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49133-3/2024-31926 文号: 西市监建〔2024〕2号
公布日期: 2024-06-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2号建议的复函


 

刘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外卖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第52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古荡街道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西湖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落实有力举措,扎实开展以下工作。

一、提前介入专项指导

在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批时,提前了解商户是否从事网络餐饮经营活动,发放网络餐饮经营须知宣传资料,告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新办证餐饮单位进行实地核查或者线上审核,积极宣传《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关于安装“阳光厨房”、使用外卖封签的规定,实现入网餐饮商家证照公示率100%和外卖封签常态化使用率90%以上。

二、动态摸排主体底数

利用好省局开发的网络餐饮监管平台——“浙江外卖在线”,对主体库中的网络餐饮商户实行动态管控,定期与“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比对,根据平台反馈上架和下架的主体名单,逐一核对,同步上线或下线,控制存量,掌握增量。2023年已指导下线5523家,上线5707家,截至目前“浙江外卖在线”主体库商家在册数3591家。

三、紧抓“检查+闭环”发力

一是强化实地检查指导。对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大检查力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餐具消毒均纳入日常巡查内容。按照每月不少于总数10%的比例通过掌上执法“互联网+监管”和“浙江外卖在线—行政指导”的形式进行核查,以证照管理,硬件设施,从业人员管理,后厨环境,“阳光厨房”管理,外卖封签使用为检查要点,坚持问题导向督促问题整改。2023年使用“互联网+监管”掌上执法检查1835家次,使用“浙江外卖在线—行政指导”累计检查3278家次,共计督促整改问题商户366家;2024年第一季度使用“互联网+监管”掌上执法检查330家次,使用“浙江外卖在线—行政指导”累计检查843家次,共计督促整改问题商户247家,并且根据检查结果建立存在问题商家清单,重点跟踪复查。

二是借助跨部门联合检查。联合商务部门、城管部门对银泰城商业综合体和西溪天街商业综合体等重点街区的外卖商家进行跨部门联合检查,强化协同联动,发挥部门间合力。当场发现问题6处,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落实问题闭环跟踪整改。对省市监局通过智慧监管平台下发的问题单位进行核实和依法处理,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反馈闭环处置情况。2023年视频异常问题已闭环处理6401条,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员工未规范佩戴口罩、工帽等违规AI抓拍处置1575条;2024年第一季度视频异常问题已闭环处理1998条,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员工未规范佩戴口罩、工帽等违规AI抓拍处置193条,全部整改并反馈完成。

四、从业人员培训和监督抽考

根据餐饮服务单位主体业态分类对应开展培训和监督抽考工作。依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60号令),督促餐饮企业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食品安全总监,建立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和月调度制度。针对小餐饮店人员流动性大的特征,从业人员培训采用线上众食安APP视频播放+线下市场监管所组织现场培训会的形式,逐步加大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的覆盖率。2023年各市场监督管理所开展8场次线下培训,参加人员超1500余人。2024年针对大中型餐饮企业,学校食堂,幼托机构食堂,养老机构食堂等重点餐饮服务单位开展监督抽考,AB级主体90分合格,CD级主体85分合格。截止目前,今年第一季度已完成抽考并合格533人。

五、加强食材和餐饮具抽检力度

为提升食品安全监管、风险预警水平,西湖区市监局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工作。2023年餐饮环节抽检完成1632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27批次,不格率为1.65%,全部进行立案查处。2024年已根据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定年度抽检计划,进一步加大关键环节的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安隐患,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六、紧扣主题宣传,推进社会面知晓度提升

一是开展微信公众号集中宣传。通过“西湖市监蓝”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以“点外卖前先看后厨”为主题进行重点宣传报道,详细介绍网络餐饮“阳光厨房”的概念、意义和法律责任,以及消费者在哪里可以看、怎么看“阳光厨房”,阅读量数千,提升消费者知晓率。2023年在外卖商家较为集中的商业综合体西溪银泰城,联合管理方组织开展“反餐饮浪费、文明迎亚运”随机查餐厅直播活动,实时宣传西溪银泰城阳光街区建设,展示网络餐饮“阳光厨房”的创建成果,点赞率破万,引起广泛热议,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通过以上集中宣传,引导消费者选择有“阳光厨房” 以及后厨操作规范的商家,推动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效应。

二是紧盯“红黑榜”晾晒,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每月在美丽西湖、区市监局官方微信号平台定期发布红黑榜,晾晒正反典型。结合反餐饮浪费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检查网络餐饮服务单位后厨环境卫生、日常食安管理、“阳光厨房”建设、外卖封签使用、文明用餐状况等方面,坚持正面宣传和反面示警相结合,鼓励消费者“用脚投票”,倒逼不规范外卖商家正向整改,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2023年度共发布20期餐饮“红黑榜”,点赞红榜企业166家,曝光黑榜企业64家,阅读点击量累计超过三万次。2024年共发布3期,点赞红榜企业16家,曝光黑榜企业6家。

