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总量。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7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1%。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4.3%,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53.9亿元,下降0.2%,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813.0亿元,增长0.1%。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16:7.81:92.03。全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64.0亿元,占GDP比重33.7%,均排名全市第三。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24万元。 发挥战略战术牵引优势,把拼经济、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强有力的政策举措,锚定增长点,释放爆发力,打好经济翻身仗,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实践范例。
放大惠企政策乘数效应。承接好国家和省市稳经济政策,立足于早、着眼于快、落脚于实,出台实施“抢先机、拼经济”28条政策。抢抓消费复苏机遇,实施消费激活提振行动。以超常规举措稳预期、提信心、保就业、增效益,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发挥高校高新科创优势,突出“四高协同”,奋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实践范例,努力以创新的“领先一步”为发展“一路领先”蓄力赋能,奏响新时代“高山流水觅知音”。构建科创矩阵。主动承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积极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龙头的“116N”实验室体系。深度融入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示范区。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新增省市双创平台10个以上。巩固高校经济首创优势,放大环浙江大学、环西湖大学、环浙江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圈辐射效应,打造一批... 对标区委“五个局”,系统塑造“北强新老互动、南启融合发展、中兴东西协调”整体格局,努力形成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北强”成效年。抢抓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战略红利,用好专项资金政策,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唱响紫金港科技城、西湖大学城“双城记”。完工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三期主体工程,建成云洪路、苏嘉路、西园八路等市政道路,投运110kV西大变等4座变电站。加快菜鸟、拟上市企业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力推进未来生命科学园二期、云辰置业项目。西... 发挥西湖西溪生态优势,推动“三生融合”,奋力打造高颜值城乡实践范例,让生态成为最厚实的本底,让绿色成为最动人的色彩。以全域视野编制城市规划。大力开展规划编制攻坚年。完成转塘单元详规编制和龙坞乡村单元详规新编。配合做好玉泉、留下、三墩、双桥、双浦、小和山、蒋村文新、之江度假区等8个城镇单元详规编制。推进西湖大学、双浦2个TOD前期工作,加快小和山TOD建设步伐。做好全区留用地布点规划修编。更加重视城市美学,合理管控城市色彩,高水平开展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勾勒出... 发挥首善首享省会优势,持续发展各项社会民生事业,奋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实践范例,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学精准防疫。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提升医疗救治、药品供应、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保障水平,加快推进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筑牢全社会免疫屏障。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位代表,前期我们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坚持能快则快、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认真做好民生实事征集,遴选形成12件候选项目。经过本次大会票决,以下10件确定为区政府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下一步,区政府将细化任务目标、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做实做好。 站在新征程奋跑起点,必须拿出从头越的气概,激发攀新高的毅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为征途远行加满油,为事业进步鼓足劲。

涵养忠诚本分。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确保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发展
重点工作
改革创新
结构优化
环境治理
惠民工作
社会治理
效能政府

西湖旅游