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灵隐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六六行动”总体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坚持以民为本,守正创新,稳中求进,全力推进“诗画灵隐、实力灵隐、幸福灵隐”建设和发展,较好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荣获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街道、浙江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杭州市健康单位,被授予杭州市高质量“安薪稳岗乐业”攻坚行动集体嘉奖。 一、2024年工作总结 这一年,我们奋楫前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0.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2亿元,完成率214%,完成率排名全区第2,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50亿元,总量排名全区第3。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1家,总量排名全区第2。 聚焦产业升级,打造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全力打造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建成创新谷智创中心,启用杭创(人工智能)营,初步形成“一谷四基地”的发展新格局。落地优质成果转化项目10个,全区排名第1;落地高校经济关联项目30个,全区排名第2。从区外引进求实机器人、知行体科技、数创智达等浙大相关人工智能企业12家。 集聚现代服务业资源优势,提升楼宇效能。持续深化惠企助企,差异化培育科技创新、元宇宙、中介服务业等特色楼宇,商圈楼宇坪效突破2500元/㎡。联动辖区浙大设计院、天健会所、六和律所等头部现代服务业企业,吸引落地青灰科技、中技达科技、诚瓴立盈等6个亿元以上项目。 深耕环黄龙文体产业带,拓展发展潜力。聚焦“体育+”产业,黄龙体育中心引进始祖鸟、皮纳瑞罗、梅花、李宁、洛克兄弟等15家知名体育品牌;聚焦“文化+”产业,世贸中心引入WTK品牌团队。定期举办广场展演活动,吸引商户长期入驻;聚焦“休闲+”产业,完成东山弄市集A区全部招商任务。 这一年,我们为民惠民,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完善“老有康养”体系。打造品质养老空间,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仁寿山康养中心)并投入使用,优化老年助餐设施环境,新增2家老年食堂,提升夕阳红膳厅和庆丰幸福食堂就餐环境。依托“灵颐管家”平台+“暖心相伴”项目守护孤寡、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居家安全,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平台经济赋能老年人助餐工作,累计开展“金西善养”等为老服务活动730余次惠及1.6万人次。 筑牢“弱有众扶”底线。迁址扩建残疾人之家,开展经济困难户、计生特殊家庭、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一户一策”帮扶,累计帮扶1361人次。实施13个公益创投项目,引进一米之家、福援启智等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救助,街道慈善分会荣获2023年度区慈善先进模范奖。 提升公共服务质效。聚焦“幼有善育”,建设医防护一体化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持续优化婴幼儿照护服务。聚焦“劳有所得”,深化“无欠薪灵隐”建设,全年累计处置国务院等平台欠薪线索件及12345信访件、110联动件等681件。聚焦“病有良医”,配合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提升“西湖国医馆”特色品牌,升级改造中医文化展示体验区,全面推进以“万晓青”为首的特色中医专科建设,合力推进民生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扎实推进文体惠民。完成8处有礼示范点、有礼场景打造,黄龙体育中心获评浙江省文明单位,并被列为全省首批文明观赛试点。“青芝坞隆冬跑山赛”成功入选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赛事。西湖东山集改造等5个项目入选全省“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培育项目。推进“阅读第一区”工作,布局打造曙光西湖书房、创新谷AI共享书房等特色书房,创建“阅见灵隐”特色阅读品牌。 这一年,我们破局攻坚,街区面貌提质增效。 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完成求是南村和117社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完成东山弄未来社区创建工作,推进求是曙光未来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宜居环境。完成东山弄人防停车场固定车位扩容至312个,有效缓解周边停车困难。配合抓好东山农贸市场二期提升改造,推进庆丰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提升辖区“一菜一早”品质。 推动街区风貌提升。有序开展青芝坞违建拆除整治,累计拆除私自搭建92处,约1080平方米,持续筑牢控违防线。委托中国美院设计研究院提出青芝坞整体提升概念性设计方案,结合青芝坞雨污分流项目和拆违整改等工作,推进街区整体风貌提升。做好提升改造及保洁保序等长效管理工作。