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4年,蒋村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浙江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西湖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相关内容,紧紧围绕建设“三宜”美丽新蒋村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了法治政府建设。现将街道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基本情况
2024年以来,蒋村街道扎实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法律顾问、司法所负责人列席党工委会议15次,审查重大行政执法决定5件,合同55件,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60余份,为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参考意见。依法接受街道人大工委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104件,办复率100%。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组织理论中心学习组学法3次,开展保密工作培训并集中学习保密法2次,开展普法活动30余场,覆盖人群3000余人。积极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今年以来,街道共在区政府信息公开网址平台主动公开信息24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6件,均已按照法定程序,在法定期间内办结,做到了程序到位、公开和答复合法。今年以来共化解网上信访案件1456件,化解信访积案数6件。
(二)特色亮点
1.推动《条例》落地,打响优化营商环境品牌。
一是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解读。以政府网站平台、公众号为载体,发布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布《条例》解读3条。举办线下《条例》宣贯活动2场。通过与企业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提高解读质量,助力打通《条例》落地“最后一公里”。二是全面走访带动安商稳商、招大引强。依托2024年街道安商稳商、招大引强攻坚行动,由区管领导牵头组成4个小组,走访辖区335家重点园区企业,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送政策、服务上门,现场倾听企业诉求,讲解相关政策要求,全面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探索政企恳谈会新模式,共话高质量发展。以辖区西溪国际园区企业家午餐会为契机,召开政企恳谈会,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与辖区7位重点企业家面对面互动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并就关于“政务公开在浙里‘32条’进民企”相关政策进行宣传解读,帮助企业深入研究、领悟并用好上级政策,提升站位格局,厘清未来发展思路。
2.构建组织堡垒,保证合法性审查高效实施。
一是强化统筹抓成效。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提级统筹推进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落实定期联席会商工作制度,协调解决过程性问题。联席会商制度落实以来,累计召开例会30余次,解决合法性审查相关堵点、难点、问题等50余个。二是建强队伍提质效。建立“党政办+司法所+法律顾问”三位一体合法性审查队伍,形成1名专职法治审查员主审、2名兼职法治审查员协审、专业律师支撑的审核架构,确保合法性审查法治化、专业化。三是健全机制促实效。在区委依法治区办的指导下,依托《西湖区合法性审查强基行动工作方案》,出台《蒋村街道重大行政决策、执法决定审查制度》等配套文件2份,将文件管理、重大决策、重大合同、执法行为“四类事项”纳入审核清单,明确审查要求。2024年3月,蒋村街道获得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突出集体荣誉。
3.聚焦改革要求,强化为企法律增值服务。
一是升级服务网络。结合“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以社区和园区法律服务点为辐射点,形成“1+N”涉企法律服务链条式网络。法治服务入驻企服中心,一站式解答、解决企业法律服务方面相关问题,今年以来,累计受理涉企法治服务事项30余件。二是盘活服务资源。聚焦辖区科技、文创特色产业类型,组建服务联盟,公布西湖区涉外法治人才库,构建“产业链+法律服务”的增值化服务模式,赋能科技、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涉企法治服务提质增效。三是提升服务质效。紧盯企业法治需求提供增值化改革事项清单式服务,指导各法律服务机构建立《企业法治体检清单》,帮助企业全面查找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供精准化法律服务。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企业法治体检”30余次,提供意见建议100余条。
4.建立高效机制,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
一是完善计划统筹机制,科学规划年度检查计划。检查计划统筹案例展示荣获西湖区监管执法优秀实践案例二等奖;二是全面推进队伍建设,开展“每月一讲”系列培训,持续增强队员综合素质。一季度综合考核成绩排名全区第2,典型案例展示荣获镇街技能比武活动一等奖,法制知识竞赛二等奖;三是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组团式”上门服务,以园区为单位上门现场指导20次,服务企业200余家;联合相关部门、龙湖西溪天街,打造天街内环夜市,为中节能等园区开设批量审批流程。
5.推动科技赋能,提升数智化人性化执法。
打造西湖区首个无人机“低空治理”平台,实现巡检“全覆盖”“全时段”“全自动”。一是建立杭州市首个无人机河道水质检测系统。引进多光谱摄像机,通过无人机检测实时掌控河道水质变化,对问题点进行全覆盖巡查,实时产生水质报告。二是加强城市治理,针对辖区内私搭乱建、占道摊点、违章停车等问题,采取低空“巡查+劝导”模式,着力解决执法人员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等多重难题,提高执法人员工作效率。
6.贯彻新复议法,促进行政争议防治结合。
一是提升吸纳行政争议能力。为方便接收群众复议申请;在社区、园区设置接收点收企业、群众的复议申请,街道基本实现基层行政复议受理点全覆盖;今年以来,累计接受线下复议申请2个。二是加大争议的调解力度。街道矛调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链接社区、司法所和法律顾问力量,通过源头治理、多元解纷机制,推进全过程调解。今年以来,通过街道调解,2个行政争议均得到化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三是治理行政争议发生源头。将宣传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纳入普法教育范围,促进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复议的认识,促转变思想观念,规范行政执法方式,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复议案件的发生。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对信息公开件开展合法性审查,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政府信息公开引发的行政复议。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短板
一是法制宣传载体不够丰富。虽然开展了多种宣传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新媒体等领域开展的活动形式较少,仍以偏传统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辐射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是法治队伍建设仍需加强。街道、社区的法律相关专业的人才较少,特别是在法治建设的大环境下,工作人员的法律能力也需不断加强,在日常工作中应通过法制宣传等方法,引导居民合理合法维权和处理各种矛盾纠纷。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街道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将法治政府建设与街道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严格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全年组织开展集体专题学法4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带动街道全体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持续将法治精神与街道日常工作深度融合。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一是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健全完善中心组学法等机制,组织街道干部学习法律法规,在全街道上下形成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普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尤其要向外来务工人员宣传普法,提升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学会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拓展法制宣传渠道,结合当下热点进一步丰富宣传载体,持续扩大法制宣传的影响范围。
二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参照政务公开目录,结合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逐项梳理相关领域公开事项,合理设置事项分级,建立健全基层行政决策公众参与、解读回应等工作机制,推进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切实提升政务公开规范化水平。
三是加强隐患排查力度。重点培育社区法治队伍建设力量,积极排查街道潜在信访隐患,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的排查和解决力度,降低复议纠错率、诉讼败诉率。
中共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街道工作委员会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蒋村街道办事处
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