调整布局,积极引入辖区单位的场地资源,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用房配套,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的服务场地和更好的服务资源。区文广旅体局根据《浙江省居民住宅区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标准》,联合西湖规资分局在涉及住宅用地的前期规划设计中严格落实 公共体育设施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面积不低于0.3平方米设置的条款,2023年全区新建的居住区均落实了体育场地建设(其中包含儿童游乐设施)。

二、关于建议保障婴幼儿成长驿站长效运行,加强安全管理的答复

一是规范驿站建设运营。强化对婴幼儿成长驿站外包合作、业务指导等工作,明确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及运营标准、人员设置及分工、运营内容及范围、运营补助办法和申报流程等内容,拔高婴幼儿成长驿站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建立安全、合规、可持续运作的长效运营管理模式。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对全区已运营成长驿站进行常态化线上线下督查,从制度完善、公益课堂、活动安排、信息系统应用管理等方面,督促婴幼儿成长驿站规范服务,切实提高婴幼儿成长驿站的使用率,提升婴幼儿家庭的满意度。三是压实安全责任。在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中,地面采用防滑材料、软质面层,距地面1.2 米的墙面做软质面层,转角和尖角处均使用软性材料包裹,成长驿站内视频安防监控不留死角,保留90天以上;同时,按照安全与应急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定时排查消防、设备设施、户内外活动安全等隐患,定期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演习和安全急救相关培训,在紧急情况下优先保障婴幼儿的安全。四是筑牢安全底线属地镇街每月进行全覆盖安全检查,排查整改隐患,大力开展自查自纠,持续筑牢安全底线。

三、关于建议丰富婴幼儿成长驿站活动内容,组织室外活动的答复

一是严格落实医育结合签约服务。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全区40家婴幼儿成长驿站医育结合100%签约,儿保医生兼职成长驿站健康指导员,提供卫生保健检查与指导、公益课堂、健康宣教、义诊等个性化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二是推动驿站高质量管理。推广第三方公司参与驿站日常管理,鼓励有婴幼儿照护资质的第三方管理公司参与驿站管理,推广驿站+机构“1+1”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成长驿站服务质量。三是提升养育人照护技能。以养育照护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根据儿童早期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从营养、卫生与健康、回应性照护、安全与保护、早期学习等方面帮助养育人掌握家庭养育的相关知识、方法和实操技能。2023年以来,我区以成长驿站为基地,为社区居民开展公益课堂288场、义诊服务137场、健康宣教142场、养育照护小组活动388场。各镇街在提升阵地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形式多样的户内外养护课堂和趣味活动,结合辖区小学、幼儿园的校内场地和活动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户外亲子趣味运动会、元宵游园会,在提升家庭照护婴幼儿技能和科学的养育方式的同时,丰富了活动内容和形式。

下一步区卫健局将继续强化政策宣传,增强部门联动,探索室外建设婴幼儿成长驿站,勠力提升婴幼儿健康发展。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陈琳,联系电话:89510916) 


 

索引号

00250218-6/2024-31904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6-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卫健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2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06-17 11:10

浏览次数:

**代表:

你们在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拓展婴幼儿成长驿站功能及设施布局的建议》(第42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区卫健局主办,区民政局、区文广旅体局和各镇街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立足满足辖区群众多元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丰富服务内涵、延展服务边界。截至目前,辖区共有婴幼儿成长驿站40家,其中示范型驿站21家,提供临时托位的社区驿站12家,每个街道至少有1家示范型的婴幼儿成长驿站,是我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建议提升婴幼儿成长驿站的功能布局,拓展室外场地的答复

根据《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婴幼儿成长驿站管理与服务规范》文件精神,婴幼儿成长驿站是依托社区(村)既有的邻里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等设施资源建立,以专属或共享固定室内场地的方式,向3(周)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家庭提供育儿技能指导、亲子游戏陪伴、儿童健康管理等服务的服务场所。区卫健局严格按照标准推进,让婴幼儿成长驿站既填补了社区“0-3婴幼儿照护服务空白,也让成长驿站成为家庭、社区、机构三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桥梁与纽带。2024年我区将对辖区内40家成长驿站开展提档升级,配备标准玩教具。