认真开展环境整治工作,黄龙雅苑、绿园小区成功创建市级宁静小区,“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生态满意度调查等工作排名均位于全区前列。 加强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优化青芝坞管理体制,将管委会相关职能并入社区,建立由社区作为日常工作管理主体,经合社参与街区治理的管理机制。同时组织一支专业特保队伍,由城管执法中队负责队伍日常管理,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推动老旧小区物业提质增效,促进庆丰、东山弄等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体制改革,成功创建杭州绿园小区为2024年西湖区特色精品物业。 这一年,我们孜孜以求,平安建设有力有效。 快速精准回应百姓需求。完善了街道信访联席会议机制,高效办理群众信访件779件。加强科室站所与属地社区联动,办结西湖码940件,把庆丰公寓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等一系列群众心事办成了社区实事。梳理聚焦噪声、油烟等生态环保投诉,跟踪落实办理结果,抓好源头治理“回头看”。 多方联动赋能警源治理。出警508次,立案133起,化解纠纷375起,转市场所、劳动保障站、执法中队查处45起,转社区调解88起。扩大预警覆盖面、提高线索精准度、增强信息流转时效性、落实劝阻执行力,织密反诈“防护网”,快速预警止付1190起。 主动作为擦亮法治成色。依托共享法庭,引入市场化解纷力量,助推诉源治理,成功调解法院分流商事案件26件,拓宽了营商环境新场景。合理运用场所码,做到线上有渠道、线下能沟通,动态排摸辖区预付卡消费、企业资金链困境、房地产和私募行业风险,引导群众树立理性投资理念。 条块协同厚植安全底色。对“三合一”场所、“九小”场所、出租房等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化排查,加大电动车进楼整治力度。依法实施“一案双罚”行政处罚5起,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网格员消防安全敲门行动,重点强化老弱病残特殊群体用火用电安全意识和自救常识。突出道路交通、城管燃气、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做到防患于未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包保制度,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基层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和宣传教育。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能提效 聚力“一圈”,深化为企服务。依托辖区知名品牌中介服务业集聚优势,有效整合资源,建好黄龙法务集聚区,招引更多泛法律服务机构与相关产业落地,推动现代服务业品牌化发展。聚焦精准化为企服务,做好优质企业数据挖掘,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团队,挖掘“小升规”、新设、亿元项目、国高、省科小等类别,做好企业申报跟进和指导。加大走楼访企力度,实现为企服务全覆盖。加大对“西湖企服”数智平台的宣传推广。 聚力“一谷”,优化产业生态。进一步整合优质空间资源,完善创新谷“1+4+X”的发展格局。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制定项目招引培育计划,搭建好元璟资本、区科创投等金融服务机构的三方平台,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招引培育力度,提高项目招引质量,力争规上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15家。依托浙大优势资源,主攻人工智能赛道,培育因达思人形机器人、微电网区域总部等标杆项目;结合杭创(人工智能)营模式,招引初创总部经济,培育高校经济标杆园区;依托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举办玉泉论坛、创新创业大赛、产学研合作分享会等人工智能系列活动,形成“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同台共舞产业生态,带动环老和山创新创业生态圈成为标杆创新圈。 聚力“一街区”,提升招商质效。围绕推进曙光路漫步风情街招商引资,延伸推进黄龙文化广场、世贸中心、青芝坞、五环广场、东山集等空间项目招引,抓实原沃尔玛板块招商工作。注重文体、文创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整合街道、社区、经合社等力量,群策群力挖掘招商引资线索,推进合力招商;加强与区科创投、紫金港科技城、云栖小镇等区部门平台单位的合作,推动合作招商;引入浙大科技园、元璟资本等第三方力量,实现借力招商。 (二)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普惠 做优做实养老服务供给。运营好仁寿山康养中心,完成浙大求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迁址扩建,原址提升曙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完成117社区、玉泉社区民办公助老年食堂挂牌,指导推动运营方规范化运营的同时实现“自我造血”,做实1(仁寿山康养中心)+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老年食堂)养老服务网络。加强资源整合,推进东山弄康养示范区建设。精准推动高龄津贴、高龄普惠、养老服务津贴、长护险等政策落地见效,常态开展特殊老人分级分类探访关爱,按需推进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会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康养联合体”,做细“老有所养”基本服务。制作下发养老服务地图,一图读懂服务设施布局、服务政策享用和服务项目供给。