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西湖区放大招
发布时间:2024-08-30 09:03:58
来源:办公室 点击率: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这把年纪还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治安巡逻这份工作对学历要求不高,让我能在照顾家人的同时有一份收入,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个工作机会。”来自转塘街道桐坞村的治安巡逻员王先生开心地说道。

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近年来,西湖区人社局联动各镇街,大力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通过全面掌握重点群体失业状况、就业意愿、培训需求等信息,做实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台账,建立“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努力实现重点群体帮扶覆盖率100%,业务办理满意率99.9%,确保“就业路上一个都不落下”。截至目前,累计帮扶重点人群18894人,重点群体实现就业12878人,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保存量,推动重点群体就业

今年3月,西湖区家政服务零工市场外熙熙攘攘,一场以“招贤纳士,职在三墩”为主题的企业用工招聘会暨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专场活动在这里举行,求职者和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们正火热对接,实现“双向奔赴”。

为持续提高重点群体就业水平,西湖区人社局打响好单位好工作好服务“三好就业”服务品牌,针对4555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全方位强化服务保障,做好就业帮扶。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85场,提供就业岗位3.2万个,达成意向6088人。同时,西湖区依托已建成的电子信息、茶叶加工、家政服务等特色化行业零工市场,大力整合社、企、商多方资源,为劳动者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和配套服务,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完善就业市场。今年以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88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69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59人。

为贯彻落实杭州市“春雨计划”相关要求,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今年4月,西湖区与杭州市人社局共同主办“乐业杭州 创享未来”2024杭州市高校毕业生暨青年就业促进大会系列活动,创新青年就业创业“1+X”西湖模式,现场发布西湖区青年就业创业综合体,积极搭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对接平台。此外,西湖区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落实就业见习生活补贴等各类政策,今年以来,累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959个,全力打造“青年留杭第一区”。

扩容量,力促创业带动就业

“多亏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为我们及时解决了资金短缺的困难,企业也顺利渡过了难关!”杭州某生活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人詹某感慨地说道。

2023年返乡创业的退役军人詹先生曾在创业之初遭遇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企业也因此险些关停。西湖区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在了解其具体情况后,帮助詹先生成功申请了个人创业贴息贷款50万元,虽然金额有限,但对詹先生的创业公司来说可谓雪中送炭。资金问题缓解了,詹先生和自己的战友再一次燃起了创业的热情,用部队标准打造一尘不染的家政服务,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为破解创业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等“急难愁盼”问题,西湖区人社局持续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开展扫街式政策宣传,创新自助办、掌上办、上门办等服务模式,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创业者解决资金问题,让政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帮助更多群体实现就业创业。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695万元。

提质量,助推就业服务提升

“无论是想打零工还是想找实习,‘就近就业’微信小程序都能找到相关的岗位信息,小程序上还会提示最近将举办哪些招聘会,我就是通过这个渠道找到工作的!”今年22岁的小王在安徽读设计专业,家住蒋村街道府苑社区,6月即将毕业的她一直想回杭州工作,通过“就近就业”微信小程序,她很快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岗位。

为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促进人岗精准匹配,近年来,西湖区人社局迭代升级“就近就业”微信小程序,精心研发“就近就业暨重点群体帮扶E本帐”,联通省级重点群体帮扶系统,探索打造集服务端、经办端、治理端三端于一体的数字就业服务体系,并结合“就业创业一张图”应用场景,为求职者提供步行、骑行、车行15分钟通勤距离以内的岗位信息,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为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帮扶,西湖区人社局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援助为主线,积极落实“1311”就业服务模式,为有需求的劳动者提供1次技能培训、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指导与一个月1次跟踪服务,持续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技能、送岗位等家门口就业服务活动,帮扶活动覆盖全区11个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