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60-2/2024-31775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6-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商务局(区金融办)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37号提案的复函


 

谢 炯 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形成“产业-会展-产业”良性循环,助力西湖区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37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科技局、灵隐街道、艺创小镇、云栖小镇、西湖文旅集团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围绕“品牌建设、产业培育、政策扶持和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为我们下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参考。收到提案后,我局会同各会办单位认真分析您提出的问题,结合目前区情实际,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举措。

会展经济是带动相关产业共同提升、促进行业交流、提升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的重要抓手,被视为“触摸世界的窗口”和“产业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我区非常重视会展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主动融入后亚运生态,加快会展品牌建设。西湖区借亚运东风,发挥黄龙亚运场馆群金字招牌任用,有效承接亚运红利溢出效应。自亚运会以来,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累计接待各类观赛、培训人员达50余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周边世贸中心、青芝坞街区餐饮住宿等商贸服务业发展;深化打造西湖文化品牌,成功举办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第四、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电合作论坛、第三、五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西湖编剧论坛,持续举办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中国数字阅读大会等品牌活动;坚持聚焦文创特色,打造艺创小镇“永不落幕嘉年华”,以“10+100”的节展活动矩阵打响“乐享生活·艺创未来”特色品牌,其中聚焦青年文化产业人才的中国动画电影周吸引全网3000万人次浏览,小镇企业亚运礼服、亚运奖牌和亚运吉祥物等亚运元素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中国日报社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云栖小镇永久落户并举办了云栖大会、2050大会、空天信息大会、城市大脑峰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盛会。

二、多措并举丰富会展内容,加大产业资源集聚。依托杭州茶叶博览会会议会展中心项目,加强与国际国内会展组织合作,扩容朋友圈,统筹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发展,持续办好“一节两会”相关活动,不断提升龙坞茶镇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在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省广电局指导下,与省视协、两院、华语之声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视听创新大会、杭州现代音乐节等“产业+艺术”金名片活动。组织辖区30余家会展业相关企业赴上海开展“不止西湖”沪杭会展业展销会,全面推介我区“环西湖”“环浙大”“环美院”“环西溪”四大板块会展资源,提升我区会展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引导会展产业升级。首先,在税费优惠方面,西湖区利用税收大数据,智能筛选税费优惠适用名单,通过线上“征纳沟通”平台、线下“云小西服务团”,实施政策全面覆盖精准推送带“惠”入企,详细解读会展服务适用的税费政策。其次,在文旅文创方面,制定了《西湖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扶持意见》,支持区内企业引进大型会议给予一定奖励;出台了《关于加快西湖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意见》,对电竞场馆建设、区内文化企业主(承)办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活动等,给予一定扶持。第三,在引导产业升级方面,新修订了《西湖区关于促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扶持意见》,对参加杭州市境内重点展会,境外自办展、重点展及海外专业性展会的企业,给予相应比例的展位补助。2023年兑现参展企业补助405万元。

四、探索创新展会服务模式,推动会展融合发展。紧抓重大赛事资源虹吸效应,协同省黄龙体育中心共同策划黄龙亚运主题研学线路、精品旅游线路和文旅体育特色产品,打造黄龙“冠军楼”,布设“五环下的荣耀”浙籍奥运冠军展区,构建亚运场馆体育消费新场景。发挥载体平台功能优势,研究出台《关于鼓励“一湖三镇”企业开展会展活动的实施办法》,推动西湖区铜鉴湖、云栖小镇、龙坞茶镇、艺创小镇“一湖三镇”融合发展。推出“八个十”拳头产品,打响“不止西湖”文旅品牌,丰富艺创小镇、龙坞茶镇、西溪湿地、天目里、宋城、文三数字街区等核心板块周边文旅产业集群,承接会展带来的客流,推动会展业与商贸业融合发展。深化产学研模式创新,加大科创赛事聚才引才力度。打造高校转化孵化器,深化“一链一院一基地”转化模式,实施“头部企业+科研平台”模式,配合开展学术交流论坛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决战紫金之巅”紫金港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代评,以赛引才。