用好老年学校、民生综合体等资源,强化群众性老年社团建设,做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服务供给。 用心用情关爱特殊群体。精准扩围兜牢基层民生底线,做到对象精准、政策精准、流程精准;用足用好救助政策和慈善资源,分层分类解决经济困难、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生活照料、便民代办等需求,推进公益慈善和养老、解困、助残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精康融合”,街社两级协同公益组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精卫病人个案干预,落实关爱探访、服药监测,力争帮助精卫病人家庭早日摆脱困境。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和新就业群体,加大技能培训、组织专场招聘、开展暖“新”服务,多维推动帮扶工作见行见效。 共治共享增进民生福祉。抓实民生服务,用好民生服务阵地,盘活辖区内的民生综合体等服务设施,探索改革运营模式,引进有造血能力的第三方运营机构,实现规范化运营。严管赋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按需实施“灵宝成长”未成年人关怀、“灵星聚能”特殊群体关爱、“灵微共治”社区微服务等3个类别13个公益创投项目。扎实推进“银龄互助”在社区助餐、走访慰问、陪伴代办、空间运营等基层服务中发挥作用,为老龄化社会“老有所为”开展有益探索。统筹推进公共服务落地见效,持续深化“健康灵隐”、“无欠薪灵隐”、“幸福人社”,扎实推进就创能力提升、养老保险扩面、劳资纠纷调解、政务服务“六办六进”,力争实现国家欠薪线索增长率同比下降。 暖心暖情优化文化供给。打造诗画灵隐·四季读书会,用好黄龙书房、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AI共享书房、曙光社区西湖书房等特色阅读空间,力争打造街道阅读服务联盟,服务辖区百姓群众。将文体活动办在群众身边,发挥街道文化顾问、科协顾问的优势,用好辖区内的国家体育科普基地、浙江院士科普基地等载体,做大做强青芝坞、阅见曙光·文化会客厅等文艺赋美点位,推动体育冠军、文艺名家、科普专家进社区、进街区、进商圈,常态化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升“文润灵隐”的品牌美誉度。 (三)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街区 聚焦民生抓成效。持续推进求是曙光未来社区建设,确保质量安全、效果惠民,平稳有序做好庆丰7号院房屋加固工作,推进庆丰片区整治提升,完成玉泉区块C级危房清零工作。强化沟通协调,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推进聚丰二期外立面整治,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聚焦提升抓重点。加快推进青芝坞风貌提升项目,重点对道路、绿化、健身广场等公共区域进行整体提升,做好青芝坞雨污分流污水“零直排”提质增效工程的建设和验收工作,进一步有序整治提升青芝坞兰家湾片区,着力改善青芝坞人居环境。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实现覆盖率100%。建设垃圾分类“1+7”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宣传指导,汇聚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推动源头减量。 聚焦精细抓特色。创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考核监管制度,推动东山弄小区、玉泉村物业转型升级,促进庆丰社区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提升。深化“五水共治”,强化河长制长效管理,加强对河湖的巡查、保洁和管护,强化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参与度,深化流域共治,与相关部门协作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多方合力维护河道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燃气“瓶改管”工作,做好防汛防台、抗雪防冻等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应急物资储备、防灾教育等。 (四)全力筑牢平安稳定安全屏障 深化源头治理,盯好关键环节。夯实警务社务联动,邻里纠纷联排、联调,紧急案情联动、联处。整合应急管理力量,细化明确街道、村社、微消站等职责分工,加强网格化管理,形成高效的应急网络。深化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加强街道各科室、站所间的协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加强对风险源头的研判和防控。 强化协同处置,护好重要场所。强化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及时消除社会面治安隐患。升级“雪亮工程”“安防小区”安全基础设施配置,进一步筑牢公共安全屏障。 细化排查化解,防好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广“民呼我为”和“西湖码”综合应用,提高处置及时率、回访满意率。持续强化老年人等消防安全弱势群体的安全提醒和应急自救,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加强涉及食品安全的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教育,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每月开展安全督查通报,凝聚起做好安全生产的强大合力,守牢安全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