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笑语迎新年
发布时间:2025-02-06 11:28:21
来源:西湖报 点击率:

记者 诸葛曾晓 张一昀 刘嘉慧  通讯员 郑经纬 吴谦尔 江丹平 

欢歌如潮,多元文化交融

“我很荣幸能够担任这次村(春)晚的主持人,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汉语实践机会。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村(春)晚主持人,来自浙江科技大学商务汉语专业的土耳其留学生叶文说。

日前,留下街道“小和山社区村(春)晚”现场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叶文用流利的汉语和亲切的笑容,串联起了整个晚会。他不仅介绍了晚会的各个节目,还与观众互动,分享了自己在中国学习的经历和感受,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晚会融合了八种中华传统表演与来自七个国家的国际文化展示,彰显了小和山社区打造国际青年人才社区的独特魅力。

情愿一天不吃荤,不可一日不听小热昏。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阿六头说新闻”及“开心茶馆”主持人“老开心”周志华作为特邀嘉宾,以“龙蛇磐福字,莺燕醉春风”的特别祝福,将欢乐与美好送给社区居民。

悠扬的民歌《早晨的故乡》传递着对家乡深切的热爱,展现了社区居民间的深厚情感;来自辖区高校的《川流不息》和《我爱你中国》节目的深情演唱,将观众的思绪带入对祖国的祝福之中;社区和韵儿童合唱团演唱了《勇气大爆发+离别开出花》,用清澈的旋律打动人心……一个个节目通过青春的律动与创意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活力与风采。

多元文化交融是小和山社区的一大特色,在这一环节,中华文化与国际文化精彩碰撞。社区和韵舞蹈队以《和山春韵-板凳舞》将创意融入传统艺术,而浙江科技大学的留学生用流利的中文演绎《点歌的人》,给地地道道的中文歌曲加入了国际风情。

当留学生们唱响歌曲《You Raise Me Up》,将这首象征着友谊与励志的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有观众甚至潸然泪下。“这首歌对我们来说非常熟悉,今天听到留学生用纯正的英语演唱,仿佛把我带到了演唱会现场。我不但听到了美妙的歌曲,还一直跟孩子说,你看他们站在舞台上多么自信,控场的能力这么强,要学习这种自信大方、从容不迫的精神状态。”居民戴女士说。

留学生们聊起这场村(春)晚也是滔滔不绝:“我来中国已经两年了,参加了不少社区的活动,每一次都能给我带来惊喜。”“今天的小热昏我爱听,虽然有些地方听不懂,但是这个调调我喜欢。中国文化多姿多彩,有机会我想多学习一些。”

双语指示牌、双语宣传栏、两栋国际青年人才公寓……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小和山社区在未来社区打造中,强调国际化社区的建设,为附近高校的留学生提供国际化社区服务。在文化建设方面,小和山社区也是下足了功夫,“我们举办了春节、中秋节等传统年俗活动,特别邀请了国际留学生参与其中,与社区居民一起包饺子、做月饼,共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社区负责人说。

“小和山社区村(春)晚”不仅是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中华与国际的文化盛会,更是居民交流互动、邻里共融的平台。在这场精彩纷呈的演出中,社区居民齐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以多元文化交织出美好画卷,迎接己巳蛇年!

拓“福”写“福”,传递满满“福”气

灵蛇迎瑞气,福宅纳新春。一张张红底金色的“福”字铺满了桌面,让新春的气息在蒋村街道的青年商务社区里渐渐荡开。

近日,蒋村商圈党委在青年商务社区开展了“笔墨迎新 金蛇送福”新年写福祈愿活动,为辖区企业青年和新就业群体送上满满“福”气。

非遗拓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复制”方式不仅精准地保留了文字与图案的原始风貌,更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选模板、蘸颜料、拍打成形……活动现场,企业青年们精心挑选喜爱的模板,将金色颜料轻轻拓上宣纸。随着一张张金“福”的诞生,大家都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跃然纸面。

