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00250260-2/2024-31773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6-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商务局(区金融办)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3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06-03 16:46
浏览次数:
王强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耕“地瓜经济”,打造高质量发展西湖样本的建议》(第13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发改经信局、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促局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塑强开放大主体,以招引增效推动“地瓜经济”发展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牵头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多维度布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总部经济发展标杆城区。一是搭建体制机制谋实效。出台《西湖区推动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起草《关于推动西湖区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杭州市、滨江区、萧山区等地总部政策,设置星级培育奖励、用房补助、用地支持、人才支持、促进交流等5条共性条款,以及招引总部、做强总部、营收奖励、留企稳企、总部回归奖励等5条个性条款。二是构建引育体系重实干。梳理总部企业动员、培育、招引“三张清单”,共计120家企业5个项目。构建多层级培育梯度,如制定个性化的动员计划、设置问题协调清单、制定“一企一案”的发展规划专案等,助力企业完成总部企业申报。建立区、街两级总部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设置“一对一”总部企业服务联系人,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三是落实资金保障出实招。根据杭州市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目前已完成2023年度星级培育奖励的资金拨付工作,共计1700万元,其中区级财政承担850万元。
下一步,我区将抢抓新一轮发展契机,坚持总部企业“外引”“内育”两手抓、营商环境优化和产业生态构建同步推进,充分发挥西湖区域优势资源,开展“招大引强”、“增能提升”、“培育升级”三大行动。制定总部企业招商清单,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云计算等产业为重点,鼓励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等采取“双总部”模式,在西湖设立第二总部,构建跨区域产业链。重点监测、保障发展质效高、前景预期好的高成长企业,培育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分类指导上市意愿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推动其余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协助其尽早上市。
二、优化开放大环境,以保障升级推动“地瓜经济”发展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坚持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聚焦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磁吸力”。搭建增值化服务平台,针对国际贸易资源对接、通关便利化、出口退税、贸易风险防控等6个方面梳理10个开放领域增值服务事项,构建“1+6+N”服务机制。“1”即商务牵头围绕开放领域提供服务;“6”即协同海关、税务等6个部门依事权延伸服务;“N”即整合出口信保、银行、展会公司、贸易平台等社会专业性资源联动服务。通过制度性改革和定制化服务,有效解决共性问题、精准攻坚个性难题,确保实现开放服务“一窗式”受理。二是加大政策扶持作为“硬支撑”。出台《西湖区关于促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扶持意见》,聚焦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商贸流通等“地瓜经济”重点领域,对参与境内外展会、高附加值产品贸易、“互联网+”等符合标准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支持。加快兑现2023年新电商政策并确保区级资金的1:1配套保障,加大2024年新电商政策申报的宣传推进工作,推动我区电商经济良性发展。三是深化助企帮扶作为“软服务”。针对生物医药企业对特殊物品(研发用的关键性原材料)进口的迫切需求,区商务局协同海关、发改经信、市场监管、卫健、环保、科技、公安等部门,争取上级赋权,探索创新“关地协同”模式,建立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推动“小切口”制度改革,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研发和产业链集聚。用足用好北交所浙江基地资源,对150余家上市后备企业实行分类、分梯队培育,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上市。
下一步,我区将强化数字赋能,构建特色开放格局。坚持高水平“走出去”,加快“外综服+跨境电商”融合,依托跨境电商西湖园区,通过政策、活动、服务三张菜单,鼓励传统中小微外贸企业“触网”升级、转型“智造”。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计划,建立分级分类数据库和常态化外贸培育机制,推动进出口潜力企业有实绩、上规模。抢抓数字服务贸易高速发展契机,加强培育挖潜人工智能、数字金融、数字文化、数字医疗和物流运输等新兴和传统服贸领域企业,做优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利用好“服博会、进博会、数贸会”等平台资源,引导企业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打造更具韧性、活力、竞争力的“地瓜经济”。
三、建设开放大格局,以协同发力推动“地瓜经济”发展
将“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纳入综合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压实属地、主管部门主体责任。聚焦新目标、落实新要求、实现新突破,切实发挥助推引领作用,努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凸显“高质量”,凝聚强大合力。成立西湖区开放提升专题组和西湖区“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专班,明确梳理相关单位职责分工,加快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形成全区统筹、条块联动、同向发力的良好格局。二是强化“精准性”,细化分解任务。结合我区区情实际,制定出台西湖区“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实施方案,设置产业国际竞争力、贸易强区建设、开放平台能级、企业主体培育、高端要素集聚、开放营商环境等6大类30项指标,明确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推进各项工作起势成势。三是突出“特色化”,申报优秀案例。积极参与申报2024年度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结合我区特色产业,报送“Aigc赋能影视创意创作和国际传播”、“加速推动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审批代办服务‘增值’”等4项案例。聚力打造标志性成果,形成“地瓜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西湖样本。
下一步,我区将加快构建机制合理、体系完善、标准多元的考核规则,全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建立例会机制,按照“周例会、月调度、季分析、年总结”的要求,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重点了解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及时总结梳理推进“一号开放工程”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约谈机制,针对工作、指标落后的镇街、平台,采取分级约谈的方式予以警示督促。建立清单推进机制,根据西湖区“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督促各责任单位将重点工作清单化,制定重点任务进度表,确保每项任务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四、提升开放大平台,以资源互惠推动“地瓜经济”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长三角一体化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区情实际,依托“三城一谷六小镇”等优质平台资源,全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数智治理等综合能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借力高校高新优势,迭代区域创新能力。以“高校经济”为抓手,充分发挥国科大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阿里系浙商系企业智库机构的辐射引领效应,与12家长三角地区高校达成合作协议,落地高质量高校经济项目190个,实现技术交易额376亿元,排名全省第2,荣获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二是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数智治理水平。发挥“城市大脑”所在地优势,纵深推广数智治理城市经验,积极输出数字经济优势产业,参与长三角制造业转型。目前城市大脑基地已与30个国内外城市开展对接合作,定期举办城市大脑工作座谈会、技术碰头会、产业沟通会,构建生态企业间业务共享、知识传播、技术转移的协同机制。三是积极探索飞地模式,鼓励企业向外发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积极承接长三角高端要素流入,全面提升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支持我区企业发挥资本、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强化“科创飞地”的异地研发、招才引智、产业导入等功能,将资金和技术带到飞入地,实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对标上海等周边地区,在数字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长三角一体化、“双城记”重点项目有序建设,加快西湖大学三期、菜鸟云谷园区、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项目、杭州市本级海塘安澜工程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聚焦数字AI产业,做强城市大脑集群,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协同,联动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优势产业,提升杭州城市大脑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断提升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品质,引进AI、元宇宙、GPT等先进领域企业,举办好云栖大会、2050大会、城市大脑峰会等重要活动,努力使西湖成为长三角地区数字新产业、“杭产”新品牌的培育基地,确保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卜欣,联系电话:0571-8951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