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两张西湖全景的百年重叠
发布时间:2021-12-31 15:31:16
来源:杭州网 点击率:

当1918年的西湖全景与2021年的西湖全景重叠在一起,是怎样的神奇画卷?

↑甘博原图

↑甘博原图上色之后

↑甘博原机位胡思源摄影

近日,杭州摄影家协会多媒体分会会员胡思源和他的“摄影助理”豹豹,以1918年甘博拍摄的西湖全景照为底本,在当年甘博拍摄地重拍西湖全景,两张西湖全景重叠在了一起…压缩了百年时光,山依旧,湖依旧,已是换了人间!

作为“人间天堂”的西湖,本就是一张“天开图画”,千百年来,被赋诗吟咏,被描摹入画卷。存世最早的西湖全景图,是南宋《咸淳临安志》中的《西湖图》,这张图是西湖与杭州城“湖城一体”关系清晰的明证。

摄影技术发明后,存世最早的西湖全景图摄影作品,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钟翀教授的考证,是由日本人于1902年刊行的西湖全景影像长卷。

这张题名为《中国西湖》全景印刷长卷,纵39.4厘米,横108.7厘米,图廓内尺寸为纵32.9厘米,横101.0厘米。该长卷采用黑白珂罗版精印,全景式展现了近代化之前传统西湖绰约娴静的优雅气度。按图上所题,《中国西湖》全景摄影系明治卅五年(1902年)八月廿五日印刷、同年同月卅日发行。

图上有“题西湖图,东坡诗”一首,十分醒目,抄录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偏好,山色朦胧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两相宜”。诗文所取“偏”、“两”二字与现今国内流行的此诗文中“方”、“总”用字不同。该诗右端名款题为“大给恒龟崖书”,款下两印依次为“大给”、“恒印”,卷首的引首章另钤“玉钩”之印,由此可知题款人为日本近代贵族大给恒(1839-1910)。大给恒旧名松平乘谟,系日本政治家、华族,他以近代日本红十字会创始人而著名,善作诗,通汉学,号为“龟崖”。

从拍摄角度来看,《中国西湖》取景点应在栖霞岭上,大约今杭州香格里拉饭店东楼附近,摄影师取自西北向东南俯瞰西湖的视角,以北山路至岳庙、孤山及其周边为近景,西湖及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均清晰可见,苏、白及金沙三堤,湖中三岛历历在目。

↑《长江大观》P15页《浙江省杭州西湖全景》(洪尚之供图)

1917年出版的《长江大观》影像集,是日本学者山根倬三在其旅华20年间所摄千余幅相片中甄选136幅影像所编。

该书第15页的《浙江省杭州西湖全景》,以四连张的形式展现西湖全景,该照片构图自然优雅,因此成为近代西湖全景照的代表作,并为近年许多有关西湖的新书所征引。

山根倬三的《浙江省杭州西湖全景》从南屏山角度俯瞰西湖,以雷峰塔为近景、以苏堤与西里湖为主景的西湖全貌,不同于《中国西湖》自北山眺望西湖的角度。

研读杭州西湖老照片,会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山体植被都不茂密,许多就是荒山秃岭。当时拍摄西湖全景的取景地,因为茂密植被的覆盖给“复刻重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近年来无人机普及,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像胡思源这次在甘博当年取景点,用的就是无人机拍摄。

在欣赏胡思源《两张西湖全景的百年重叠》的跟帖评论中,有网友指出:“西湖周边的建筑都是限高的,才能把西湖美景这么多年保持的这么一致”,这真是“一语中的”!千年,百年以来未变的景观背后,是杭州人一直把西湖这个城市的“眉目”保护得很好,城市的天际线一直都没有变。

杭州抵挡住了短期的经济发展诱惑,以西湖为圆心划了一个“保护圈”,其中临湖建筑限高18米之内,为西湖守住了“天际线”。不仅如此,在2019年1月,杭州香格里拉饭店还实施了降楼层、环境提升工程。兑现了2011年西湖申遗时的承诺,西湖的景观变得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