“拓印福字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次给家里添一点不一样的‘福气’!”辖区企业员工小刘笑着说。青年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自己亲手拓印的作品,一边分享着彼此的祝福,喜悦的笑容在每个人的脸上绽放。

新春的“福”字当然少不了“笔墨香”,活动中除了非遗拓印,还有当下时兴的花式写“福”。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们围着长桌,笔走龙蛇,书写出各种不同花样的“福”字。

“新年整‘新活儿’,这也算是我们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加了不同元素进去的‘福’字感觉都不一样了!”何女士早早地搜集了不少新“福”字造型,准备大展身手。

现场还有不少人和何女士一样,将奇思妙想汇于笔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春“福”。有的在“福”字中巧妙融入了生肖蛇的图案,字体灵动,寓意新年好运连连;有的则将“福”字加入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出来,表达对家人、朋友最为诚挚的祝福;还有的在“福”字周围巧妙添加了星星、花边等装饰元素,为小小的“福”字加载了独一无二的创意。

以笔为媒,以墨传情,活动中青年们将这些精心书绘的“福”字和新春祝福一一送给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将幸“福”传递下去。

“我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我希望尽快买到回家的车票!”“我希望新年顺风顺水。”简单的“福”字不仅为新就业群体带去了新年的祝福,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与温馨,更让他们体会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这是一份很特别的新年礼物,以往都是我们给园区里的小青年送外卖,今天是他们给我们送‘福’,很开心。”外卖“小哥”张师傅说道。

以“福”为桥梁。青年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福”字的内涵,让“福”字这一传统符号焕发出别样的新光彩。接下来,蒋村商圈党委将持续聚焦服务青年、服务经济,开展更多暖青、暖企、暖“新”的服务,让蒋村青年商务社区成为更多企业真正向往的家。

长者迎春,共话幸福生活

“节目真好看,春节氛围越来越浓了!”住在西湖区福利中心疗养的王爷爷乐呵呵地说。近日,区福利中心全体人员齐聚一堂,举办了2025年新春团拜会,一同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团拜会现场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红色的彩带随风飘动,处处是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团拜会在一阵激昂欢快的鼓点声中拉开帷幕,区福利中心腰鼓队活力登场,带来了精彩的开场节目——腰鼓舞。队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中的腰鼓发出清脆的声响,她们热情洋溢的舞姿、明快活泼的节奏,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也为本次团拜会营造出浓烈的喜庆氛围。

随后,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将团拜会气氛不断推向高潮,表演人员纷纷大展身手,舞蹈、戏剧、演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齐上阵。

中心舞蹈队带来了《掀起你的盖头来》,长者们舞步轻盈,优美的舞姿搭配欢快的节奏,传递着新年的喜悦;老人代表和护理员携手带来的《九月九的酒》,用饱含深情的舞蹈动作,讲述护理员对长者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

节目表演怎么能少了老年人最爱的戏剧,休养员谢玉珍老师带来的京剧《霸王别姬》,一颦一笑、一腔一调都蕴藏着传统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休养员陈珠凤、曾慧芬、许从平带来的越剧《西湖山水还依旧》,软糯的唱腔、细腻的表演,讲述了一段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的西湖故事。

歌曲表演更是掀起了全场一同合唱的热潮,休养员施鸣筑和张小燕带来的《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深情而豪迈,唱出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与美好祝福;中心歌唱班带来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歌声与微笑》,欢快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台下的观众都不禁摇摆起来。

除了区福利中心的长者和工作人员,团拜会还请了“外援”。长者家属带来了二胡曲《喜羊羊》和《赛马》,二胡悠扬深邃的音色,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弦;省金盾红丝带艺术团张广平和夏陈怡老师用萨克斯演奏了曲目《天边的月亮》,温柔浪漫的旋律,谱写了一段直抵内心深处的动人诗篇……

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团拜会在热烈的氛围中缓缓落下帷幕。大家纷纷走上舞台,一起合影留念,用相机定格这团聚的欢乐时刻。“瑞蛇贺岁、共启新程、阖家幸福、新春快乐!”区福利中心的长者和工作人员一同喊出了对新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