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推动“兴村共富”三链建设
发布时间:2025-05-12 11:09:49
来源:潮新闻 点击率:

1920761294989967360_1280px.jpg

近日,记者在马山街道绍兴市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看到,由浙江省农科院谭禾平研究员团队育成的新品种水果玉米迎来成熟采摘期。“该品种外观白亮,口感脆爽,是名副其实的‘牛奶玉米’。”合作社负责人李泽楠介绍,合作社水果玉米种植面积达130余亩,该批产品已于4月下旬陆续上市,可以销售至6月底,总产值预计可达120余万元。

种植基地内,多名马山村村民手持镰刀穿梭在玉米丛中,他们熟练地将成熟的水果玉米采摘、分拣、打捆、装箱,以便后续通过社区团购、小程序、视频直播带货等新零售渠道,将玉米销往本地市场及杭州、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来自周边马山村、东星村、陆家埭村的50多名村民在基地从事采摘、维护等日常工作。”李泽楠告诉记者,基地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6万元以上。

丰绿蔬菜种植基地的热闹场面,正是滨海新区积极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滨海新区依托1.2万亩保障型蔬菜基地资源,充分发挥4个街道在蔬菜种植、水果采摘等方面的农业禀赋,以及农业龙头企业、配送企业、长三角冷链重大项目等产业基础优势,探索打造“果蔬产销一体”兴村共富链。通过“产地+销地”“农批+农贸”等渠道建设,新区推进特色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并以共富工坊为载体,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契约化共建”模式,盘活农村资源,强化服务供给,切实保障农民收益。

除了“果蔬产销一体”兴村共富链,滨海新区还积极打造“绍三味”兴村共富链与“酒乡农韵风情带”兴村共富链,激发三链的“融合”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多元动能。

在沥海街道绍兴市崧厦传统食品有限公司的半成品仓库内,56岁的城沿村村民严华娣正将已罐装好的腐乳进行塑封装箱。“白天一个人在家,来这儿打工既能打发时间,又能每天挣一百来块钱补贴家用,生活过得很充实。”严华娣说话间,一箱箱印着“崧厦豆坊”品牌标识的醉方腐乳完成装箱,即将运往全市各地。

年产值3000万元的绍兴市崧厦传统食品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金牌老字号”臭豆腐生产企业,其生产的臭豆腐、霉千张、腐乳、五香豆干等产品已成为绍兴传统特产的一张响亮名片,广受省内外消费者青睐。“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也积极依托共富工坊带动周边村集体、村民增收致富。”公司总经理钟文江表示,目前企业为40余名像严华娣这样来自周边村社的员工提供灵活就业。

“新区以沥海、斗门、马山片区特色企业为核心,重点发展以臭豆腐、霉豆腐为代表的‘绍三味’兴村共富链。”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强化协同互动,积极探索企业、工坊与周边乡村间的共建联建,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吸纳更多低收入群体进入工坊工作,助力周边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此外,“酒乡农韵风情带”兴村共富链也是滨海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新区错位化构建“两核一带”,即以“黄酒智造驱动核+中央酒库黄酒体验链动核”为两核,以“三江路+越兴路+启圣路”为主轴,链接孙端街道中央酒库、糯稻种植基地,逐步完善沿线景观提升、创新研发、生产服务、文旅项目等业态布局,分批推动“两核”建设。“新区还以孙端街道村头村水乡田园生态底色为核心,联动小库村、安桥头村、皇甫庄村等周边村落,打造曹娥江南岸乡情童趣共富片区。”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预计2026年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届时将进一步带动区域农文旅一体化发展。

滨海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强化“兴村共富”三链建设,深入挖掘并盘活农村特色资源,推动要素多元化通融。同时,围绕“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聚焦“升级产业、改善村貌、融合发展”三条主线,推动新区2025年十大重点建设项目稳步开展,实现村貌全域化提档升级,努力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