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4年,留下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留下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常态化开展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街道坚持制度化、全面化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形成了每年至少1次的合法性审查培训机制,审查中心列席党工委涉法议题机制,每周1次的周例会机制。除上级规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行政机关合同四类文件之外,街道还将信访回复、信息公开、执法决定、涉法涉诉案件、村规民约等各项工作主动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形成了“4+X”合法性审查目录,坚持街道各行政工作“应审尽审”。一年来审查街道合同429件,信息公开申请件10件,信访事项回复件531件,街道重大行政决策1件,未发生相关行政行为引起的诉讼案件。
(二)全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提质增效。2024年,街道结案案件中,共有388个案件将处罚结果信息公开,所有普通程序结案的案件按规定全部落实信息公开。街道试点开展统筹执法,以辖区规上企业检查为切入口,统筹执法中队、市场监管、公安、消防、应急管理、劳动监察的检查计划,制定《留下街道规上企业执法监管统筹检查计划》,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做到“非必要不检查、计划外不开展”,有效应对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问题,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街道以“大综合一体化”指挥中心为依托,实现处置“一链闭环”,建立“5分钟流转、10分钟到达、30分钟反馈”的“51030”联动执法机制,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工作链条,全年无一起重复检查引发的投诉举报。
(三)积极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通过楼宇党委购买法律服务,律师定期进楼宇,为企服务“一企一策”,一年来开展律师进楼宇24次,开展为企咨询80余次。常态化深入贯彻落实“双千联企”“走亲连心三服务”等为企服务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街道“1+17+N”多元化服务网络机制,完善“走访、问题、落实”三张标准化服务清单以及“一企一档”服务手册,制定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绿色通道”,全年处置纠纷799件,化解项目欠薪隐患3起。
(四)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坚持多元共治,传承和延续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警源、访源、诉源“三源”治理。由街道平安建设办牵头,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队伍力量,成立“申明亭”调解工作室,负责街道疑难纠纷的协调处理,充分发挥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将乡贤能人、退休法律人、志愿者、居民代表、网格员、房东网格、物业保安都纳入“申明亭”队伍,建立“亭长”名册库,打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最后一公里”,今年7月,以“申明亭焕发新生机,亭长们助力解纠纷”为题,留下街道“申明亭”调解品牌登上浙江法制报。2024年,我街道受理调解各类案件总数740件,同比增长159.2%,调成率达100%。
(五)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点建设。通过打造小和山科学城公共法律服务点、杭州长运客运(汽车西站)公共法律服务点两个特色化服务拓展点,安排公益值班律师,不定期为小和山科学城内的企业和员工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和开展不定期的法律宣传活动。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不断提升“法律明白人”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2024年新培育法律明白人30名。截至目前街道共有法律明白人117人,全年开展普法进社区、法律宣传面对面等活动30余次,形成了辖区良好的学法普法氛围。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街道法审员的实际业务水平仍显不足。有法学专业背景且专门从事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欠缺,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仍以派驻的第三方律师事务所为主。
(二)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力度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在做好线下宣传的同时,主动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特别是为企服务、对企政策方面的信息,梳理公布涉企事项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政务审查标准,实行为企服务“阳光办事”。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区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年听取街道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1次,研究讨论涉法涉诉提议5次,组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活动4次,组织领导干部述法1次;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2024年上报街道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项;切实做到重要工作坚持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压实责任,推动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四、2025年度主要安排
一、持续强化法治教育培训。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加大法律法规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精准化的宣传教育方式,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完善法治政府建设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推动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中共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工作委员会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留下街道办事处
2025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