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4年,我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六六行动”,砥砺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举措和亮点
1.普法工作落实情况。联合区司法局完成我区29个行政村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评定工作。印发《西湖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度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在双浦镇、转塘街道开展“守护绿水青山 推进法治先行”法治宣传活动。参与检察院开展的“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联合保护工作站,进一步加大“西湖龙井”地理标志的保护。 局属科室站所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水日”、“安全生产法集中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多角度、多形式开展相关专题宣传活动。
2.农业行政执法队工作情况。局本级和局属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人员执证率100%。2024年,区农业行政执法队践行执法结果运用规范化、执法自由裁量规范化及执法检查规范化。开展钱塘江西湖段流域常态化巡查、西湖龙井茶品牌保护专项行动、“绿剑”护农执法交叉比武、“春雾季”、“亮剑”、“一打三整治”等渔船生产安全系列执法行动等。全年共立案40件,办案44件(含跨年案件4件),同比增长57%,已办结36件(含行政强制执行2件),处罚没款14.85万元,同比增长55%,罚没物品货值0.4万元。办理毁坏林木林地、改变林地用途等违法案件45件,并移送区综合执法局。
3.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情况。我区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全力构建“生产管理、流通营销、行业监管、产业服务”一体化应用的政务服务,积极配合区审管办开展西湖龙井茶产业增值服务“一件事”事项整合工作,面向茶农和茶企两大服务对象群体,共梳理出“农机购置补贴”“西湖龙井茶地基础数据核定”等19项服务事项,同步制作办事指南。由区审管办设置服务专窗、配置服务事项二维码开展对外服务,致力打造一流茶产业营商环境,为西湖区“三茶”融合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受理办结农业许可29件、林业许可96件、水利许可70件;接受园区水保和取水备案26件;开具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通知单49份,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753885.88元;接受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备51件;投资项目征求意见反馈52件;引导中介机构开展中介合同网上备案57件。在2024年度全市林业水利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我局2份行政许可案卷获评优秀案卷。
4.规范性文件和公平竞争审查有序清理增量情况。今年我局制订规范性文件2件:《西湖区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西湖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目前,由我局牵头实施由区政府办行文的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局本级规范性文件6件,均录入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系统。根据《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招标投标信息13件,2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未发生有违反公平竞争情况。
5.行政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情况。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和“互联网+监管”规范开展执法监管工作。实现网上办案率100%。严格落实省市“双随机”检查事项清单全覆盖和跨部门联合检查机制,2024年共开展双随机检查30次,检查674户次,实现联合“双随机”监管率56%,应用信用规则率100%,双随机抽查事项覆盖率100%,检查任务完成率100%。获区监管执法优秀实践案例大比武活动三等奖。
6.政务公开及行政复议情况。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26条(件),受理办结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18件;涉行政复议案件9件,结案4件,涉行政诉讼案件3件,结案3件。
7.行政机关合同管理情况。建立健全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制度,局机关及所属机构共签订合同121件,其中:自审87件,法律顾问审查34件,合法性审查率100%。
8.外聘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推行情况。我局与浙江方策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全年提供法务咨询92次,参与疑难信访调查处置12次,参与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意见14次,出具合同审核意见33次,代理行政复议案件9宗,代理行政诉讼案件3宗,律师全过程参与把关行政执法案件的办理。确立1名持有律师资格证书的同志为本单位公职律师,1名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同志为法治审查员。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
1.执法队面临现实中的不少困难。由于农林水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多且专,缺乏专业培训,执法监管人员未能及时全面掌握,对依法行政执法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2.部分领域执法处理有一定难度。部分领域投诉举报频发且取证难度大,比如网络平台上实施的违法行为,难以调取到网络平台的后台销售等关键数据。
3.行政复议诉讼保障力度有待加强。复议工作涉及领域覆盖面广,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高。部分工作人员对《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掌握度、熟练性不够高,参与复议诉讼工作经验相对薄弱,导致总体对潜在法律风险敏感度、法定程序掌握熟悉度偏低。
三、第一责任人履行情况
1、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情况。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严格履行区依法治区办印发的《西湖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把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化解农村宅基地矛盾、维护农村地区稳定。将《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统计法》、《浙江省信访工作办法》等纳入党委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4次,举办法治类培训2次。
2、单位人员法治能力建设情况。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取相关负责人法治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农业行政执法队伍改革等领域重大问题。要求各分管领导将法治建设工作与农业农村工作同部署、同推进,组织开展农业农村领域普法活动。根据区委依法治区办要求,将2023年度农业农村局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在西湖区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
3、2024年度工作成效情况。2024年,在法治保障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聚焦六六行动,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西湖区坚持人才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获中纪委网站《建国75周年特别策划“UP”中国系列》报道,农民培训工作获农业农村部领导批示,多篇专报或省市区领导批示肯定;九曲红梅入选浙江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我区成为全省唯一具有两个省级名优“土特产”茶叶的区县(西湖龙井为2022年首批获评);正在双浦长安沙岛打造全省农业双强样板区、具有国际范的前沿农业展示区;建设完成省级未来乡村2个,市级特色村1个,市级数字乡村样板村1个,和美乡村建设组团式发展项目获批省级第五批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带;海塘安澜项目年度重大项目投资6.25亿元,完成率达127.6%;以 “林火智治”应用场景建设成果为基础,构建林业全领域智能化管控“多感合一”应用场景,取得两项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项目被列入省林业局试点;培育区级清廉村居特色样板村20个,达标率81.25%。
四、2025年工作计划
1、深入推进法治西湖建设。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行项目化推进,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加强经费保障,确保法治宣传、执法装备、信息化建设等必要投入。高度重视信访和举报工作,化解社会矛盾。
2、继续推进全面依法行政。建立定期清理机制,重点清理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不符合"放管服"改革要求的规范性文件,确保政策法规体系的协调统一。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涉农政策法律风险评估机制,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
3、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使用“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数字监管应用,不断提升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服务三农”理念,推行区里的轻微违法首违不罚的指导意见,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4、落实内外部监督。强化内部监督。建立常态化执法监督机制,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拓宽监督渠道。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建立涉农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第三方评估制度。
杭州市西湖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