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4年,西溪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在基层向纵深推进为抓手,始终围绕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的要求,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2024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凝心聚力,党的法治工作不断提质
压实法治建设责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不断推进依法执政,全面推进法治化改革,夯实党委统一领导,人大、政府、政协各负其责,科室协同推进,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格局。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规定将马塍路街区环境提升项目列入西溪街道2024年下半年决策事项目录清单,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和完善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落实党政办和司法所负责人列席涉法议题会议等工作。
(二)共建共享,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西溪街道加大对企普法力度,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法助共富”“法护平安”“法护营商”专项行动,鼓励和引导企业协会、行业协会等组织自主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法用法活动。西溪街道在东软华为广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法治增值化服务。用好用足“西湖AI企服”数智平台,开展科技创新领域为企服务智能训练100余条,举办西湖链链看活动8场次,依托平台组织涉外法律讲座及咨询服务。今年以来,西溪街道为辖区范围内4000余家存量企业建立企业服务工作组,累计完成企业走访15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法律等问题300余个,问题解决率超98%。
(三)稳中求进,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
在合法性审查方面,建立西溪街道合法性审查中心,制定符合街道实际情况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流程,完善由党工委副书记主抓,党政办、司法所牵头,聘请法律顾问团队参与合法性审查的工作机制。在行政执法方面,西溪街道规范化案件办理,目前为止程序上未发生案件办理超期情况,无复议及诉讼案件发生。依托数字监管平台实现各类检查数据有效衔接,拓展部门联合检查的广度和深度,统筹各部门力量,通过会商形式,结合需求制定街道联合检查计划。今年共对小区违建、工地、购物广场及餐饮商铺等开展联合检查,共发起检查任务10余次。根据省市区要求组织街道工作人员积极参加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2024年通过执法证考试2人,申请免考4人,累计37人持证,持证率74%。
(四)强基固本,基层治理防线不断筑牢
西溪街道组建由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全域掌握辖区社会矛盾纠纷情况。2024年,街道、社区13个调委会共计调解各类纠833起,涉案金额195万余元,涉企纠纷34起,涉及少数民族纠纷2起,调解成功率达100%;调解纠纷量是去年全年调解案件数量的3.5倍。全面梳理辖区内涉预付卡消费、教育培训等领域涉众型矛盾风险,有效防范各类利益群体的规模性集聚和风险上行。强化普法阵地建设,完成对辖区内求智社区、石灰桥社区、白荡海社区省级民主法治社区的复核工作,争创溪畔社区省级民主法治社区。确定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为“西湖区法治建设基层观测点”,有条不紊夯实并持续扩大西溪法治文化图。增强普法队伍力量,新培育24名法律明白人。2024年全年,社区法律顾问共计值班576次,解答咨询544次,参与调解32次,举办法律讲座培训48场。
(五)精准发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不断输出
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设立欧美中心、小哥学院、文二农贸市场、求智未来社区四个公共法律服务特色站点,服务企业、新就业群体,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西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已设立法律援助对外服务窗口、法律综合接待窗口,方便居民群众更加便捷获取公共法律资讯和服务,已接收“一键找法”功能派发的法律咨询件5件,均在接件后3小时内提供满意答复圆满结案。坚持常态化普法。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如3.5学雷锋日、5月《民法典》宣传月等均以“普法市集”的形式开展专项普法活动,在5月法治市集上还推出“阿普”人偶形象,在寓教于乐中开展普法工作。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足与短板有待改善提升。一方面,把法治工作放在全局中思考、谋划的视野仍不够宽、举措还不够实,法治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跨前服务意识不足,在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法律困惑方面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强化责任担当,牵头引领法治建设
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深入研究部署法治工作重点,明确各部门在法治建设中的任务分工,以“头雁效应”带动全体干部积极投身法治建设,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有序推进。坚持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形成“一把手”抓法治的良好局面,推动街道上下形成浓厚法治氛围。
(二)完善制度体系,夯实法治根基
积极推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审查工作,坚持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等相关程序,确保各项政策符合法治要求、顺应发展实际。同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注重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环节,让决策过程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从制度层面筑牢法治政府建设的坚实基础。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强化事前公开、规范事中公开、落实事后公开。
(三)注重法治监督,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坚持法治理念,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建立健全法治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督促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认真对待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积极回应群众法治诉求,通过监督纠错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工作的可行性、规范性和执行性,保障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经得起检验。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一)握指成拳,强化党的法治建设
2025年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西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把法治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根据《西湖区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建强法治工作机构,配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力量,健全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运行机制和重大法治事项统筹协调机制,完善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建好用好基层法治联系点,推动省级民主法治社区建设。
(二)提档升级,实化基层治理进程
立足区域实际、紧扣时代需求开展工作,完善街道法治制度建设,梳理法规政策优化配套机制,健全协调制度,强化服务供给,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建立法治宣传矩阵,联合街道司法所以及专业调解机构,建强街道共享法庭,优化市场化解纷力量,落实相关经费保障,制订考核激励机制,调动调解组织工作积极性,提升化解率。实现市场化解纷机制的模式创新,推动共享法庭建设和实体化运行,配齐配强调解力量。
(三)量质并重,深化行政执法改革举措
紧抓“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政策要求,紧扣“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主线,持续打造“一支队伍管校安”、“组团服务一菜一早”等辖区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数字应用平台统筹功能,继续做好守护民生要事的“守护文二烟火气,一支队伍我包了”等IP形象,形成西溪街道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特色亮点,结合区级改革工作部署要求,积极推动检查计划统筹、亮码检查、简案快办等多项助企举措在全区的推广使用,为助力营商环境提升注入新动能。
(四)大胆尝试,探索法治改革创新
坚持法治思维,持续开展滚动式排摸,特别是金融、房产、教育等重点领域,以及涉法、涉诉、涉企等重点群体,及时落实法治教育引导等措施。根据调解工作“一街一品”要求,以“条目式”“清单化”机制,加强调解品牌建设,探索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会客厅”、“街道共享法庭”等矛盾纠纷化解品牌。推进溪畔社区邻里家事调解中心建设,融合“智仁说法”普法品牌等项目,打造一个暖心高效便捷的基层站点,增值法治服务。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其他需要报告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