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北山司法所打造“法护朝夕”品牌 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4-08-15 17:35:25
来源:区司法局 点击率:

基层社区是城市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八八战略”蕴含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为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提供了方向和根本遵循。北山街道以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为契机,打造“法护朝夕”品牌,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力度、群众寻求法律服务便捷度,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聚焦一老一小,圈出百姓生活的幸福感

北山街道在绿城暖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创设公共法律服务微驿站,构建司法所+公证联络员+人民调解员+村社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多元力量参与的法律服务模式。健全法律援助“全程代办”、法律公证上门服务机制,对出行不便的老年人,主动上门服务。创设桑榆·法课堂,定期组织开展民法典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消费陷阱、反诈、食品安全等法治讲座,引导老年人懂法、守法、用法,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设立未成年人公共法律服务点,植入公共法律服务指引牌。组建“法治副校长+专业律师+检察官”的法护未来公共法律服务志愿队,设置未成年人咨询专席,安排专业律师向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开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积极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流程优化、全方位覆盖的法律援助服务。通过“未”来·法课堂,普及网络文明、防性侵、防校园欺凌、禁毒等犯罪预防和自我保护的法律知识。

整合优质资源,提高人人参与的法治获得感

在北山街道15分钟圈内,有五四宪法馆陈列馆、弥陀寺法治公园等法治阵地6个,律师事务所36家,公证处2家,司法鉴定机构3家。在北山街道弥陀寺文化公园的“北山书画院”内,散出阵阵笔墨香,不少当地居民正专注创作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位于白沙泉的“法润西湖”普法直播间,关于“与法同行 远离犯罪”专题直播课程正在上,自直播间开播以来,已开展直播课15堂,惠及群众7000余名。

推动基层治理,提升家门口的法治满意度

北山街道横向健全议事协调机制,纵向强化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联动,建立起了统一领导、简约高效、执行有力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全面推行“五员共治”行动,将党员干部等转变为信息采集员、普法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情服务员、智能调度员,实行“每日知晓、每周走访、每月议事,每季评议”工作机制,协商处置小区内部“疑难杂症”。如友谊社区发动小区党员志愿者、律师等组建“余晖评理轩”,担任网格治理的“银发评理员”,今年以来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起。创新“幸福议民生”,把小区议事场所从室内转到室外、搬到不同场景之中,通过社区、物业、业主、律师同座共商社区事,拓宽群众意见收集渠道,源头化解共性问题,针对解决个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