七、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加强诉转案的力度

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宣传活动中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告知消费者可通过美团、饿了么等APP查看“外卖”餐饮店后厨实时加工画面,收到“外卖”时没有食安封签可拒收,发现食品安全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同时,宣传食品安全问题投诉举报途径,执行举报奖励措施,提升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倒逼网络餐饮商家规范经营,2023年根据群众举报等线索立案查处餐饮单位场所环境不整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消毒设施未正常使用等案件64起,真正让“阳光”照进厨房,让食品安全“亮”起来。

以上为我局开展的网络餐饮服务单位监管内容,结合您提出的每一项详细建议,接下来我局将从以下七点加强监管,强化网络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保障。

一是重点加强主体责任落实。重点督促餐饮企业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品安全总监职责》《食品安全员守则》等,依法依规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二是继续规范加工操作过程。重点指导餐饮单位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GB31654—2021)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严格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等制度,规范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和餐饮具清洗消毒等操作要求。

三是坚持严控环境卫生质量。重点检查餐饮商家的厨房与外界相通的门窗是否配备“三防设施”,库房、操作间、橱柜等设施设备是否有老鼠蟑螂痕迹,后厨环境卫生是否整洁。

四是增加一次性餐盒的抽检力度。餐饮环节抽检计划中,增设网络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相关产品(包材)的抽检批次,按照GB 4806.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规定的总迁移量、重金属、脱色实验等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确保食品相关产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同时,加大检查和宣传力度,鼓励餐饮店使用可降解环保一次性餐饮具。

五是开展网络餐饮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无堂食外卖治理,重点梳理排查网络餐饮商家证照是否符合要求、经营地址是否与送餐地址相一致、经营地址是否有实体经营门店等。强化线上线下一体监管,对线上监测发现问题线索触发现场检查并落实闭环整改。

六是推进“阳光厨房”建设和宣传力度。提升“阳光厨房”建设率,畅通投诉举报途径,加大未接入“后厨视频”的查处力度。同时积极推进美团、饿了么等网络平台将“明厨亮灶”入口设置的更加便捷,位置更加醒目,以便于消费者进行查看和监督。

七是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查处网络餐饮商家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超范围经营,未落实“日周月”管理制度,环境卫生脏乱差、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未使用外卖封签、未安装“阳光厨房”等问题,存在违法问题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索引号

00249133-3/2024-31926

文号

西市监建〔2024〕2号

公布日期

2024-06-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2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06-17 16:36

浏览次数:

刘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外卖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第52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古荡街道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西湖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落实有力举措,扎实开展以下工作。

一、提前介入专项指导

在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批时,提前了解商户是否从事网络餐饮经营活动,发放网络餐饮经营须知宣传资料,告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新办证餐饮单位进行实地核查或者线上审核,积极宣传《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关于安装“阳光厨房”、使用外卖封签的规定,实现入网餐饮商家证照公示率100%和外卖封签常态化使用率90%以上。

二、动态摸排主体底数

利用好省局开发的网络餐饮监管平台——“浙江外卖在线”,对主体库中的网络餐饮商户实行动态管控,定期与“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比对,根据平台反馈上架和下架的主体名单,逐一核对,同步上线或下线,控制存量,掌握增量。2023年已指导下线5523家,上线5707家,截至目前“浙江外卖在线”主体库商家在册数3591家。

三、紧抓“检查+闭环”发力

一是强化实地检查指导。对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大检查力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餐具消毒均纳入日常巡查内容。按照每月不少于总数10%的比例通过掌上执法“互联网+监管”和“浙江外卖在线—行政指导”的形式进行核查,以证照管理,硬件设施,从业人员管理,后厨环境,“阳光厨房”管理,外卖封签使用为检查要点,坚持问题导向督促问题整改。2023年使用“互联网+监管”掌上执法检查1835家次,使用“浙江外卖在线—行政指导”累计检查3278家次,共计督促整改问题商户366家;2024年第一季度使用“互联网+监管”掌上执法检查330家次,使用“浙江外卖在线—行政指导”累计检查843家次,共计督促整改问题商户247家,并且根据检查结果建立存在问题商家清单,重点跟踪复查。

二是借助跨部门联合检查。联合商务部门、城管部门对银泰城商业综合体和西溪天街商业综合体等重点街区的外卖商家进行跨部门联合检查,强化协同联动,发挥部门间合力。当场发现问题6处,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落实问题闭环跟踪整改。对省市监局通过智慧监管平台下发的问题单位进行核实和依法处理,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反馈闭环处置情况。2023年视频异常问题已闭环处理6401条,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员工未规范佩戴口罩、工帽等违规AI抓拍处置1575条;2024年第一季度视频异常问题已闭环处理1998条,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员工未规范佩戴口罩、工帽等违规AI抓拍处置193条,全部整改并反馈完成。