下一步,西湖区将坚持政府引导,强化“区、部门、镇街平台”三级联动,以“六六行动”高水平开放行动为总牵引,紧扣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机遇,努力推动西湖区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在优势产业集聚上,继续深化数字经济、空天信息、智能制造三大特色产业赛道,用好云栖小镇会展资源,让永久落户的云栖大会、2050大会、空天信息大会等科技产业盛会品牌更响,持续吸引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不断积淀云栖独特的创业创新文化。鼓励阿里云、智元研究院、航天五院等产业头部企业主办或参与行业大型会展、活动、赛事。发挥黄龙亚运场馆群金字招牌作用,有效承接亚运红利溢出效应,探索打造“展会+商业”“文旅+商业”“体育+商业”联动发展的绿色时尚消费新热点。二是在特色品牌打造上,用好之江文化中心“文化浙江”省域品牌,深度打造集自然、人文、艺术、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复合文化综合体;发挥艺创小镇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等国家级平台优势,进一步擦亮国字号名片,让中国视听创新大会永久落户西湖。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领域,打造“行业指南针”的现象级视听盛典。探索举办全球IP创作者大会,打造国际化影视IP衍生典范。三是在创新融合引领上,支持元宇宙赋能会展经济。深度开展区校合作,联动浙江大学等高校的计算机、软件、信息与电子等二级学院,开展元宇宙相关赛道的产学研合作,落地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最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相关科技成果,打造沉浸式虚拟空间及应用场景,助力会展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围绕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服务,以“产品+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的推广宣传以及专利技术的可视化路演,打造具有可感知、可体验、可交互的专利技术推介新模式。四是在完善服务保障上,构建多措并举、精准高效的产业服务体系。用足用好现有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全流程综合税费、精准施策等服务机制,推动现有场馆中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式服务升级,积极发展与会展相关的策划设计、广告宣传、旅游接待、酒店餐饮等配套服务,努力构建完整的会展经济产业链,深化提升西湖区会展经济的渗透力。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王志江,联系电话:0571-89510618)     


 

索引号

00250260-2/2024-31775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6-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商务局(区金融办)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37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06-03 16:49

浏览次数:

谢 炯 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形成“产业-会展-产业”良性循环,助力西湖区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37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科技局、灵隐街道、艺创小镇、云栖小镇、西湖文旅集团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围绕“品牌建设、产业培育、政策扶持和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为我们下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参考。收到提案后,我局会同各会办单位认真分析您提出的问题,结合目前区情实际,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举措。

会展经济是带动相关产业共同提升、促进行业交流、提升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的重要抓手,被视为“触摸世界的窗口”和“产业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我区非常重视会展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主动融入后亚运生态,加快会展品牌建设。西湖区借亚运东风,发挥黄龙亚运场馆群金字招牌任用,有效承接亚运红利溢出效应。自亚运会以来,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累计接待各类观赛、培训人员达50余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周边世贸中心、青芝坞街区餐饮住宿等商贸服务业发展;深化打造西湖文化品牌,成功举办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第四、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电合作论坛、第三、五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西湖编剧论坛,持续举办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中国数字阅读大会等品牌活动;坚持聚焦文创特色,打造艺创小镇“永不落幕嘉年华”,以“10+100”的节展活动矩阵打响“乐享生活·艺创未来”特色品牌,其中聚焦青年文化产业人才的中国动画电影周吸引全网3000万人次浏览,小镇企业亚运礼服、亚运奖牌和亚运吉祥物等亚运元素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中国日报社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云栖小镇永久落户并举办了云栖大会、2050大会、空天信息大会、城市大脑峰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盛会。