各镇街婴幼儿成长驿站在室内场地按照标准针对不同月龄婴幼儿心理发育设有幼儿爬行、游戏活动、亲子阅读、辅食教具陈列等区域,服务于婴幼儿群体,普及0-3岁优生优育知识,辐射于周边居民需求。同时各镇街结合未来社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契机,通过增加口袋公园亲子游步道、平整场地、添置适幼化设施改造等方式,做好了户外活动空间的延伸拓展,添置了室外儿童游乐设施和活动区域,配备了适合0-6岁低年龄儿童使用的运动器材,为周边儿童提供了户外活动的好去处。区民政局在提升场地功能、保障优质公共服务方面,积极发挥城建部门和各镇街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收回经营性用房、场地置换、租借和整合等多元方式,来提升民生综合体的场地空间使用,对利用率不高、居民满意度低的场地适时进行调整布局,积极引入辖区单位的场地资源,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用房配套,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的服务场地和更好的服务资源。区文广旅体局根据《浙江省居民住宅区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标准》,联合西湖规资分局在涉及住宅用地的前期规划设计中严格落实 公共体育设施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面积不低于0.3平方米设置的条款,2023年全区新建的居住区均落实了体育场地建设(其中包含儿童游乐设施)。

二、关于建议保障婴幼儿成长驿站长效运行,加强安全管理的答复

一是规范驿站建设运营。强化对婴幼儿成长驿站外包合作、业务指导等工作,明确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及运营标准、人员设置及分工、运营内容及范围、运营补助办法和申报流程等内容,拔高婴幼儿成长驿站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建立安全、合规、可持续运作的长效运营管理模式。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对全区已运营成长驿站进行常态化线上线下督查,从制度完善、公益课堂、活动安排、信息系统应用管理等方面,督促婴幼儿成长驿站规范服务,切实提高婴幼儿成长驿站的使用率,提升婴幼儿家庭的满意度。三是压实安全责任。在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中,地面采用防滑材料、软质面层,距地面1.2 米的墙面做软质面层,转角和尖角处均使用软性材料包裹,成长驿站内视频安防监控不留死角,保留90天以上;同时,按照安全与应急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定时排查消防、设备设施、户内外活动安全等隐患,定期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演习和安全急救相关培训,在紧急情况下优先保障婴幼儿的安全。四是筑牢安全底线属地镇街每月进行全覆盖安全检查,排查整改隐患,大力开展自查自纠,持续筑牢安全底线。

三、关于建议丰富婴幼儿成长驿站活动内容,组织室外活动的答复

一是严格落实医育结合签约服务。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全区40家婴幼儿成长驿站医育结合100%签约,儿保医生兼职成长驿站健康指导员,提供卫生保健检查与指导、公益课堂、健康宣教、义诊等个性化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二是推动驿站高质量管理。推广第三方公司参与驿站日常管理,鼓励有婴幼儿照护资质的第三方管理公司参与驿站管理,推广驿站+机构“1+1”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成长驿站服务质量。三是提升养育人照护技能。以养育照护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根据儿童早期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从营养、卫生与健康、回应性照护、安全与保护、早期学习等方面帮助养育人掌握家庭养育的相关知识、方法和实操技能。2023年以来,我区以成长驿站为基地,为社区居民开展公益课堂288场、义诊服务137场、健康宣教142场、养育照护小组活动388场。各镇街在提升阵地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形式多样的户内外养护课堂和趣味活动,结合辖区小学、幼儿园的校内场地和活动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户外亲子趣味运动会、元宵游园会,在提升家庭照护婴幼儿技能和科学的养育方式的同时,丰富了活动内容和形式。

下一步区卫健局将继续强化政策宣传,增强部门联动,探索室外建设婴幼儿成长驿站,勠力提升婴幼儿健康发展。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陈琳,联系电话:895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