四、从业人员培训和监督抽考

根据餐饮服务单位主体业态分类对应开展培训和监督抽考工作。依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60号令),督促餐饮企业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食品安全总监,建立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和月调度制度。针对小餐饮店人员流动性大的特征,从业人员培训采用线上众食安APP视频播放+线下市场监管所组织现场培训会的形式,逐步加大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的覆盖率。2023年各市场监督管理所开展8场次线下培训,参加人员超1500余人。2024年针对大中型餐饮企业,学校食堂,幼托机构食堂,养老机构食堂等重点餐饮服务单位开展监督抽考,AB级主体90分合格,CD级主体85分合格。截止目前,今年第一季度已完成抽考并合格533人。

五、加强食材和餐饮具抽检力度

为提升食品安全监管、风险预警水平,西湖区市监局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工作。2023年餐饮环节抽检完成1632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27批次,不格率为1.65%,全部进行立案查处。2024年已根据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定年度抽检计划,进一步加大关键环节的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安隐患,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六、紧扣主题宣传,推进社会面知晓度提升

一是开展微信公众号集中宣传。通过“西湖市监蓝”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以“点外卖前先看后厨”为主题进行重点宣传报道,详细介绍网络餐饮“阳光厨房”的概念、意义和法律责任,以及消费者在哪里可以看、怎么看“阳光厨房”,阅读量数千,提升消费者知晓率。2023年在外卖商家较为集中的商业综合体西溪银泰城,联合管理方组织开展“反餐饮浪费、文明迎亚运”随机查餐厅直播活动,实时宣传西溪银泰城阳光街区建设,展示网络餐饮“阳光厨房”的创建成果,点赞率破万,引起广泛热议,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通过以上集中宣传,引导消费者选择有“阳光厨房” 以及后厨操作规范的商家,推动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效应。

二是紧盯“红黑榜”晾晒,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每月在美丽西湖、区市监局官方微信号平台定期发布红黑榜,晾晒正反典型。结合反餐饮浪费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检查网络餐饮服务单位后厨环境卫生、日常食安管理、“阳光厨房”建设、外卖封签使用、文明用餐状况等方面,坚持正面宣传和反面示警相结合,鼓励消费者“用脚投票”,倒逼不规范外卖商家正向整改,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2023年度共发布20期餐饮“红黑榜”,点赞红榜企业166家,曝光黑榜企业64家,阅读点击量累计超过三万次。2024年共发布3期,点赞红榜企业16家,曝光黑榜企业6家。

七、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加强诉转案的力度

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宣传活动中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告知消费者可通过美团、饿了么等APP查看“外卖”餐饮店后厨实时加工画面,收到“外卖”时没有食安封签可拒收,发现食品安全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同时,宣传食品安全问题投诉举报途径,执行举报奖励措施,提升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倒逼网络餐饮商家规范经营,2023年根据群众举报等线索立案查处餐饮单位场所环境不整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消毒设施未正常使用等案件64起,真正让“阳光”照进厨房,让食品安全“亮”起来。

以上为我局开展的网络餐饮服务单位监管内容,结合您提出的每一项详细建议,接下来我局将从以下七点加强监管,强化网络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保障。

一是重点加强主体责任落实。重点督促餐饮企业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品安全总监职责》《食品安全员守则》等,依法依规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二是继续规范加工操作过程。重点指导餐饮单位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GB31654—2021)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严格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等制度,规范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和餐饮具清洗消毒等操作要求。

三是坚持严控环境卫生质量。重点检查餐饮商家的厨房与外界相通的门窗是否配备“三防设施”,库房、操作间、橱柜等设施设备是否有老鼠蟑螂痕迹,后厨环境卫生是否整洁。

四是增加一次性餐盒的抽检力度。餐饮环节抽检计划中,增设网络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相关产品(包材)的抽检批次,按照GB 4806.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规定的总迁移量、重金属、脱色实验等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确保食品相关产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同时,加大检查和宣传力度,鼓励餐饮店使用可降解环保一次性餐饮具。

五是开展网络餐饮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无堂食外卖治理,重点梳理排查网络餐饮商家证照是否符合要求、经营地址是否与送餐地址相一致、经营地址是否有实体经营门店等。强化线上线下一体监管,对线上监测发现问题线索触发现场检查并落实闭环整改。

六是推进“阳光厨房”建设和宣传力度。提升“阳光厨房”建设率,畅通投诉举报途径,加大未接入“后厨视频”的查处力度。同时积极推进美团、饿了么等网络平台将“明厨亮灶”入口设置的更加便捷,位置更加醒目,以便于消费者进行查看和监督。

七是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查处网络餐饮商家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超范围经营,未落实“日周月”管理制度,环境卫生脏乱差、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未使用外卖封签、未安装“阳光厨房”等问题,存在违法问题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