二、多措并举丰富会展内容,加大产业资源集聚。依托杭州茶叶博览会会议会展中心项目,加强与国际国内会展组织合作,扩容朋友圈,统筹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发展,持续办好“一节两会”相关活动,不断提升龙坞茶镇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在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省广电局指导下,与省视协、两院、华语之声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视听创新大会、杭州现代音乐节等“产业+艺术”金名片活动。组织辖区30余家会展业相关企业赴上海开展“不止西湖”沪杭会展业展销会,全面推介我区“环西湖”“环浙大”“环美院”“环西溪”四大板块会展资源,提升我区会展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引导会展产业升级。首先,在税费优惠方面,西湖区利用税收大数据,智能筛选税费优惠适用名单,通过线上“征纳沟通”平台、线下“云小西服务团”,实施政策全面覆盖精准推送带“惠”入企,详细解读会展服务适用的税费政策。其次,在文旅文创方面,制定了《西湖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扶持意见》,支持区内企业引进大型会议给予一定奖励;出台了《关于加快西湖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意见》,对电竞场馆建设、区内文化企业主(承)办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活动等,给予一定扶持。第三,在引导产业升级方面,新修订了《西湖区关于促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扶持意见》,对参加杭州市境内重点展会,境外自办展、重点展及海外专业性展会的企业,给予相应比例的展位补助。2023年兑现参展企业补助405万元。

四、探索创新展会服务模式,推动会展融合发展。紧抓重大赛事资源虹吸效应,协同省黄龙体育中心共同策划黄龙亚运主题研学线路、精品旅游线路和文旅体育特色产品,打造黄龙“冠军楼”,布设“五环下的荣耀”浙籍奥运冠军展区,构建亚运场馆体育消费新场景。发挥载体平台功能优势,研究出台《关于鼓励“一湖三镇”企业开展会展活动的实施办法》,推动西湖区铜鉴湖、云栖小镇、龙坞茶镇、艺创小镇“一湖三镇”融合发展。推出“八个十”拳头产品,打响“不止西湖”文旅品牌,丰富艺创小镇、龙坞茶镇、西溪湿地、天目里、宋城、文三数字街区等核心板块周边文旅产业集群,承接会展带来的客流,推动会展业与商贸业融合发展。深化产学研模式创新,加大科创赛事聚才引才力度。打造高校转化孵化器,深化“一链一院一基地”转化模式,实施“头部企业+科研平台”模式,配合开展学术交流论坛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决战紫金之巅”紫金港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代评,以赛引才。

下一步,西湖区将坚持政府引导,强化“区、部门、镇街平台”三级联动,以“六六行动”高水平开放行动为总牵引,紧扣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机遇,努力推动西湖区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在优势产业集聚上,继续深化数字经济、空天信息、智能制造三大特色产业赛道,用好云栖小镇会展资源,让永久落户的云栖大会、2050大会、空天信息大会等科技产业盛会品牌更响,持续吸引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不断积淀云栖独特的创业创新文化。鼓励阿里云、智元研究院、航天五院等产业头部企业主办或参与行业大型会展、活动、赛事。发挥黄龙亚运场馆群金字招牌作用,有效承接亚运红利溢出效应,探索打造“展会+商业”“文旅+商业”“体育+商业”联动发展的绿色时尚消费新热点。二是在特色品牌打造上,用好之江文化中心“文化浙江”省域品牌,深度打造集自然、人文、艺术、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复合文化综合体;发挥艺创小镇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等国家级平台优势,进一步擦亮国字号名片,让中国视听创新大会永久落户西湖。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领域,打造“行业指南针”的现象级视听盛典。探索举办全球IP创作者大会,打造国际化影视IP衍生典范。三是在创新融合引领上,支持元宇宙赋能会展经济。深度开展区校合作,联动浙江大学等高校的计算机、软件、信息与电子等二级学院,开展元宇宙相关赛道的产学研合作,落地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最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相关科技成果,打造沉浸式虚拟空间及应用场景,助力会展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围绕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服务,以“产品+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的推广宣传以及专利技术的可视化路演,打造具有可感知、可体验、可交互的专利技术推介新模式。四是在完善服务保障上,构建多措并举、精准高效的产业服务体系。用足用好现有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全流程综合税费、精准施策等服务机制,推动现有场馆中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式服务升级,积极发展与会展相关的策划设计、广告宣传、旅游接待、酒店餐饮等配套服务,努力构建完整的会展经济产业链,深化提升西湖区会展经济的渗透力。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王志江,联系电话:0571-895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