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公示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要求,《杭州紫金港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24-2035年)》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现将相关事宜公示如下:
一、规划概要
规划名称:杭州紫金港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24-2035年)
规划范围及面积:规划总面积13.76平方公里,由南区和北区两个区块组成,南区东至紫荆花路、南至余杭塘河、西至荆大路-云涛南路-绕城高速公路、北至油车桥港-苏嘉路-墩余路-灯彩路,面积11.95平方公里;东至湖杭高铁防护用地西界、南至云宵街、西至云涛北路、北至西湖大学一二期界-创学街,面积1.81平方公里。
总体定位:充分发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核心创新引擎的作用,建设高新科技引领的创新产业高地、高端人才集聚的创新策源高地、宜研宜业宜居的未来城市示范地。
产业规划:重点谋划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构筑“3+9“产业体系,做实千亿产业集群。智能制造聚焦高端装备赛道,重点发展通用智能装备、智能终端制造、超精密制造三大细分产业;数字经济聚焦智能物联赛道,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三大细分产业;生命健康重点发展IT+BT(合成生物)、精准医疗、智能医工三大细分产业。
规划结构:规划形成“四核、三轴、五片”的总体发展结构。其中“四核”指形成西湖大学创新策源核、阿里云创新转化核、西科园创新转化核、浙江大学创新触媒核等四大发展核心;“三轴”指沿蒋墩路-西园路-墩余路形成的产学研融合发展轴,沿苏嘉路-灯彩路形成的产城融合发展轴,沿云大路形成的南北创新发展轴;“五片”指根据区块主导功能形成环西湖大学创新创业片、环阿里云创新创业片、西科园创新创业片、五里塘综合服务片、环浙大创新宜居片等五大片区。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环评工作程序:主要分为前期准备、资料收集与现状调查、规划分析、环境影响识别及预测评价、公众参与调查、报告书编制及审查等阶段。
环评主要工作内容:①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现状调查及演变趋势分析;②规划方案及资源环境协调性分析;③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评价;④规划产业结构、规模和布局的环境合理性论证;⑤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⑥公众参与调查;⑦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及其他环境管理要求。
三、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信息公示后10个工作日内,公众可通过邮箱、电话、信函等方式,对下阶段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规划环评编制单位将认真准备公众关心的相关议题,并结合规划环评成果,在规划环评初稿完成后组织第二次公示。
[注]:1.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联系和反馈。
2.公众意见接收邮箱为120228021@qq.com。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与主要事项
(1)公众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2)公众对规划实施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3)公众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其他的相关建议。
五、联系方式
(1)规划组织单位
单位名称:杭州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云创镓谷2幢
电话:0571-81867179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单位名称: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浙谷深蓝中心6号楼
电话:0571-87992686
(3)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①审查环保主管部门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0571-28869176
②当地环保部门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西湖分局:0571-81109629
杭州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二〇二五年七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