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4 年,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现将全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 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一)突出重点,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法治水平 坚持依法履职,以改革精神和务实举措推进依法行政。
1. 规范执法办案行为 修订完善行政执法中的全过程记录、公开公示和法制审核 3 项制度,确保执法活动全面记录,重大执法决定出具书面审核意见,行政处罚结果及时公示。同时,对已公示信息进行批量复查抽查,遇不规范情况及时更正并提醒办案单位,有效提升法律风险防控能力。
2. 严查重点行业领域 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对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重拳出击。扎实开展“铁拳”“亮剑”“药剑”专项行动,查办食品案件 392 件,罚没款 80.6 万元;查办药械化案件 73 件,罚没款 170 万元。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和殡葬服务收费专项整治,办结物价案件 14 起,罚没款 6 万元。全年累计办结各类行政处罚案件 708 件,罚没款共计 582 万元。
3. 创优市场发展环境 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指导工作,强化案源分析等重点环节把控。遵循“宽严相济、情理相融”原则,对具备特定情节的违法主体实行柔性执法。在 2023 年基础上提出修订意见,召开现场会配合市局完成相关修订工作,并积极贯彻新发布的指导意见。今年已免行政处罚 28 件,免除罚金两百余万元,减轻处罚 135 件,减轻罚金七百万余元。
(二)助企惠企,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法治营商环境
1. 持续加大助企惠企力度 落实“两书同达”工作机制,实现“处罚即告知,期满即修复”。主动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推送短信千余条。办理经营异常类和行政处罚类信用修复多项,线下零跑率达 87.24%。通过多渠道开展年报催报指导,企业年报率 87.94%。持续开展“双千”联企活动,走访结对企业 170 家次,解决诉求 32 项。组织开展多种培训活动,参与人数超 1100 余人次。
2. 统筹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 定期召开推进会晾晒通报指标情况,指导各部门合规制定双随机任务,并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在线监测,避免重复检查等低质量因素。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实施率指标在全省遥遥领先。
3. 持续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 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发布工作要点,对拟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的政策措施开展会审并提出意见。深入开展宣传培训,组织学习相关办法。做好反垄断合规标杆企业培育,选定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报省局评定。
(三)抓源促治,发挥复议主渠道功能赋能社会新治理 根据区司法局要求,组建行政调解委员会,完善消费维权调解组织并配备专职人员。积极开展消费调解工作,全年接收消费投诉 892 件,挽回经济损失 20.92 万元。 全年行政复议发案 369 件,占全区 44.3%,同比上升 47.6%;纠错 3 件,被纠错率 0.8%,同比下降 50%。行政诉讼发案 35 件,与 2023 年持平,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 100%,行政案件协调化解 106 件,调撤率 32.6%。依法行政成效位于杭州市监系统和区级部门前列。
二、2024 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虽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方面做了努力,但仍存在短板弱项。一是基层堵点难点有待疏通,职业索赔等问题处置矛盾凸显,加大基层干部履职风险,影响企业营商环境获得感。二是市场监管队伍能力亟待提升,职能专业要求高与干部人少事多的现实困境对队伍能力提出挑战。
三、2024 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突出位置,亲自研究部署各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以法治立局为总体思路,着力建机制、促规范、强基础。
1. 健全责任落实机制 成立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拓展完善工作机制,利用多种载体促进任务落地落实。
2. 健全科学运行机制 全面落实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健全案卷评查工作制度,每季度开展案卷评查,聘请法律顾问全程监督。
3. 健全学法用法机制 建立每月学法、集体学法制度,通过多种方式抓好新法规学习宣贯,开展多种专题活动实现学法普法全覆盖。如线下宣贯药械化新规定,线上通过抖音公众号直播,参与人数达 1.2 万人,同时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增强学法实效性,营造良好氛围。
四、2025 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安排
(一)担当有为,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1. 从思维意识入手 把学法用法作为新人、干部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课程,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 从队伍建设入手 聚焦队伍专业化、力量多元化,通过多种干部培训机制提升专业能力,充实法治审查人才储备。
3. 从制度保障入手 鼓励干部在重点项目上磨砺成长,优化“为担当者担当”政策机制,为依法履职和公正执法提供保障。
(二)服务大局,全力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1. 推进包容审慎监管 落实“不予行政处罚”和“减轻行政处罚”清单,实施柔性监管等制度,为新产业等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 实施知识产权强企战略 用好用足相关平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对接服务渠道,建立简案快办机制协同保护,探索知识产权维权集成改革。
3. 优化企业合规工作 分类发布企业行政合规指南,以依法合规经营为关键抓手,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先立后破,在法护营商上砥砺前行
1. 强化多部门联合监管合力 逐步扩大监管覆盖率,扩大联合抽查参与部门,通过信用风险分类比对压减检查频次,实现对企业“无事不扰”。
2. 建立健全职业索赔甄别机制 加强司法部门协作,形成打击职业索赔行为的联合机制,减少其对市场秩序的干扰。
3.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在专业市场等多地开展法制、案例宣讲,强化商户和企业应对职业索赔“事前”规范,打通懂法守法“最后一公里”,降低“学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